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宋初杰出詞人柳永的一生大部分在風月場所度過,這注定了柳永對女子的態(tài)度不同于傳統(tǒng)的士大夫,而正是這種不同才形成了柳永獨特的愛情觀。柳詞中形象“反?!钡呐有蜗蠛褪銓懖痪氲摹扒樽儭敝黝},正是出自他的一腔真情。他以詞為媒,向情人佳媛表達著自己的衷心所感,寫出了前人不曾寫出的愛情觀。
【關(guān)鍵詞】柳永詞;愛情;女性
在中國的古典詩詞中,女性一直是文人常寫不衰的對象。但宋初杰出詞人柳永卻能打破以前的溫柔敦厚的“等待型”的女性形象描寫常規(guī),他能真正關(guān)注女性的日常生活,再現(xiàn)了當時以歌妓為代表的真實的女性整體形象,寫出了她們被湮埋的愛情觀。
柳永詞中的愛情觀首先是表現(xiàn)了世俗女性大膽而潑辣的愛情意識。在其他文人的同類題材詞作中,愛情缺失的深閨女性一般只是自怨自艾,逆來順受,內(nèi)心的愿望含而不露。而柳永詞中的世俗女子,則大膽而主動的追求愛情,無所顧及的坦陳心中對平等自由的愛情的渴望?!白源簛怼K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云亸,終日厭厭倦梳裹。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zhèn)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1】柳永的這首《定風波》因直接表現(xiàn)世俗女子的生活愿望,與傳統(tǒng)的禮教不相容,曾受到宰相晏殊的責難。柳永的另一首《錦堂春》(墜髻慵梳)所寫的市民女子更是對負約不歸的郎君既埋怨又數(shù)落,并且設想等他回來時該如何軟硬兼施的懲治他,以使他今后再不敢無端造次。
其次是表現(xiàn)了被遺棄的或失戀的平民女子的心聲。在詞史上,柳永也許是第一次將筆端伸向平民婦女的內(nèi)心世界,為她們訴說心中的苦悶憂愁。其《滿江紅》:“萬恨千愁,將年少、衷腸牽系。殘夢斷、酒醒孤館,夜長無味??上гS枕前多少意,到如今兩總無終始。獨自個、贏得不成眠,成憔悴。添傷感,將何計??罩豁?,厭厭地。無人處思量,幾度垂淚。不會得都來些子事,甚恁底死難拚棄。待到頭、終久問伊看,如何是?!?【1】以女主人公自敘的口吻訴說失戀的痛苦和難以割舍的思念。另一首《慢卷綢》(閑窗燭暗)寫女主人公與情人分離后的追悔和對歡樂往事的回憶,也同樣傳神生動。這類表現(xiàn)普通女性心聲的詞作,配合著哀婉動人的新聲曲調(diào)演唱,自然容易引起大眾情感的共鳴,故“流俗人尤喜道之”。
再次是表現(xiàn)下層妓女的不幸和她們從良的愿望。柳永長期流連坊曲,與歌妓交往頻繁。他雖然有時也不免狎戲玩弄歌妓,但更多的是以平等的身份和相知的態(tài)度對待她們,認為她們“心性溫柔,品流詳雅,不稱在風塵”;欣賞她們“豐肌清骨,容態(tài)盡天真”的天然風韻;贊美她們“自小能歌舞”,“唱出新聲群艷伏”的高超技藝;關(guān)心同情她們的不幸和痛苦:“一生贏得是凄涼。追前事、暗傷心?!币渤3L嫠齻儽戆转毩⒆宰鸬娜烁窈兔撾x娼籍的愿望:“萬里丹霄,何妨攜手同歸去。永棄卻、煙花伴侶。免教人見妾,朝云暮雨。”柳永這類詞作,與晚唐五代以來的同類詞相比,不僅有內(nèi)容風格的不同,更體現(xiàn)出一種人格觀念的變化。作為當時一個特殊群體的歌妓,與市民的生活內(nèi)容、消費方式密不可分,因而柳永詞真切的表現(xiàn)她們的命運,也非常貼近市民大眾的日常生活和審美趣味。不過,其中也有些低級趣味的色情描寫,這是他常常受到后人指責的原因之一?!?】
造成柳永這種感情變化是有深刻的社會背景的,仕途不順是柳永現(xiàn)實產(chǎn)生不滿,于是他他選擇了逃避。在前代的文人作品中,山水的描畫往往與他們的出世歸隱之情融為一體,但在柳永那里,山水遜于美人,山水只是美人的附庸。聞一多曾論及“山水的自贖”,在柳永這里,則有實現(xiàn)了“自贖”的詞體山水,不能不說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叛逆。柳永流連風月太久,深知真正的投入而深切的愛情是不會長久的。柳永是深諳情事的性情中人,這一點他自然懂得。正像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中乾隆皇帝贈給陳家落的那塊玉佩上所刻的四個字——“情深不壽”。此外,柳永常受情感無常之苦的另一個原因是,他的愛情多發(fā)生在歌館妓院,寄情的對象也往往是那些倚技賣笑的歌女們,她們大都家境衰敗,且于風月場中廝混已久,對于“無?!敝聪嘈疟攘荔w會得還要深刻。
正像沈松勁先生所說:“唐宋歌妓制度是病態(tài)的,它是上古奴隸制度在唐宋封建社會的一種殘余,具有反人道的罪惡本質(zhì)。這一制度給歌妓這個社會階層譜寫了辛酸的生活史。”在屢遭打擊之后,她們便往往陷入隨波逐流的自棄與放縱??墒橇朗桥c一般富家弟子不同的,他固然出身不凡,但長期與父母不合,且屢試不第,生活便有困難,他之流連歌樓,雖不免有玩弄女性、追歡買笑的成分,但他能發(fā)出“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jié)”這樣的千古之嘆,若無一顆赤子之心又怎能發(fā)出?他之思念遠方的佳人,固然時有“怎得伊來,重偕云雨,再整余香被”之念,但更多的是“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問甚時與你,深憐痛惜還依舊”,可見他是不同于那些浪蕩公子的,他有一分對情感負責、對生活負責的勇氣與真誠。強烈渴望“且相將,共樂平生,未肯輕分連理”、“待作真?zhèn)€宅院,方信有初終”的精神上的皈依。于是,我們看到這樣一種情感悖論:一方是情挫之多以致失望,另一方則是真心終始以求佳好,便不免有“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當年雙美”之嘆。因而柳永便在“情變”中流連,體會生命的無常。最后我們能感受到,柳永是如此重情以至于他不僅能忍受這種痛苦,而且能化解、乃至享受這種痛苦。如他的那首《擊梧桐》“便認得、聽人教當,擬把前言輕負”。他不但沒有一絲一毫的對對方的埋怨與怒嗔,反而頗能給予理解。我認為柳永最終能識破了這種“情變”,于是在他的詞中,便滲有一種凝重的心緒,一種先驗的愛情無常之感。也正是在愛情短暫的壓迫下,他才把每一段愛情演繹得如火如荼,如泣如訴。過常寶先生曾說:“可以說,柳永的詞主要描寫的就是情人離別的哀傷,這種哀傷已經(jīng)構(gòu)成了柳永一生一世的感受,它使整部《樂章集》都彌漫了濃郁的悲劇感,也使得它動人心魄,發(fā)人感嘆?!?/p>
在柳詞中,不論是女子的爽直與活潑,還是“情變”主題在柳詞中所占的分量,都是與柳詞的具體描寫對象與主要接受對象密切相關(guān)的。這反映了柳詞中明顯的對女性的尊重。正如謝桃坊先生說的:“(柳詞中的女性)她們是新的市民女性,具有人本思想,表現(xiàn)出自覺的生命意識。她們要求情感的對等,對情感采取顯示的態(tài)度,有辦法應付情變的困難局面,富于計謀,大膽潑辣,在情感世界要求自由和公平?!痹诹佬哪恐小白咧圮嚨酱耍巳吮济偫钡纳钸h沒有“似恁偎香倚暖,抱著日高猶睡”的生活更符合自己的心境。
審視柳永絕大部分敘寫感情的詞,我們可以把它們解釋為以女性為抒情主人公,亦可解釋為以男性為抒情主人公,都有其道理。那么造成以上柳詞特征的原因我認為就是在柳永心目中,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或接近的。而正是這種男女平等的情愛觀,使得柳詞別具一格,傳頌千古,成為絕唱。
【參考文獻】
[1]薛瑞生.柳永詞選[M].中華書局,2005.
[2]袁行霈.中國文學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