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強勁
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體現(xiàn),更是現(xiàn)代社會對教育的必然要求。筆者從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舉例談談怎樣滲透法制教育,以供同仁參考。
一、吃透教材,把握課文最佳契合點,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語文教育有“文道統(tǒng)一”“文以明道”的功能,語文教學則擔負著思想教育的使命,而法制教育又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吃透教材,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二、把握課文內容,抓住課文內容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不少體現(xiàn)人物品質的內容,我們在教學中應注意把握課文內容,抓住閃光點,精心設計,合理施教,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如《威尼斯商人》,如果僅從教學的一般層面理解,學生可能只停留在鄙視夏洛克的自以為是、佩服鮑西婭的機靈智慧這個層次上,但是從公平正義原則去分析夏洛克的所作所為,學生就能進一步認識到夏洛克的陰險和不法,更深刻地理解莎士比亞的創(chuàng)作意圖;同時,學生也會認識到,如果事情發(fā)生在今天,安東尼奧和鮑西婭根本沒有必要那么絞盡腦汁去“解套”,因為事前的合約本身就是不合法的,是無效合同。
三、緊扣課文,把握人物特點,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初中語文教材中也有不少課文塑造了優(yōu)秀的人物形象,表現(xiàn)人物特點,我們在教學時要善于把握人物特點,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如教學《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時,魯智深“三拳”打死鎮(zhèn)關西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寫得痛快至極,體現(xiàn)出主人公懲惡揚善的俠義精神。但魯提轄的行為究竟對不對?如果今天遇到這種類似的事情,應如何對待?必須引導學生歷史地、辨證地來看待魯提轄的行為。我們應學習的是魯達除暴安良、扶弱濟貧,敢于同壞人壞事作斗爭的精神,但是,我們應依法行事,要有伸張正義的精神,富有正義感;也要以法律為準繩,依法治人。同時,教導初中學生應該機智、充滿智慧地去解決??傊?,應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條件下進行,以避免不必要的犧牲或損失,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法制觀。
綜上所述,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只要我們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認真把握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潛在因素,并結合實際,就能讓學生在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受到潛移默化的法制教育。
(作者單位 貴州省思南縣青杠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