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蕙蘭
在“快樂教育”倡導者眼里,教輔幾乎是學生一切苦難的根源,但在中高考的現(xiàn)實壓力下,“零課負”幾乎是一種空想。一本好的教輔究竟對學生是增負還是減負?學生該如何選對教輔?《新民周刊》專訪了華東師大出版社社長王焰。
《新民周刊》:華東師大出版社長年暢銷的教輔《一課一練》可謂金字招牌,當年做這個系列的初衷是什么?
王焰:最初《一課一練》是由華東師大出版社的一個編輯策劃組稿的,初衷是代替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那時候幾個老師湊成一個小團隊編寫,覆蓋的年級和學科并不全,沒想到推出當年反響就很好,三四年后社會影響越來越大。華東師大出版社決定把《一課一練》作為一個品牌來做,當時的社長朱杰人提出社里整個介入這個項目,不再由外面團隊做,而是由社里的編輯組稿,打上本書編寫組編寫。1999年華東師大出版社真正接手,我當時是總編辦主任兼一編室主任,語文學科的組稿是由我負責的。我們在3個月里編輯出版70本書,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共12個年級,覆蓋全品種全學科,發(fā)行后廣受好評,當時可謂《一課一練》的鼎盛期。
具體編寫工作是由學科的教研員領銜,組織各個學科老師編寫。教研員經(jīng)常要到區(qū)內(nèi)各個學校去聽課,和中小學很熟悉,跟一線教師接觸很多,教研員對整個區(qū)域性的教育比較了解,不會像某些學校的教師那樣以偏概全。參與編寫的教師也伴隨著《一課一練》成長,有些是第一次參與教輔編寫的青年教師,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特級教師,成為各自學科內(nèi)的名師了。
《新民周刊》:華東師大版《一課一練》走紅以后,市面上曾出現(xiàn)很多其他版本《一課一練》,華東師大出版社如何在“跟風潮”里保護自己的知識產(chǎn)權?
王焰:“跟風”是意料中事。我們很早就有版權保護意識,曾經(jīng)想過注冊“一課一練”這個名稱,但這四個字不能注冊,就像“大學語文”一樣,是一個常用詞語,我們不能禁止別的教輔用“一課一練”這個名字,但我們的“華東師大版一課一練”商標已被評為上海市著名商標,其他人不能仿冒。
我們在營銷上比較規(guī)范,對書商沒有什么特殊激勵,很多山寨版《一課一練》為了搶占渠道做法比較激進,有些會在校園直銷,導致一度山寨版對正版《一課一練》有比較大的沖擊。但我們的品牌有歷史延續(xù)性,在上海中小學界深入人心,一代一代老師都用華東師大版《一課一練》布置家庭作業(yè)。有一句話叫“老師不用不放心,學生不做不放心”。
《一課一練》沒有上推薦書目,我們也沒有硬性推廣,購買完全是市場行為,是學生和教師的自發(fā)選擇?!兑徽n一練》能長久暢銷的重要原因,一個是以質(zhì)量為重,我們對書稿質(zhì)量要求很高,題目要做三遍,一旦出現(xiàn)嚴重差錯會立即停止銷售,改正后再發(fā)行。二是我們緊跟教改的步子,每一次新教材面市,《一課一練》都會迅速跟上。因為我們的很多作者和教材編寫者有聯(lián)系,比如語文教材主編是華東師大出版社的老總編,我們對教材的脈絡和走向很清楚,是真正的內(nèi)行在編書。這么多年,我們的《一課一練》一版一版更新,每年有小修,三四年一次大修,始終和一線教學接軌。
《新民周刊》: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對于教輔的選擇也不同,《一課一練》的市場定位是怎樣的?最適合什么水平的學生?
王焰:經(jīng)常有學習程度比較高的學生吐槽,《一課一練》上的題目太簡單了,其實這個系列是針對中等程度的學生,因為中等水平的學生數(shù)量在所有學生里是最多的。而且《一課一練》的形式也決定了它是緊隨課后的一個練習,幫助學生鞏固課堂學到的知識,在提高性方面要求不是很高。也就是說,如果你上課認真聽講,回去把《一課一練》上的題目做扎實了,考試 80分應該是有的。
像語文這樣的學科很難說題目難與不難,好教輔的關鍵是字詞句基礎練習要到位,題型和教材內(nèi)容對得準。數(shù)理科目如果要做提高性的訓練,《一課一練》在基礎版之外,也有增強版,兩個版本的題目是不重合的,增強版難度系數(shù)大一些。
《新民周刊》:很多人認為教輔增加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但也有人覺得一本題量適中的好教輔可以起到減負的作用,教輔真正的價值在哪里?
王焰:毋庸置疑,好教輔對學生是一種減負。再聰明的學生只看教材不做題,成績是不可能好的,這是每個有學習經(jīng)歷的人都知道的。增負還是減負的關鍵在于做什么題,如果大量做同樣類型的題、不合適的題,用題海戰(zhàn)術,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很低,最應該避免的是這種情況。很多人“做死題”,結果必然是“做題死”。而經(jīng)過教學研究,精心挑選習題的教輔,可以讓學生做比較少的題就能掌握核心知識,對減輕學生負擔是很有利的??偠灾?,做題是一個知識轉化過程,是沒辦法取代的,學生完全沒作業(yè)是個空想狀態(tài),選好教輔是輕松學習的關鍵。
《新民周刊》:現(xiàn)在一對一補課一小時動輒幾百上千元,各種名目繁多的培訓班、集訓營也價格不菲,教育產(chǎn)業(yè)的吸金能力日益增強,對于普通家庭來說,買教輔是不是算比較合理的教育投入?
王焰:現(xiàn)在一對一上一節(jié)課價格在四五百元,小班補課在100元左右,相比之下教輔很便宜。有的學生從小做《一課一練》,到中學畢業(yè),購書的成本并不高,現(xiàn)在其他很多東西的物價都大大上漲了,《一課一練》價格卻變化不大。上世紀90年代中期推出時,一本《一課一練》價格在十二三元,現(xiàn)在也就二十元上下。
教輔也很難漲價,這和國人的消費觀念有關。現(xiàn)在人們買件百元的衣服覺得便宜,但花50元買本書就覺得貴了,就會吐槽教輔暴利。其實,一本書不能只算印刷和紙張的成本,它是有知識含量的,有很多人的心血付出,間接成本很高。
補課老師讓學生做卷子,然后講解卷子上的題目,《一課一練》不能取代面授,因為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問題具體指點,但老師也需要找題,所以《一課一練》提供了最基礎的文本。以后我們會增強《一課一練》的講解功能,現(xiàn)在我們推出了微視頻學習,下一步準備在《一課一練》植入二維碼,學生拿手機一拍,解題過程都有了,不過只有難題有二維碼,簡單題如果也有二維碼解答,學生可能會偷懶看答案,跳過思考過程。
華東師大版《一課一練》曾被權威機構選入新中國6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600本書,作為入選的兩種教輔圖書之一,一課一練品牌可謂深入人心。我們還將緊跟教改步伐,不斷修訂,使一課一練也能與時俱進,品牌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