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孫瑋(1988~),女,漢,陜西,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針灸治療消化系統疾病。
摘要:通過對近年來針灸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臨床相關文獻的學習,總結分析本病在中醫(y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配合經絡理論的取穴方法與針灸治療方法,體現了中醫(yī)治療疾病的特色。各種方法在臨床上均取得了一定的療效。雖本病所使用的中醫(yī)治療手段較多,但單純使用針刺治療的研究較少,均未使用盲法,且總體觀察樣本量不足,缺乏大樣本隨機對照研究。臨床治療本病需要進一步的相關研究觀察。
關鍵詞:慢性淺表性胃炎;針灸;治療方法;綜述
中圖分類號:R57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13)07-0069-02
慢性淺表性胃炎[1]即慢性非萎縮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癥。病因多樣,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飲食、環(huán)境因素、自身免疫等有關。主要表現為上腹痛或不適、上腹脹、早飽、噯氣、惡心等。慢性胃炎約占臨床接受胃鏡檢查患者的80%~90%,而慢性淺表性胃炎占其中的絕大部分[2]。
現代醫(yī)學對于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治療主要在于根除幽門螺桿菌與對癥治療等[1]。中醫(yī)學將本病歸胃脘痛、胃痞、嘈雜等范圍,臨床上主要分為肝胃不和證、脾胃虛弱證、脾胃濕熱證、胃陰不足證等[3]。針灸治療本病有一定的優(yōu)勢,可通過不同的穴位配伍達到疏肝和胃、健脾理氣、養(yǎng)陰益胃之功效。針灸配合不同的中醫(yī)治療可以達到協同的作用,可在癥狀改善及緩解時間方面較對照組有明顯的優(yōu)勢?,F將筆者對近10年國內針灸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治療方法綜述如下。
1 治療方法
11 電針 韓秋艷[4]用電針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總有效率為90%。曹淑儀[5]使用電針治療與藥物對照。電針組有效率明顯高于藥物組。龍桂花[6]將實驗室及胃鏡檢查確診為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患者分為綜合組30例及藥物組28例。2組均于餐后服用鋁碳酸鎂及多潘立酮各10 mg,每日3次。綜合組加用電針及超短波治療,綜合組治愈率及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藥物組。
12 穴位埋線 張江層[7]取中脘、上脘、梁門、脾俞、胃俞、肝俞、膽俞、足三里進行穴位埋線。有效率為925%。全部患者均未見明顯的不良反應。張海峰[8]取中脘、梁門、足三里穴位埋線并配合使用自擬中藥湯劑,療效明顯高于單獨使用穴位埋線或自擬中藥組。吳涓[9]穴位埋線的主穴為胃俞、脾俞、中脘并隨證加穴,總有效率為967%。蔡麗娜[10]選用中脘穴、雙側脾俞透胃俞、雙側足三里埋線治療,有效率為882%。李紅等[11~12]將就診的慢性胃炎患者分為穴位埋線組與針刺組,結果顯示穴位埋線組在近期療效上高于針刺組,但在縮短病程上無明顯差異,不良反應針刺組明顯低于穴位埋線組。胃電圖幅值、胃電頻率無明顯差異,但在對血漿Gas、SP含量的改善作用上埋線組優(yōu)于針刺組。潘文斌等[13]、楊朝勇等[14]將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西藥+穴位埋線)和對照組(西藥組),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鄒鐵剛[15]使用“老十針”埋線治療慢性胃炎,總有效率90%以上。
13 穴位敷貼 朱秀平等[16]將治療組采用穴位敷貼與穴位埋線合用,穴取脾俞、胃俞、足三里等,與西藥組對照。結果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8周后胃鏡復查HP感染清除情況,結果:治療組HP感染清除率為8103%,對照組HP感染清除率為6481%。藍波[17]使用麝香追風膏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1例,治療1月余,癥狀逐漸改善直至完全消失,隨訪1年,未見再發(fā)。
14 穴位注射 宋建寧等[18]將胃鏡確診為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患者隨機分為穴位注射組與針刺組,穴位注射組總有效率高于針刺組約25%。李振瓊[19]采用自擬方疏肝健脾湯內服加穴位注射治療,總有效率為9394%。
15 溫針灸 辛銀虎等[20]、劉虎[21]溫針組與針刺治療組對照,結果提示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張紅[22]溫針灸中脘、足三里、豐隆與西藥藥物組對照,結果溫針灸組效果優(yōu)于西藥組。
26 其他療法 其他針灸治療方法包括推拿、小兒針灸推拿[23]、浮針、芒針、指針、腹針、針刀、拔罐、單獨使用灸法包括雷火神針、隔物灸等,配合其他民族醫(yī)藥方法等具有中醫(yī)特色的治療方法均在臨床取得了良效。
2 針灸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思考
21 存在的問題 本文所選取文章均以針灸為基礎治療方法,對照其他治療方法,并以慢性淺表性胃炎為關鍵詞或文中提及就診的慢性胃炎患者包括慢性淺表性胃炎,有效率均為針灸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有效率,未納入慢性萎縮性胃炎或其他類型胃炎。通過對目前發(fā)表的臨床文獻的學習,可以看出,目前國內對于針灸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文獻整體水平不高。存在的問題主要有:①治療方法較多,單純針刺治療研究較少,多根據研究者的臨床經驗選穴,基礎方亦不盡相同,針灸配合其他治療方法也沒有統一標準。雖臨床針灸治療本病的方法較多,但單純針刺治療的報道或研究不多。不同針灸治療方法之間也未有橫向比較。針灸配合其他中醫(yī)治法的方法較多,但缺乏統一標準。以針刺配合中藥治療為例,不同的研究者所選取的中藥方劑不盡相同,多為自擬方,對不同治療方法之間的評價帶來不便,再者療程也不夠統一。②隨機對照實驗的缺乏。雖大多數研究均設對照組,但對照組的設計不夠嚴謹,或對隨機方案的描述不夠具體,或僅提及隨機,對隨機后是否隱藏亦沒有明確闡述。③缺乏多中心大樣本的針刺研究。國內目前多數試驗都沒采用多中心的方法,沒有對進樣本量進行估算,且樣本量普遍較少,這對證實針刺對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療效可信度不利。④中醫(yī)癥候分型、療效判定標準不統一。目前多以癥狀積分與胃鏡下的表現作為診斷標準,缺乏統一的評價體系,從而會導致對于療效的判定出現偏差。⑤不良反應、隨訪、安全性監(jiān)測、遠期療效的報道不夠全面。絕大多數沒有足夠的隨訪時間,故難以得到治療的真實結果,近期療效觀察報道較多,遠期療效觀察的報道較少。針刺治療的方法多種多樣,每一種方法都有它的適應癥及不良反應,研究者常常只注重觀察療效指標而忽略了安全性指標的監(jiān)測。
22 改良措施 針灸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目前在臨床上取得了較為肯定的療效,高質量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才能為臨床療效提供有力的證據。①嚴格設計實驗中的治療方法,包括穴位的選擇、配伍等,恰當設置對照組。②計算樣本量,按照臨床隨機對照實驗的要求進行隨機分組以及隱藏,至少要做到單盲。③療效評定標準應嚴格按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進行,選擇敏感的療效評價指標以及體現針刺優(yōu)勢的評價指標。癥候分型應根據中醫(yī)或者西醫(yī)標準規(guī)范化進行分型,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辨證取穴,使針刺治療更具體化和規(guī)范化。④不良反應、安全性監(jiān)測對于臨床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不論適用何種治療方法,都應注意安全性指標的監(jiān)測,篩選出安全而有效的治療方法。
3 小結
綜上所述,雖然國內針灸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研究較多,研究水平也在逐年上升,為臨床治療本病提供了理論與實踐基礎。但目前治療方法雖多,總有效率大多數都在90%以上,卻未有標準化,單一的臨床觀察占大多數。診斷標準,治療方法,療程,治療效果的評定也不統一。各種治療方法之間的評價有待進一步研究。多數臨床報道為病例總結,并以慢性胃炎為主,慢性胃炎分為慢性淺表性胃炎(非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特殊性胃炎等,其病理性質不盡相同,臨床研究大多未明確治療何種胃炎。目前仍缺乏高質量、設計嚴謹、統一診斷、治療方法規(guī)范化、療效評定一致化、多中心、大樣本、使用盲法、長期追蹤的臨床隨機對照實驗為臨床針灸治療本病提供較為有公認度的基礎。進一步可在針灸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生物學基礎上進行研究,以進一步證實針灸治療本病是安全可靠的。參考文獻:
[1]陸再英,終南山,謝毅,等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382~384
[2]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第l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186l
[3]張聲生,牧童,汪紅兵,等慢性淺表性胃炎證候分布的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7,22(1):18~21
[4]韓秋艷,王華電針治療慢性胃炎45例療效觀察[J].2003,20(2):41
[5]曹淑儀電針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康復,2008,23(5):346~347
[6]龍桂花,丁曉虹,段俊峰電針并超短波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J]2009,24(5):297
[7]張江層埋線治療慢性胃炎120例[J].中外健康文摘 2011,8(28):225~226
[8]張海峰穴位埋線聯合中藥治療慢性胃炎30例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2,10:109
[9]吳涓穴位埋線治療慢性胃炎30例[J].廣西中醫(yī)藥,2006,29(3):33
[10]蔡麗娜,曾偉穴位埋線治療胃痛17例[J].中國民間療法,2001,9(5)
[11]李紅,鄒軍,張家維穴位埋線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5,20(2):133~134
[12]李紅,李素荷,唐純志,等穴位埋線對慢性胃炎患者胃電圖及胃腸激素的影響[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5,22(2):123~126
[13]潘文斌,王麗榮,陸廷信,等穴位埋線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40例[J].中醫(yī)外治雜志,2011,20(4):40
[14]楊朝勇,吳萬慶,楊朝舉穴位埋線配合西藥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J].臨床醫(yī)學,2009,29(8):110~111
[15]鄒鐵剛“老十針”埋線治療慢性胃炎38例[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0,29(16):29
[16]朱秀平,朱美群,黃少姬,等穴位貼敷配合穴位埋線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07,23(6):1~3
[17]藍波麝香追風膏穴位敷貼法的應用舉案[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9(4):81
[18]宋建寧,陳慶齡穴位注射、針刺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70例療效比較[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2,24(5):161
[19]李振瓊疏肝健脾湯加穴位注射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33例[J].新中醫(yī),2008,40(1):71~72
[20]辛銀虎,陳小玲溫針治療脾胃虛寒型慢性淺表性胃炎52例[J]陜西中醫(yī),2005,26(9):959~960
[21]劉虎溫針灸配合腕踝針治療脾胃虛寒型慢性淺表性胃炎32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8:38~39
[22]張紅,常青,宿生國溫針療法治療慢性胃炎86例臨床觀察[J].新疆中醫(yī)藥,2011,29(1):21~23
[23]Luo Wei,Huang LinghuaClinical Observation on Infantile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Treated by Acupuncture and Tuina[J]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1,09(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