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映宇
張立憲還是老樣子,穿一件簡簡單單的黑色T恤,不花哨,不跟你玩虛的,倍兒精神,倍兒有范。
就像《讀庫》,樸實無華,卻以一人之力,創(chuàng)出中國出版界的品牌奇跡。被讀者認為是“有趣、有料、有種”的“三有”好書。
朋友們都叫他老六,他說是因為在大學宿舍里排名第六,同學們叫著叫著就成一天經(jīng)地義的事了,他也就習慣成自然。后來,他成了全中國最著名的“老六”。
央視著名主持人柴靜是張立憲的密友,每年年底的《讀庫》座談會,客串主持都是她。每次她來,看到滿場的人群,沒人大聲說話,一人一本書,在那靜靜地看,她對張立憲說:“沉默得跟金子似的?!?/p>
張立憲如今已是文化界的名人,他說:“很多事情只有做起來,才知道有多么難,多么復雜,里面有多么大的學問。而且隨著我們視野的擴展,見到了很多其他地區(qū)、其他國家的同行做的事情,你就知道自己做得還很不夠,不管是數(shù)量還是質(zhì)量,都比同行差得很遠?!?/p>
飯局狂人的讀書倉庫
最讓張立憲揪心的是去年的事。
2012年7月21日那天,北京,特大暴雨,奪走112條生命。
而損失遠不止這些。比如,張立憲存放圖書的庫房,就遭了水災(zāi):“下雨的時候我正好在上海,聽說了北京大雨我們的庫房給水淹了的消息,特別著急,可是又無能為力。到晚上十二點之后,我就徹底放棄了,因為覺得我已經(jīng)沒有辦法去救它,只希望另一個庫房里的幾個小朋友人身安全就夠了。大概半夜兩點,我在賓館睡著了,一直到第二天上午很晚才起來。我的手機調(diào)成靜音,第二天打開之后,看到很多未接電話,大家都在關(guān)心這件事?!?/p>
雨停之后,現(xiàn)場又被水困了兩三天,他妻子去的時候已經(jīng)是兩天之后,她拍了一些照片,他不忍心打開看。妻子告訴他,被水浸泡過的書開始發(fā)霉,他想的是:“其實你沒那么重要,你做的事沒那么重要,你的喜怒哀樂也沒那么重要?!?/p>
可是,也就在那一刻,他才知道有那么多人在幫他們,在關(guān)心他們。他去找新庫房,庫房主人一聽說是“讀庫”,二話不說給他提供場地、提供周轉(zhuǎn)庫房,不圖錢,這讓他非常感動。
在獨立做《讀庫》之前,他參與創(chuàng)辦《足球之夜》、《生活資訊》等雜志,出過一本個人著作《閃開,讓我們歌唱八十年代》,并曾任現(xiàn)代出版社副總編輯。記者手頭就有一套張立憲當時在現(xiàn)代出版社主編的“夢工廠”系列中的幾冊:《大話西游》、《之乎者也羅大佑》、《昨日遺書》、《家衛(wèi)森林》……從周星馳到王家衛(wèi),一網(wǎng)打盡,走的,是娛樂路線,其中,光《大話西游》就發(fā)行了30萬冊,《之乎者也羅大佑》出版時,正值羅大佑在內(nèi)地第一次舉行個人演唱會,引發(fā)的熱潮可想而知。他說:“那時比較理想主義,希望編輯分工能夠?qū)嵭腥疲喝种坏臅r間工作編稿,三分之一的時間學習、逛書店看書,剩下的當交際花去社交。”
這三分政策其實就是張立憲自己的生活方式,他本人就一飯局狂人,2002年2月5日,他剛剛開始上網(wǎng)就在網(wǎng)上搞了一個秘密的論壇,叫飯局通,來的都是些相熟的朋友。張立憲說這也是被逼無奈:“我當時的一些作者老是脫稿,簡直就是‘拖拉機!這幫孫子整天沉迷網(wǎng)絡(luò),和網(wǎng)友打成一片,我怎么辦?只好上網(wǎng)追殺,結(jié)果我自己也成了網(wǎng)迷,還得在論壇上發(fā)帖,說請你們吃飯,但帶著稿子啊?!?/p>
羨慕嫉妒恨的新路
離開現(xiàn)代出版社自立門戶之后,他堅決執(zhí)行自己的“三分”政策。和三分相對的,則是“三有”:“有趣,就是像瘋狗一樣把一個事琢磨得透,讓你無話可說,拿出專業(yè)發(fā)燒友的精神來做這個事情。有料,就是不口水,努力在細節(jié)上、人物上、沖突上、故事上提供干巴巴的貨料,因為我們覺得,只有事實是唯一確定的東西;第三是有種,要有一點驢脾氣,做一點別人不愿做不敢做不想做的東西。”
“三有”精神的第一個產(chǎn)品請東東槍采訪和撰寫對郭德綱的長篇報道。他說他不愿意做一些大家都已經(jīng)很熟悉的大咖,還未成名立腕、恨不得人家來買他票好養(yǎng)家糊口的郭德綱就成了張立憲踅摸的理想對象。他知道東東槍已經(jīng)聽郭德綱的相聲好幾年了,熟,是采訪郭德綱最合適的人選。于是,他向東東槍約稿,原則是:一、不遺余力,不計成本,不留遺憾;二、時間服從質(zhì)量。這成為日后《讀庫》約稿的通則。
這是一個人的雜志。他一個人構(gòu)思,然后自己組稿、編輯,敲定紙張、開本、版式、裝幀設(shè)計,可以說是事必躬親,《讀庫》,就是他的孩子。
都說萬事開頭難,順利地開了頭以為萬事大吉,沒想到,困難在后頭呢?!蹲x庫》做到第二年,財務(wù)報表上顯示《讀庫》是盈利的,可是他卻要出去到處借錢。當時股市紅火,達到歷史性的6000多點,很多人都把錢投進股市,《讀庫》的回款就一拖再拖,他只好東拼西湊了12萬元,支付用紙的費用,那時,他的心情,真可以用“欲哭無淚”四字來形容。
他開始認真考慮要開網(wǎng)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2008年2月20日,《讀庫》網(wǎng)店在淘寶開張,四十天后,《讀庫》評級已經(jīng)是兩顆鉆石。到現(xiàn)在,直銷已經(jīng)占到《讀庫》全部銷量的1/4,“這1/4就讓我心里有底了。我可以跟發(fā)行商提條件:你要給我及時回款,你不應(yīng)該給我退貨,不應(yīng)該有這么大的損耗——大不了我自己賣,不給你書?!?/p>
現(xiàn)在每輯新的《讀庫》出版,都可以在排行榜上看到它的名字,它可以讓全部作者在六天內(nèi)收到稿費,小富即安的張立憲找到了一條出版人文讀物的新路,一條令傳統(tǒng)出版界的朋友羨慕嫉妒恨的新路。
影帝那點事兒
2011年,張立憲的幾個好朋友找到他,其中就有導演高群書,他說要拍一部電影,名字叫《神探亨特張》。
張立憲聽著特新鮮,他覺得自己能勝任這個角色,一是無知者無畏,第二是自己看了太多電影,有足夠的審美與理解力,第三是四十多歲人的成熟與穩(wěn)定,這三點足夠承擔這次冒險嘗試。
他對自己在電影中的表現(xiàn)有一個純食品的自我評價:“純自然、綠色、無污染?!?/p>
沒殺過豬總見過豬跑,張立憲臨危不懼,本色出演,結(jié)果大受好評。當然,其中也離不開導演高群書的調(diào)教。有一次,高群書要張立憲甩出一個憤怒的眼神,跟他掰飭電影術(shù)語也沒用啊,忽然,靈機一動,計上心頭:“老六,你就像看到一個欠你稿子三個月的作者一樣生氣就行?!?/p>
事就這樣成了,《神探亨特張》在第49屆臺灣金馬獎(2012)上獲得最佳劇情片、最佳攝影、最佳剪輯三項大獎以及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獎,張立憲本人,也有了無冕之王的影帝美譽。
在電影開機之后,他才第一次看到“神探亨特張”的原型,開機之前的挖掘和采訪工作都是高群書完成的,他跟了有半年多。高群書給他看了劇本之后他才知道,導演不是讓他舉手投足之間多么像一個威風凜凜、身手矯健的警察,而是讓他演生活在這個時代、這個城市里的一個人,扔在人堆里就會被淹沒的普普通通的人?!拔沂且粋€編輯,不是一個警察,我整天趴在電腦前編稿子,他整天在街頭風餐露宿抓街頭犯罪。雖然我和原型的職業(yè)相差很大,但是,有很多共通的地方?!睆埩椪f。
《中國合伙人》中,黃曉明大聲問:“夢想是什么?”“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敢于堅持、感到幸福的東西?!秉S曉明自問自答。
在張立憲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堅持,也看到了夢想。只是他覺得一切的夢想都要建立在踏踏實實的工作之中:“出版就是一本書一本書地做,我沒有想那么多,尤其是在這個紙質(zhì)書前途未明的時代,只希望把當下的這本書做好,讓它有一本書該有的樣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