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權
【摘要】如何組織好政治課堂的教學,并讓學生在充滿樂趣的課堂中學到知識是許多政治老師一直困擾的難題。因此本文就對在提出將歌曲運用到政治教學中的方法,讓歌曲與政治課堂結合起來,提高政治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政治 歌曲 樂趣 質(zhì)量
1 前言
曾經(jīng)有相關調(diào)查研究結果表明,學生最不感興趣的科目中,政治課排名最前,雖然政治課并非最難掌握的科目,但為何許多學生都缺乏學習政治的熱情與興趣呢?筆者認為導致這樣現(xiàn)象的原因是復雜的,除了政治教材的本身的因素外,許多教師在課堂中都忽略了學生的興趣,不注重調(diào)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且教學方式傳統(tǒng)又單一。要想活躍政治課堂,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就必須要求教師們要在教學中聯(lián)系實際。將歌曲運用到政治教學中是筆者認為較新穎且效果較好的教學方式,因此下文就將說明如何將歌曲運用到政治教學中。
2 歌曲在政治教學中的運用
2.1 先聲奪人,導人新課
要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必須要有一個良好地課程開端。中學生好奇心強,喜歡有趣的事物,因此可以利用歌曲將新課程導入,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們感覺耳目一新。如此一來能夠讓學生以最好的狀態(tài)最快地進入到學習中來。
例如在教授七年級政治教材中“中華民族大家庭”這一課,教師可以用《愛我中華》這首歌曲來導入課程,歌詞中有“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边@樣一句,這句話中不僅說出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有56個民族的大家庭,更說明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是豐富多彩的,聽到這首歌曲后學生很容易就能夠產(chǎn)生一種愛國情懷,為祖國的偉大而自豪,為中華民族大家庭而自豪,將自己融入到歌曲的意境中。接下來進行新課的講解就會所鋪墊,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識。
2.2 釋疑化難,促進理解
中學生處于思維活躍時期,而思想品德課程又是比較枯燥、抽象的課程,因此利用歌曲來將課程中較為抽象的知識轉化為有趣且簡單的形式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并且音樂所創(chuàng)造的教學情境能與枯燥的知識相互穿插,讓學生的思維既能夠得到鍛煉又能夠有所放松,從而更樂于接受更多的知識,慎思明辨,加強對知識的運用能力。
例如在講授“珍惜時間,惜取少年”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播放《童年》這首曲目,這首曲目所描述的美好童年是許多同學都親身經(jīng)歷過的,讓他們明白所有美好的時光都會過去。因此更要珍惜時間,才能夠留下美好珍貴的回憶。
2.3 引起共鳴,激勵人生
初中思想品德課是對中學生系統(tǒng)進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的必修課程,是中學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它對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因此思想品德課程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高中學生的思想覺悟,為他們的思想道德打好基礎。而音樂同樣是能夠陶冶人的情操,音樂中蘊含的巨大力量能夠給中學生形象直觀地刺激,引起學生們的共鳴。
例如在講授“我的中國心”這課,教師可以播放與中國有關的歌曲,《我的中國心》就是一個很好地選擇,歌詞中有這么一句“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學生聽了能夠明白中華兒女無論身在何處心中都有祖國的身影從而激起強烈的愛國情懷。
2.4 鞏固總結,深化主題
要想擁有一堂成功的政治課,就必須開頭良好,結尾同樣精彩。因此教師可以適當選擇一些適合結尾的歌曲,消除學生整堂課程下來的疲憊感,同時也能夠深化主體。加深同學們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七年級中有一課為“孝敬父母”,教師可以播放《常回家看看》的MV,讓學生看到MV中父母和兒女團結的場景與兒女幫父母洗碗等場景,配合著歌詞“找點空閑,找點時間,……哪怕給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總操心,就奔個平平安安?!苯又梢韵?qū)W生們提問:我們應當如何孝敬父母,你做過什么孝敬父母的事情嗎?以后你打算如何孝敬父母?讓學生們進行開放式回答,在熱烈地討論中結束課程。
3 總結
總的來說,要在政治教學中運用到歌曲來教學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對學習政治的興趣,激活政治課堂,陶冶學生的情操,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讓學生在歌曲中領悟出一些道理,讓政治課堂不再死氣沉沉。但是在運用歌曲教學時需要注意不可過火,切不可讓政治課堂變成音樂課堂。在選擇歌曲時也應當選擇符合教材內(nèi)容的歌曲,不可牽強附會、濫竽充數(shù),否則會讓教學效果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