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
教學設計
1.幫助學生提高“評述論說類”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的能力。
2.引導學生掌握“評述論說類”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和
技巧。
3.拓展學生寫作“評述論說類”材料作文的視野。
學情分析
針對近年來全國課標卷中“評述論說類”材料作文的增多,很多學生難以把握這類材料審題立意的現狀,搜集近幾年課標卷中的這類材料,分析、歸納、總結,以期達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教學方法
1.舉例·引導·概括總結
2.投影實例
教學資源
引證——全國課標卷材料一二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重點
評述論說類材料應該抓住那些實質性的東西。
教學過程
1.導入
做任何事,講究一個“思”字,講究一個“練”字,講究一個“巧”字。課標卷中的評述論說類材料作文的寫作也是如此!沒有學習過、沒有嘗試過、沒有用心歸納總結過,誰的寫作都不可能達到“下筆如有神”的那種境界!《賣油翁》中的老頭,之所以能嫻熟地灌油入瓶;書法大家王羲之,之所以能揮毫疾書……全都是因為事前先動了腦筋,再下了苦功練習了千萬遍,最后從中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才會達到“功德圓滿”或者“爐火純青”的境界。
因此,要得熟諳評述論說類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之道,平時在寫作中必須分三步走:一思二練三總結。
2.教學過程
(1)投影展示一例課標卷中的“評述論說類材料”(讓學生看投影思考問題):
示例:“我看藝考”?!八嚳肌鳖櫭剂x就是藝術考試,是各類藝術院校通過專業(yè)測試的方式選拔優(yōu)秀的生源。那么,怎樣面對來勢兇猛的藝考大軍,怎樣讓我們這些懷有藝術夢想的學生能在一片蔚藍天空下自由飛翔,任意馳騁,是我們每一個藝考生和每一個藝術院校都應重視的問題。而談到藝考,我認為那是我們國家素質教育的最直接的體現,“音體美”不單單是我們的業(yè)余部分,
在當今時代形式下,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成為了衡量學生的新
標準。
對于真正想從事藝術學習與研究的同學來說,一定要把握藝考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把幾年來對藝術的向往淋漓盡致地展現。同時,我們更要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tài),采取多方向發(fā)展的多手準備。
其實,藝術的快樂是屬于每一個人的,但是未必每一個人都要走上藝術的道路,半路出家的“得道高僧”畢竟是少數的,只有發(fā)自內心的熱愛,堅持不懈地“修行”,將藝術貫穿生活始終的同學,才是藝考大軍中閃光的“勇士”!
(2)給學生的建議
①尋找材料中“說了什么”“說的誰”“結果是什么”。
②琢磨材料運用了那種結構模式。
(3)提問
①這個材料側重分析的是什么?
②為什么“藝考大軍連年增長”以及怎樣才能使同學在“藝考”當中正常發(fā)揮,還有我們如何正視“藝考”等。
(4)檢查問題
學生回答,老師和大家一起總結:明確問題1的答案——這個材料側重分析的是“藝考”的火熱!再次確認問題2的答案——如何正常發(fā)揮、如何正視“藝考”!
(5)分析、總結
①這個材料,運用了“說了什么”“說的誰”“結果是什么”的框架結構,基本屬于“總—分—總”模式。為此,我們審題立意就應該牢牢把握主“增長”“機會”“平和”“熱愛”“如一”等關鍵詞。
②有了這些特殊詞語,再聯(lián)系現實生活,就可以審題立意了。譬如,“不要人云亦云”“要抓住每一次機會”“要用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失敗”“熱愛成就大事”“始終如一才是成功的關鍵”等。
總之,一個評述論說類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不僅需要在審題方面下文章,還需要在內部結構框架當中巧妙的組合!只有通過一思二練三總結的過程,多次反復訓練,才會提高這類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能力,才會掌握這類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和
技巧!
除此之外,評述論述類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練習:聯(lián)系現實型、縱觀古今型等,以后我們還會做進一步的學習!
(作者單位 甘肅省隴南成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