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
摘 要: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思考的積極性高、參與度高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教師的恰當、精煉的點撥是高效課堂的保證,基于標準的課內測評是高效課堂的診斷標準。
關鍵詞:參與度;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數(shù)學老師課堂講的過多,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只不過一邊是專家經(jīng)久不衰的批判,一邊是老師不以為然的堅持與延續(xù)。我也曾經(jīng)認為那些專家們坐著說話不腰疼,不講學生怎么能夠明
白。但隨著學習討論的深入,我逐漸認識到那是一個非常錯誤也非常危險的認識,講得多、講得好,學生就能學好,這只是老師一廂情愿的自我安慰罷了。
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實施過程是圍繞學生的主動學習展開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思考的積極性高、參與度高是我們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教師的恰當、精煉的點撥是高效課堂的保證,基于標準的課內測評是高效課堂的診斷標準。結合我校的課堂教學實際,以分層教學思想為指導,運用先學后教的原則,我們總結出四環(huán)教學法的教學模式:問題導入—自主學習—釋疑解惑—測評反饋。
一、問題導入
每節(jié)課之間的聯(lián)系都是非常緊密的,教學時可以用上節(jié)課的遺留問題或作業(yè)問題導入、或從知識間的聯(lián)系規(guī)律入手。例如講解不等式時,可以通過解方程的相關問題導入,講分式的加減時可以通過分數(shù)加減的問題引入,啟發(fā)學生用類比的思想去理解新的知識。這樣就給出了思考的方向。
二、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可以直接以課本為主線,課本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告
訴學生學習的范圍和要解決的問題,課本上的例題由學生自學
(遮住答案),然后對照答案進行自我反思,反思得與失。另外老師還應做好時間管理,結合時間預設和實際進展情況,對進展較慢的學困生予以一定的指導,盡可能使其不掉隊。如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申請老師幫助或做上標記等到釋疑解惑環(huán)節(jié)處理。
學生在此環(huán)節(jié)需要進行認真的觀察、思考、練習、反思。要能將自己已掌握的方法、已明白的數(shù)學道理、已悟到的數(shù)學思想講解出來,也要把存有的困惑說出來。對于孩子來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三、釋疑解惑
釋疑解惑包括兩個環(huán)節(jié),一是學生進行釋疑解惑,二是老師進行釋疑解惑。
自主探索、交流合作作為重要的學習方式。學生進行釋疑解惑就是針對自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由學生解答,有時學生的觀點或思路會更簡潔,讓人耳目一新,并且學生間的思維習慣可能會更好接受。這樣,學生將有大量的機會進行非常個性化的實踐、探索,并形成獨特的發(fā)現(xiàn)。將這些實踐、探索、發(fā)現(xiàn)展示出來,請學習伙伴共同評議、相互啟發(fā),使思維碰撞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當然,學生的探索可能會產(chǎn)生錯誤的發(fā)現(xiàn),但錯誤實際上是通向理解的自然階梯,是走向更高理解水平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因此,將學生的錯誤展示出來加以評議,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思維軌跡,更好地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生的探究往往不夠深入,停留在淺層次的表達上,甚至偏離主題。這就要求教師要研究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適時追問、點撥、啟發(fā)、引導,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自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另外,引導、點撥切忌大講特講。
教師釋疑解惑主要針對存在的共性問題及重難點做出講解,用精煉的語言進行適當?shù)狞c撥與引導即可,對于易錯點、生成點也要強調到位。教師可根據(jù)學生討論與解決問題的具體表現(xiàn),及時給予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專題訓練,起到知識遷移、技能內化的作用。
四、測評反饋
測評的題目設計上要體現(xiàn)“尊重差異,分層達標”的原則,設計的基礎題、提高題、拓展題,要簡而精。尤其要關注后進生,若有困難,則要求后進生要主動找老師解決,做到“日日清”。對后進生要及時肯定,讓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幫其樹立自信心。測評后要由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收獲進行盤點整理,把知識收入囊中,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除以上幾個主要環(huán)節(jié)外,作為老師了解評價的激勵導向作用很重要,及時的問題評價,可以鞏固學生思考、討論、探究、解決的問題成果,增加學習信心,調動學習積極性,強化知識記憶,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所以課堂上的評價在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貫穿始終,并且多元化。當學生討論問題遇到困惑時,要給予啟發(fā)式評價;當學生情緒消退時,要給予激勵性評價;當學生討論問題出現(xiàn)偏差時,要尊重事實,給予真實性評價。當學生問題討論超過預設范圍,有了一定拓展和引申時,要給予反思性評價,為課后繼續(xù)探究埋下伏筆。
(作者單位 河南省鄭州市第八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