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中國紅”色彩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地位為啟示,分析了 “中國紅”色彩的歷史文化探源,同時結合“中國紅”色彩應用的科學依據(jù),以此論述了“中國紅”色彩的文化價值。本文中提出的“中國紅”色彩的文化意蘊是現(xiàn)代設計創(chuàng)作的源泉,以及如何將其提升為一種國際化視覺語言,以此增加國家影響力及產品文化附加值的觀點。
【關鍵詞】中國紅;原始崇拜;崇尚紅色;平面設計;國際化視覺語言
“中國紅”色彩是隨著中國歷史文化逐漸成長的色彩。它的視覺功能是基于人的哲學觀念的多層次、多角度,并有鮮明文化特征和人為等級的視覺符號。因此,這種簡單的色相在繁復的社會文化結構的變化中,在經過世世代代人的沿襲與承傳后成為了負荷中國人復雜情感的一個重要載體,一個重要符號。
一、“中國紅”色彩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地位
從小孩子的紅肚兜到中式婚禮;從本命年的紅帶紅襪到老壽星的大紅壽服;從大紅燈籠到春聯(lián)窗花;從壓歲紅包到除舊迎新的紅鞭炮;從“紅、綠、黃”唐三彩到景德鎮(zhèn)的“祭紅”瓷……從古至今,紅色是中國人的魂,滲透在中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吧屑t”習俗記載著中國人的心路歷程,經過世代的繼承、沉淀、深化和揚棄,逐漸演變成為中華文化的底色。
二、“中國紅”色彩的歷史文化探源
對于每一個社會文明來說,一部色彩發(fā)展史,其實可以闡釋為世界人文表達的進化史?!爸袊t”色彩與歷史文化相互推動,從而在經歷了幾千年的世代承啟、沉淀、深化和揚棄后,成為中國人的文化圖騰和精神依托。
1、原始崇拜?!爸袊t”色彩的文化傳承已經滲透到中國文化的起源和脈絡里,其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對自然界的膜拜和原始人的尚紅意識中?!爸袊t”色彩文化內涵最初與血崇拜、火崇拜、日崇拜等自然崇拜有著密切關系。在原始人類的想象中認為血是人的精華,具有避邪、祛除妖魔和超度亡靈的威力。為了“取悅”神靈,人們拿動物甚至人的血祭祀神靈,體現(xiàn)了血液有著避除不祥的神力;狩獵時把殺死的獵物的鮮血涂抹在自己的身上,以顯示成功;部落之間爭斗,用敵人的鮮血涂抹自己來提高作戰(zhàn)士氣。隨著農業(yè)的產生和發(fā)展,原始人認為太陽具有使萬物復蘇生長的超能、是豐收的賜予者。我國古代祭祀的東君,實際就是“太陽神”。因此,原始人對太陽又敬又畏,頂禮膜拜?!盎稹北徽J為是天神力量的象征,這種崇拜與人們信仰血代表著力量同樣古老。具有驅邪逐魔、消災去污的能力,于是火紅的顏色漸漸為古人所崇拜,被視為圣潔的象征。
2、古代巫術、占卜、祭祀。中國學者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山頂洞”中發(fā)現(xiàn)了一萬八千年前的人骨化石、石器、骨角以及穿孔飾品,這些飾品上都有紅色的痕跡且集中在孔眼部位,很明顯是用赤鐵礦粉染上的,所以現(xiàn)代人推斷史前人是以用赤鐵礦粉染過的帶子將那些飾品穿在一起的,由于山頂洞人時期生產力水平和工藝條件極為低下,人類生活還基本上處于茹毛飲血的時代,運用紅色做裝飾追求視覺審美的可能性很小,而用來驅邪祈福的可能性更大。另外,從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的撒有赤鐵礦粉山頂洞人的尸骨上來看,在尸體上撒赤鐵礦粉,應該是從巫術角度出發(fā)的,是一種巫術的跡象,認為用紅色的粉末可以補充死者業(yè)已枯竭的血液,使其在另外的世界里復活。
3、歷代統(tǒng)治者的推崇。歷史統(tǒng)治者崇尚的顏色對今天人們的用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夏朝的統(tǒng)治者崇尚青色,商朝的統(tǒng)治者崇尚白色,周朝的統(tǒng)治者崇尚紅色,秦朝的統(tǒng)治者崇尚黑色,西漢的統(tǒng)治者崇尚黃色,東漢的統(tǒng)治者崇尚紅色。秦漢時期,隨著“五色五行”理論的出現(xiàn),紅色被人富裕了神圣、尊嚴、高貴的含義,成為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當時漢人以紅為尊,不論皇袍還是祭服,乃至戎裝都是紅色,此時紅色已成為生命力、權貴的象征。漢朝以后,崇尚紅色的風俗基本上趨向一致,經世代傳承、約定俗成,一直沿襲了下來。
4、儒家思想影響。中國傳統(tǒng)美學思想——儒家的“比德”思想影響到“中國紅”在我國的色彩觀念,孔孟賦予色彩以社會倫理道德的意義,把五色定為正色,并予其尊卑、貴賤、等級的象征。人逢喜事用紅色;朝廷官員住朱門,坐朱軒,穿朱衣,朱者紅也;古代稱美麗女子為“紅顏”等等,都是受“比德”思想的影響,從而使紅色在中國人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情感和美的象征意義。
由于以上的各種因素,逐漸奠定了我國崇尚紅色之風,形成了中國特有的顏色文化和吉祥顏色。實際上,不僅在中國,在許多其他民族的意識中,紅色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偏愛。例如,在古羅馬人的心目中,紅燈等同于圣火;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qū),紅色是一種享有崇高地位的顏色;古代斯堪的納維亞地區(qū)歡慶“春太陽節(jié)”時,把雞蛋染成紅色,寓意大陽,祈求生活美滿等。紅色還是西方圣誕節(jié)常用的一種顏色。
三、“中國紅”色彩應用的科學依據(jù)
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的眼睛內含有的感應紅色光和黃色光的錐狀細胞特別多,數(shù)量超過了感應藍光的細胞。這就決定了人類對波長大約為630到750 納米的顏色會較其他顏色更加敏感。因此,許多警告標記都用紅色的文字或圖像來表示。同時,紅色被認為能激起人雄性荷爾蒙的分泌,刺激和興奮神經系統(tǒng),增加腎上腺素分泌和增進血液循環(huán),給人以激情,所以紅色是表示愛的顏色。其實,在人們的意識中,紅色是除了黑色和白色之外描繪最多的顏色的詞匯。英國的尼古拉斯?漢弗萊說,“‘紅’毫無疑問是首先進入人類詞匯表的顏色單詞?!?/p>
四、“中國紅”色彩是國際化視覺語言
研究紅色的傳統(tǒng)意義是為了將其更好的應用于現(xiàn)代設計,所謂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語言的障礙給生活在不同國家和地域的人們帶來了交流的不便,而色彩這一重要的設計元素,能超越國界、超越語言,使生活在不同背景下的人們達到心靈的溝通。國際化視覺語言是指人類共性的,不用轉換語言文字的,容易辨識的符號。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當某種色彩成為一種具有代表性的國際化語言時,它不僅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更提升了制造產品的文化附加價值。隨著中國奧運會的舉辦,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將會有更多的人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紅,這飽蘸著中國民族色彩、民族感情的顏色,將會更加廣泛的被全世界所關注和應用。而“中國紅”這種色彩語言也漸漸地為各個民族以及國家所接收,成為無形的國際化視覺語言。
五、結語
色彩是視覺的載體,是一種最容易感染人們情緒的視覺要素。古老儒雅的“中國紅”世代相傳走到今天,已深植于我們心間?!爸袊t”是中國人的魂,經過世代承啟、沉淀、深化和揚棄,傳統(tǒng)精髓逐漸變?yōu)橹袊幕牡咨?,代表了赤誠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爸袊t”既是人們實現(xiàn)吉祥、幸福的象征,也是一個國家走向世界的鴻鶴志向。只要中國存在一天,紅色就像空氣一樣自然,因為中國人目光所及,心靈所感皆是“中國紅”。
【參考文獻】
[1]王振復.中國美學的文脈歷程[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2]何星亮.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M].三聯(lián)書店上海分店出版社,1992.
[3]周至禹.設計色彩[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鄧福星.色彩心理學[M].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2.
[6]吳斌.“中國紅”的由來及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東南傳播,2009(1).
[7]何苗.自然與理想的融合——中國人尚“紅”現(xiàn)象解析[J].飾(北京服裝學院學報藝術版),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