劉敏芬
摘 要:課堂教學活動是面對著不同的個性生命體,是充滿活力生成的過程。課堂是學生和老師生活的舞臺和空間,只有師生共同努力,才能創(chuàng)設高效課堂。這就要求教師,不僅不能忽視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一方面,還不要忘記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要能夠妥善的駕馭課堂,要求學生能夠積極主動,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這樣才能使課堂煥發(fā)勃勃生機,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課堂;教師;效率;合作學習
課堂是伴隨課程改革派生出來的嶄新理念,他是從一個個生命體鮮活的活動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教學資源。所以在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把學生置于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核心地位,教師還應盡其所能地利用好課堂這一資源,將自己的博學,涵養(yǎng),個人魅力等等十八般的武藝,用在課堂教學中去,讓學生能夠真正地愛上數(shù)學,從而學好數(shù)學。筆者就多年的教學積累和經(jīng)驗,講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拋磚引玉。
一、良好的課堂氛圍是營造高效課堂的前提
1.要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
一方面,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的最佳法寶。所以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感情方面的投資。如有些教師把視覺都放在學生的學習上,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恨不得讓學生二十四個小時都用來學習。而很少關心他們的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事情,這就會使學生不僅對學習數(shù)學產(chǎn)生厭煩,而且對教師也會產(chǎn)生抵觸心理。這樣就算他趴在桌子上學習一天,也不見得能真的學習進去,學習效率自然大打折扣。
學生更喜歡和朋友之間進行交流,針對這樣的問題,教師應該摘下嚴肅的面具,作為一位朋友,走進學生中間,這樣才能更加了解學生,幫他們解決一些學習和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從心理上改變對老師的看法,從而真正地敬愛老師。只有這樣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的過程中才能夠感受到輕松愉快,積極主動性才會高漲,才能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教學效果才會顯著。
另一方面,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法寶。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老師和他所教授的學科有著一定的連帶關系。學生喜歡上了哪一位老師,就會對哪位老師的科目格外的上心,
上課期間也會更加配合,教學質(zhì)量自然也就提高了。這遠比我們苦口婆心一百次都要有用。
2.要培養(yǎng)良好的生生關系
學生和學生之間的相處遠比老師和學生之間相處的時間要長,良好的生生關系,對教育教學工作能起到催化的作用,對于營造一個鮮活和諧的課堂,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上,一方面可以盡量開好班務會,搞好班級活動,努力提供學生之間相互了解和認知的條件和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之間互幫互助的精神,使得整個數(shù)學教學課堂展現(xiàn)出蓬勃向上的集體之美和文明整齊的和諧之美。另一方面,教師盡量多地組織建立學習小組,讓學生們相互學習,相互解惑,相互釋疑,相互鼓勵,從而培養(yǎng)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教學策略的講究是營造高效課堂的核心
課堂是教授知識的神圣的殿堂。如何才能讓每一節(jié)數(shù)學課都能在課堂上大放異彩,是我們每一個數(shù)學教師所期盼的。
首先,課堂預設是很必要。教學首先是一個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師要在課前對自己的教學任務有一個清晰而又理性的思考和安排,備課能集中反映教師的理念、智慧、機智和經(jīng)驗等方面的要素。所以要想上好一節(jié)數(shù)學課,首先要進行教學設計,即備課。如講授《負數(shù)》一課時,首先要明確這一課時的目標:①理解負數(shù)的意義,能夠讀寫負數(shù),初步學會正負數(shù)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相反意義;②借助學生熟悉的情景,來讓學生體會到負數(shù)產(chǎn)生的必要性,初步建立負數(shù)的概念;③感受數(shù)學負數(shù)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目標明確了,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效果和效率就會顯著提高。
其次,課堂預設也很講究。一方面,教學預設要注意留白。課堂教學是千變?nèi)f化的,尤其學生是鮮活的人群,根本無法預知他們會有怎樣的反應和問題,預設的再好,也會有始料不及的情況發(fā)生。這時就要求教師要在整個備課中留有足夠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留給學生更多自己表現(xiàn)和發(fā)揮的空間和時間。同時突發(fā)狀況也能考驗教師的博學和隨機應變的能力,教師只有運用自己的教學機智來改變原有的教學預設,來適應學生,才能充分地挖掘?qū)W生的潛能,使學生在師生之間的互動中,得到發(fā)展。另一方面,教學預設要注意適當。在備課的過程中,一定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實際情況,即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是循序漸進的。就和教授《負數(shù)》時是一樣的,前與后之間總是慢慢遞進,遞深的。
三、合作學習是營造高效課堂的良方
合作學習,即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學習。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集體力量大”,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們在一起,各抒己見,互相分析、比較、判斷,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相互幫助,共同提高。而教師作為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責任更是重大。
1.合作學習,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參與
小組的合作學習,是要把一個大課堂轉(zhuǎn)化成幾個小課堂,教師在其中充分發(fā)揮指導作用。要以學生的身份參與到小組活動中,當遇到一些難點,重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竭力地講解和演示來幫助學生,可以創(chuàng)設情景,可以設置疑問,讓學生在激烈的討論中,找出原因,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而小組合作學習又符合學生樂于交流的心理需要,在這個知識獲取的全過程中,不僅能夠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而且有助于學生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和努力探索獲得成功的強烈愿望,在與人合作,與人競爭,與人溝通的過程中,自然都會表現(xiàn)出自覺,積極,主動的學習情緒。
2.合作學習,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意見的不統(tǒng)一。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各種意見進行充分的討論,分析和歸納,在學生的思維相互碰撞的過程中,達成共識。教師在其中不僅要對學生的各種各樣的想法進行點評和肯定,讓學生得到成功的滿足,同時鼓勵他們大膽設想,給予他們努力向前的動力和自信。還應該對知識的難點、重點和疑點進行適當?shù)狞c撥。這樣,在師生雙方的合作學習和共同努力下,學生就會體會到合作學習的快樂,在不斷的討論和分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3.合作學習,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荷蘭數(shù)學教育家漢斯·弗賴登塔認為,科學是一種活動,科學不是教出來的,也不是學出來的,科學是研究出來的。而教師組織合作學習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一起研究,一起討論的機會。在這種氛圍和機會下,學生不甘落為人后的特點,就會促使其更加積極地思考,大膽地設想,大膽地發(fā)言。
在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之間進行的自由探索和熱烈的討論中,不僅使得學習知識變得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教學效率,而且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啟發(fā),相互交流的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創(chuàng)新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自己實踐的能力。這些時不時就會出現(xiàn)的與眾不同的想法和思路,便是創(chuàng)新。
總而言之,要營造高效課堂,就要求教師做好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一方面要將課堂演繹的“劇本”寫的精彩,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創(chuàng)新,體驗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還要應用各種方法引導學生,激勵學生敢想、敢說、敢做的精神,從而深刻理解“劇情”,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自由發(fā)揮,將課堂演繹的更加鮮活。這才是教師的精彩,課堂的
精彩。
參考文獻:
[1]田慧生.教學論:教學環(huán)境的功能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03).
[2]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 廣東省東莞市黃江鎮(zhèn)長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