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曹禺是我國著名的劇作家,一生寫就了多部優(yōu)秀而偉大的劇作,其中很多都是人類劇作史上的精華,如廣為人知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曹禺的戲劇兼容并蓄,有“一種‘大融合’的戲劇境界。”[1]從他的劇中,能看到古希臘的悲喜劇的影子,更兼有莎翁、易卜生、契訶夫等人的特點風格,融匯古今,貫通中西。曹禺的話劇創(chuàng)作對于中國現代話劇的意義是非凡的,其中《雷雨》和《日出》標志著中國現代話劇的成熟,可以說,對于中國現代話劇具有開天辟地的影響,曹禺的劇作“線索多而有序,戲劇沖突緊張而又張中有弛,巧妙設置伏線和適度控制劇情發(fā)展?!盵2]而最重要的是,在其話劇作品中,無處不體現出對于人的關懷,一種對于人性的思考和對人的價值的追求,啟示人們去思考人生,審視自我,進而思考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社會、宇宙的終極價值
【關鍵詞】曹禺;人文精神;自由獨立
人文精神是對人類自身的思考,對人性的審視,“對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義的關注和追問, 并力圖在生活中去努力實踐和追求人性與社會的真、善、美,人生的最高境界和價值?!?[3]在曹禺的劇作中,就處處體現著這種對人性的思考審視。
一、曹禺的自由民主獨立思想
曹禺生在一個封建軍閥家庭之中,父親的怪異脾氣,母親的早逝,以及家塾嚴格教育方式等,都造就了曹禺苦悶的內心世界,也正因此,曹禺的靈魂深處更加渴望自由,后來曹禺歷經五四新文化運動,受到民主科學、自由獨立思想的影響,這對他后來民主思想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曹禺入讀的南開中學是一所深受西方教育思想影響的學校,而其中自由開放、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氛圍無疑也對曹禺的自由精神具有推波助瀾的巨大作用。
在中學以及大學時期的話劇創(chuàng)作以及表演生涯中,曹禺大量接觸了古希臘以及莎士比亞的戲劇,并被深深地吸引,尤其是那種“悲劇命運”的書寫,更是讓他震撼,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曹禺創(chuàng)作思想和風格的形成。在他后來的作品中,時刻能體現出他對“人”以及人的命運的關注。
二、曹禺劇作中的人文思想
1.對人性的揭示和批判
在其成名作《雷雨》中,曹禺塑造了許多鮮明的人物形象,從這些人身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性的美與丑,周樸園是一個典型的封建家長,威嚴專橫,而在這個嚴肅的面具下,卻是一張丑陋的面孔,昔日情人侍萍生完孩子第三天即被他趕出家門,置其死活于不顧,薄情如此,令人心寒,而走投無路的侍萍則投河自殺未果。對于現任夫人蘩漪,他也是異常冷漠,毫無真情可言,蘩漪整日在這種冷漠的感情生活中心態(tài)也日漸扭曲,感情世界的空虛使她對繼子周萍的母愛轉化為情人的愛,而周萍從小在周樸園的專制管教下難以掙扎,只有在繼母蘩漪那里才能找到一種被呵護的愛,這也促成了他的戀母趨向,二人的不倫戀可以說跟周大有關系。至于周萍與四鳳的兄妹戀,更是周樸園當年的毫無人性的所作所為而造成的他人悲劇,更可悲的是最終造成了三個孩子的死。而他曾拿上千工人的命換來黑心財的泯滅人性的行為,更是將他的獸性暴露無遺。
而對于侍萍,這個一生飽受命運折磨的悲情女人,從被始亂終棄,自殺未遂,到嫁給一個懦弱無能猥瑣勢利的丈夫,再到面對兩個兒子對峙,父子仇視,而這一次是更加可怕的兒女亂倫之事,簡直如同晴天霹靂,但盡管命運如此地摧殘這個女人,她并沒有滿懷仇恨,她首先想到的是保護兒女不受傷害,催促他們遠走高飛,希冀他們永遠不要知曉這個秘密,痛苦則由她自己獨自承擔,這是一個怎樣美麗善良的女性,一個怎樣偉大的母親,其中深沉的愛,閃耀著人性中溫情動人的光輝。
在《日出》中,也充分表現了這種對丑陋人性的鞭笞和對人性美的贊揚,驕奢淫逸的資本家潘月亭、粗俗的顧八奶奶、漢奸張喬治,曹禺都入木三分地寫出了他們爾虞我詐虛偽扭曲的人性,而那些深受壓迫,命運悲催的“小東西”、黃省三等,對于他們依舊保持的善良忠厚的本性,曹禺也是不吝筆墨,滿溢贊美。
2.對獨立自由與愛情的追求
《雷雨》中的蘩漪,多年來受盡周的冷漠和壓抑,已經變得心如死灰。然而自從遇到了周萍,她內心對于愛情的渴望又重燃起來,而之前壓抑已久的感情在釋放之時更顯一種爆發(fā)式的濃烈和瘋狂,在遭遇外界的阻力以及周萍懦弱的退縮時,她表現出的是一種雷雨般爆發(fā)的報復,雖然最后一切都毀滅了,但那種對于愛執(zhí)著,還是令人動容。同樣,還有周沖,一個敢于追求自由愛情的新青年,他也愛著四鳳,而且是一種不同于周萍的、充滿人性關懷的愛,他愿意把自己的學費分給四鳳,希望她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這本身就是充滿人文關懷的,他的愛,更是一種無私的愛。
蘩漪對于自由的渴求也是很強烈的,《雷雨》中她有過幾次頂撞周樸園的場景,“人家說一句,我就要聽一句,那是違背我的本性的?!?[4]我們聽到了一個具有新思想的女性追求自由、渴望獨立的吶喊。周沖也敢于頂撞父親,尤其是對于周樸園壓迫殘害工人,逼迫母親喝藥等行為,他表現出來的是對父親強烈不滿,不僅能看出他對于自由權利的追求,也能看出他內心的善良的人性美。
3.對悲劇命運的原始抗爭
在《雷雨》中,周沖曾對四鳳說過這樣一段話:“我恨這不平等的社會,我恨只講強權的人。我討厭我的父親,我們都是被壓迫的,我們是一樣的。” [5]他認為,周公館就是充滿壓迫的社會的縮影,專制的父親就是壓迫者們的代表,他們遏制底層人的自由,擺布別人的命運,壓抑人性…對此,更多的人選擇的是順從,而周沖等人卻選擇了反抗,他們敢于挑戰(zhàn)強權反抗壓迫,他們不愿意別人操縱自己的命運,即使自己的命運是悲劇,也要悲壯而不卑賤。這種對自己命運掌控的呼聲給人一種原始的力量,野蠻而有力。
在《原野》中,仇虎全家被焦家殘害,財產被霸占,就連未婚妻也成了焦家的妾,自己也被迫害入獄,出獄以后,滿懷仇恨的仇虎準備跟焦家算賬,他殺死焦大星、帶著金子逃走,最后在緝查隊的追趕下,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結局雖然悲涼,然而對于一個不能像“人”一樣活著的人,也許只有死才是最好的解脫,也是以死來表達對命運最激烈的抗爭。
而女主人公花金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女性,她的性格中有著敢愛敢恨的原始激情,有一種“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思想,這在那個受壓迫的時代是很難能可貴的,金子說過:“那個家像個牢籠,我活的不像個人;只有在原野,我才真的覺得自己是個人了?!?[6]這樣的呼喊,能喚醒多少還在渾渾噩噩、懦弱順從的被壓迫者,充滿著原始激情,感染著每一個人。
三、結語
曹禺的作品中,處處體現出這種對人性的思考,對人的關懷,對自由美好的追求,對不平等不公平命運的抗爭,充滿著人文主義的情懷,也正是歷經五四新文化洗禮、滿懷人文思想的曹禺,才寫就了如此充滿人性關愛的多部巨作。
【參考文獻】
[1]錢理群等.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2]陸耀東等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大辭典[Z].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鄧阿寧.中西人文精神傳統(tǒng)之比較[J].重慶社會科學,2005(4).
[4][5][6]雷雨·日出·原野[M].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