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曦
【摘要】大學生朋輩教育,是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一種教育模式。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用朋輩教育模式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群體之間的平等交互、激勵優(yōu)秀大學生自我加壓、彌補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失。大學生思想政治朋輩教育模式,可以在大學生培養(yǎng)、大學生社團建設、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運用與實踐。
【關鍵詞】朋輩教育模式;高校學生工作;具體實踐
大學生自我教育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基本原則。本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的工作理念,高校在朋輩教育理論指導下,本著以學生為本、完善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fā)展”的管理模式,結合新時期大學生思想及心理特點,將朋輩教育運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在實踐中進行了諸多新探索。
1 大學生朋輩教育模式意義
1.1 增強教育的感染力和可接受性:由于朋輩教育群體來源于廣大同學中間,他們在年齡、生活經歷、生活習慣、成長環(huán)境等方面比較接近,相互間容易產生共鳴。通過發(fā)揮“榜樣效應”,使朋輩教育群體成為其他同學理想信念的引導者、學習方法的指導者、習慣養(yǎng)成的幫助者和興趣特長的挖掘者。特別是剛剛跨進大學校門的新生,在學習、生活、心理、人際關系、環(huán)境等諸多方面普遍存在著不適應,對于如何科學規(guī)劃大學生活、經營大學時光、實現(xiàn)美好理想,普遍存在著模糊認識,迫切需要加以引導和指導。通過朋輩教育模式,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學生群體的標桿作用,強化其帶動和輻射功能,以形成良好的共振和擴散效應,大一新生從入學就親身經歷朋輩教育,感受高年級優(yōu)秀學生的榜樣力量,這對于當前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實踐價值。
1.2 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校園氛圍:上進心是大學生的求進心理,每個大學生都希望做一名優(yōu)秀的大學生,而優(yōu)秀大學生是高校最富有生機與活力的群體,是傳承和弘揚優(yōu)秀校園文化的一支重要生力軍。高校通過開展朋輩教育活動,為優(yōu)秀大學生發(fā)揮作用提供更寬廣的舞臺,可以調動他們進行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他們的榮譽感和主人翁意識,增強他們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服務于同學成長成才的責任心。優(yōu)秀大學生參與和從事朋輩教育活動,既是他們自我總結、自我提高和自我加壓的過程,可以使他們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更好地認識自己、豐富和充實自己,優(yōu)化個人素質,增強個人能力;同時也是他們引領校園風尚、帶動其他學生共同成長的過程,可以使他們更好地認識他人和社會,加深對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理解,增強與學校教育方略的一致性,從而自覺接受教育,并通過自身的內化、整理和輸出,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氛圍,感染、熏陶和影響全體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
2 大學生朋輩教育的實施效果
2.1 改變教育模式,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朋輩教育改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原來的輔導員說教轉變?yōu)榕筝吔逃?;由原來的被動式教育轉變?yōu)樽晕医逃?,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腦人心,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并相互促進,相互提高。
2.2 實現(xiàn)助人自助,起到自我提升的作用:大學生朋輩教育活動的過程,是他們自我總結、自我加壓的過程,也是他們豐富和充實自己、優(yōu)化個人素質、增強個人能力、實現(xiàn)自我提升的過程。大學生朋輩教育是一個快樂過程,在快樂中,大學生會認真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身邊的領導同事學習,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質。
2.3 成為教育主體,起到橋梁紐帶的作用:朋輩教育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主體作用,朋輩導員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能有效地解決學生中常見的思想問題,真正滿足學生的需求,也能使學生中的思想問題及時被輔導員和院系所掌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了橋梁紐帶作用。
3 大學生思想政治朋輩教育模式的思考
3.1 朋輩教育要結合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不同時代的大學生由于面臨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和時代特點,不同年級的大學生他們所面臨的困惑和需求不同,要提高朋輩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就必須結合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了解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合理安排朋輩教育,通過真摯的情感、真誠的服務來引導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獻身科學、報效國家的遠大理想和人生追求。
3.2 朋輩教育要堅持政治性與人文性相結合:由于目前大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文明程度較之過去有了很大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政治性與人文性相結合,更加重視人文底蘊、人文關懷、人文訴求,著力增強親和力。因此在推進朋輩教育的實踐中在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的同時,必須解決好教育的思想內涵和文化深度問題,注意采取人性化的訴求方式。這樣朋輩教育才能讓更多的大學生接受,發(fā)揮出更大教育作用。
3.3 朋輩教育要堅持指導性與選擇性相結合:同樣由于當代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個性特征較之過去有了很大的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指導性與選擇性相結合,更加重視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因勢利導,著力擴大影響力。因此在推進朋輩教育的實踐中要考慮大學生獨立性、選擇性,要考慮被教育對象的個體差異,要考慮被教育對象的自主選擇,依靠朋輩輔導員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的方式,以成功經驗及先進事跡帶動大學生,使朋輩教育體系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校園的重要因素。
總之,朋輩教育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主體作用,朋輩導員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能有效地解決學生中常見的思想問題,真正滿足學生的需求,也能使學生中的思想問題及時被輔導員和院系所掌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了橋梁紐帶作用。實踐表明,朋輩教育不僅提高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還幫助高校解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壓力,作為一種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朋輩教育在高校有廣闊的應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