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分析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放射治療與患者耐受程度。方法 選取該院于2009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60例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2組人數(shù)均為30人。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放射治療,實驗組接受與對照組完全相同的常規(guī)放射治療,并接受三維適形放射治療,觀察其臨床療效與患者耐受程度。結果 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23例,有效率76.67%,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27例,有效率90%,2組患者的差值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對照組患者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的平均分值為(14.73±3.6)分,實驗組患者的評分為(14.69±2.7)分,2組患者的差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三維適形放射治療在患者能夠耐受的情況下,提高了治療的有效率,值得推廣。
[關鍵詞] 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放射治療;耐受程度;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 R73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1(c)-0051-02
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約占全身惡性腫瘤的5%左右[1],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不僅影響咀嚼、呼吸、吞咽、語言等正常生理功能,且極大程度地影響了患者的外觀與形象,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危及其生命[2],對于患者來說疾病的治愈不只是與其接受的治療相關,同時也與其在治療后的心理因素息息相關,為了探討分析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放射治療與患者耐受程度。該院于2009年2月—2011年8月共收治60例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患者,對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放射治療與患者耐受程度進行探討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于收治的60例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患者,其中上頜竇腫瘤5例,唾液腺腫瘤10例,唇癌15例,口腔癌16例,口咽癌9例,惡性黑色素瘤5例,所有病例經(jīng)過病理活檢均為鱗狀細胞癌,其中,高分化20例,中分化10例,低分化30例。將60例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2組人數(shù)均為30人。實驗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63.7±2.6)歲;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62.9±1.9)歲。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進行以手術為主的綜合序列治療,對于腫瘤分期在T3或T4者,先在術前進行1個療程的術前誘導化療,于術前化療結束后,接受聯(lián)合根治術。如患者為唇癌或上領牙眼癌,不進行同期選擇性頸淋巴清掃術。對于患頰癌、下咽癌、舌癌和下領牙眼癌的患者,則施行聯(lián)合根治術,治療療程為30 d,治療中密切觀察肝腎功能以及血象。
1.2.2 實驗組 接受與對照組完全相同的常規(guī)治療,除此以外另接受三維適形放療,劑量選擇65 GY,治療療程為30 d,治療中密切觀察肝腎功能以及血象。
1.3 評價標準
治療有效:腫瘤病灶完全消失或腫塊縮小50%以上?;颊叩哪褪艹潭葏⒖紳h密爾頓焦慮量表,低于6分為無焦慮,超過7分但<14分為可能焦慮,超過14分為焦慮,超過21分為明顯焦慮,超過29分為明顯焦慮。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兩組數(shù)據(jù)間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標準為0.05。
2 結果
2.1 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放射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23例,有效率76.67%,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27例,有效率90%,2組患者的差值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1。
3 討論
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的治療早期主要以手術為主,輔助以化療、放療以及免疫治療和生物治療等手段,對于中晚期的患者,使用綜合序列治療,并鼓勵患者參加新型治療方法的臨床試驗。
隨著三維適形放射治療技術的產生及應用,放射治療不再像以前那樣,精確的放射治療這一理念被提出[3],并受到了醫(yī)師以及患者的一致贊同。三維適形放療的技術特征是通過三維放療計劃系統(tǒng),根據(jù)照射野視角設計與腫瘤的幾何形狀相同的放射野,利用非共面立體照射增加對惡性腫瘤組織的照射[4],最大程度地減少對于正常組織的照射。在保證患者正常的器官與組織的安全的情況下,提高對腫瘤組織的照射劑量。由于三維適形放療提高了靶區(qū)的照射劑量,可進一步提高腫瘤的局部控制率,對正常組織盡可能少的放療降低了患者治療后所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以及并發(fā)癥[5],不僅提高了治療效果,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并不會因為照射劑量的加大而對放射治療無法耐受,反而會因為正常組織受到了更低劑量的放療而更加適應放療。有研究表明[6],所有惡性腫瘤的患者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抑郁與焦慮,而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的患者也不例外。這不僅僅與患者的文化程度,婚姻程度,職業(yè)以及自身的素養(yǎng)有關,也與患者所接受的治療和接觸的臨床醫(yī)師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對于惡性腫瘤的患者,不僅僅要關注疾病本身,因為疾病是引發(fā)患者心理抑郁以及焦慮的一個重要因素,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好壞與疾病的預后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一個好的心態(tài)不僅能改善疾病的預后,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存活的時間。放射治療雖然能在很大程度上將腫瘤細胞殺死,但在另一個層面上,其帶來的不良反應也是不可忽視的。惡心、嘔吐、脫發(fā)等常見的不良反應雖然不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傷害,但這一系列軀體癥狀極大地影響了患者的心理狀況,加重了患者原本的焦慮與抑郁,部分患者甚至會因為無法耐受而不配合治療,從而導致腫瘤細胞無法徹底清除,影響了預后以及康復。這也是臨床上部分病情較重的患者恢復的反而比那些病情重的患者好的原因,因為他們擁有更好的心理素質,對于較難熬的放射治療,能夠自始至終地配合。而三維適形放射治療能夠在最大程度殺死腫瘤細胞的基礎上,縮小放射面積,使得患者的耐受度更高,更配合治療。
該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23例,有效率76.67%,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27例,有效率90%,兩組患者的差值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對照組患者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的平均分值為(14.73±3.6)分,實驗組患者的評分為(14.69±2.7)分,兩組患者的差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三維適形放射治療在患者能夠耐受的情況下,提高了治療的有效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吳靜芬,羅陽.口腔頜面部腫瘤患者身心康復影響因素及護理現(xiàn)狀分析[J].護理學報,2010,17(10):16-19.
[2] 中華口腔醫(y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yè)委員會腫瘤學組.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治療指南[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0,3(7):395-403.
[3] 劉來成,張維明.放射治療在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治療中的應用進展[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8):933-936.
[4] 易偉.放療結合化療治療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1,30(9):75.
[5] 趙國強.淺析口腔頜面外科惡性腫瘤術前談話[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 9(29):156-157.
[6] 黃文,趙芳萍,馬梁紅,等.頜面惡性腫瘤患者術后抑郁焦慮狀態(tài)干預策略的探討[J].口腔醫(yī)學研究,2008,24(1):72-74.
(收稿日期:2012-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