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顏博,中共黨員,1972年12月生。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qū)璧光小學語文教師,先后榮獲云南省“骨干教師”、昆明市“學科帶頭人”稱號。
溫顏博在教育戰(zhàn)線上奮斗了20個春秋。在教學一線,她歷經(jīng)過無數(shù)坎坷,也受到了錘煉與提升。先后被評為云南省“骨干教師”,昆明市“學科帶頭人”,昆明市“優(yōu)秀中隊輔導員”,五華區(qū)“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班主任”。她所帶班級多次被評為區(qū)“文明班級”“先進班集體”稱號;她撰寫的《巧學、樂學、好學——淺談拼音教學的幾種方法》等多篇論文獲國家、省市級獎勵,撰寫教案分別刊登在《語文報》《基礎教育研究與探索》《云南教育》等報刊。被當?shù)胤Q為“將一切精力奉獻給教育”的好教師……
要讓知識成為長流水
溫顏博說:“我愛教師這一崇高的職業(yè),當一名好教師是我畢生的夙愿。多年的教育教學讓我真正體會到桃李滿天下的喜悅。但我也深深知道作為一名合格優(yōu)秀教師僅憑學校學的知識,那是遠遠不夠的。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更要讓知識成為長流水。為了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我利用業(yè)余時間不斷學習,一邊工作一邊參加成人自學考試,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奮斗,終于拿到了自考漢語言文學專科畢業(yè)文憑。我想,教學相長,學生就是老師最大的力量源泉。我是教育者,也是學習者,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擔當起培育人才的重任。于是我繼續(xù)進行本科學歷的進修,最后完成了在職研究生文憑?!?/p>
溫顏博認為,教學是教師的本職工作,又是一項艱巨、復雜的再學習過程。教書育人,教師就應該全身心地把知識、智慧、愛心、將一切精力奉獻給教育。教學生,先教學生做人,做善良、有信心、有責任、有能力的人。當下,素質教育逐步替代應試教育,教師更應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只有在實踐中、體會中才會享受到學生進步的幸福。集體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在班級管理中,教師應重視學生思想教育教學,通過課堂及班會、隊會、晨會,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思想教育,讓他們樹立“集體光榮我光榮,我為集體爭光榮”的觀點。作為班主任,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有效地班級管理。教學上不僅要做到因材施教,還要做到特殊性和普遍性相結合,這樣才可以把班級管理落實到實處,讓學生有一種主人翁的意識,人人參與班級管理,逐步養(yǎng)成對班級負責的責任意識,達到“要我做變?yōu)槲乙觥薄kS著學校素質教育的推進,班級中實行班隊干部輪流制和任期制很有必要,這樣可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和時間鍛煉自己,在他們自己的空間里發(fā)揮出最大潛能,才能表現(xiàn)出高漲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集體的力量才偉大
溫顏博介紹說:“定時給班干部開會,了解指導他們的工作,鼓勵他們大膽幫助同學,樹立自己的威信,成為同學們學習的榜樣。我遇到過一個比較特殊的學生,他很聰明,但也調皮。在他讀三年級時,他掌握知識特快,不用多少時間就能把老師所講知識弄懂,其余時間他就沒有心思學習,做小動作,不但影響教師上課,還影響其他同學學習。鑒于這種情況,學校允許他跳級到四年級進行學習。來到我班時,他總是不聲不響,獨自一人,只管自己學好語文、數(shù)學,其他一概不管。其他課想上就上,不想上就搗亂,他認為那是他自己的事,不關別人的事。當同學多次向我提他的意見,并提出不愿讓他坐在本組時,我問他怎么辦。他竟理直氣壯跟我說,他很愿意一個人坐在后面,他不用別人管。我當時聽了心里不是滋味,過后耐心地告訴他,在我們班沒有特殊的座位,大家走進這個教室就是一個集體,沒有班集體,就沒有全班同學的進步。通過我耐心的教育和勸導,他同意改正自己的言行,愿意和大家一起進步,他在全組會上向同學們道歉,同學們也表明愿意幫助他。從此以后,大家都看到了他的進步,還推舉他為學?!焓帧!?/p>
溫顏博說:“這件事讓我深深體會到集體的力量才偉大,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之后,我又革新了班級管理制度,采用了個人競爭、小組加星的評比方法,小組與小組之間進行比賽。在這種評比制度下,班上多位后進生改正了自己的缺點,全班同學間團結互助成風。所帶的班級得到校領導和家長的好評,先后多次榮獲區(qū)文明班級、區(qū)‘雛鷹’中隊、區(qū)先進班集體等光榮稱號?!?/p>
用愛心搭建師生互學橋梁
溫顏博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之中很注重對學生責任感的養(yǎng)成教育。她要求的學習任務必須完成,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感的一個重要途徑。作為班主任,她很注意表揚的分寸,做得好的隨時表揚獎勵,評比學習標兵、書寫標兵、作業(yè)認真標兵等。當然,她也注意當學生沒有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時,要追究其責任。獎懲結合從而養(yǎng)成學習好習慣,養(yǎng)成有責任心。她撰寫的《培養(yǎng)小學生責任感的幾點體會》《淺談低年級學習責任心的培養(yǎng)》等文章均獲省級獎勵,本人也先后多次被評為區(qū)“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班主任”和“先進少先隊輔導員”。
溫顏博說:“隨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學校教育不僅要讓學生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上打好基礎,更要讓學生在學習能力上逐漸完成從‘學會’到‘會學’的轉化,在認知上達到‘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化。教育的出路在于不斷改革與創(chuàng)新,要善于大膽的在自己教學領域進行改革與實驗。在自己從事的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歷來是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要想提高學生作文能力,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而學生修改作文能力和習慣的形成,依賴于長期的寫作訓練。在作文教學中,我堅持以‘五步法’培養(yǎng)學生:第一步面改;第二步評講;第三步互改;第四步書面改;第五步欣賞。采用這種互學的教學方式,所教的幾屆學生的作文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在全國作文競賽中均有獲獎。特別是本屆的李燁、潘毅暉、曹婧楠、武青等同學參加全國作文比賽均分別獲獎,潘毅暉同學的作文被《非常少年》選中刊登,羅瑤同學的作文刊登在云南省隊報《蜜蜂報》上,我自己也榮獲全國‘園丁獎’。為此,我撰寫了《提高學生修改作文的五步驟》發(fā)表在《經(jīng)濟日報》習作周刊上,爭取與更多教師交流。”
溫顏博說:“教師要在教學中刻苦鉆研,虛心求教,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為了讓學生掌握最好的學習方法,我認真學習新課標,努力讓自己做到心中有綱,手中有法。從班級特點出發(fā),突破教學難點,抓住教學重點,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一切從學生出發(fā),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我一直信奉:用心靈喚醒學生求知的欲,用愛心搭建師生互學的橋梁?!庇捎谠诮逃虒W中不斷地探索,積極進取,2010年9月她被評為省級“骨干教師”,同年參加了市教育促進會送教下鄉(xiāng)到官渡區(qū)學校,執(zhí)教的《石頭書》一課獲得好評,參加香港伍集成文化教育基金會送教下鄉(xiāng)到大理、祥云及瀘西,執(zhí)教《信》《翠鳥》《大瀑布的葬禮》。同時,被委派到上海楊浦區(qū)學習進修。通過這些活動,她的教育教學有了大幅提高,尤其在昆明市首席高級教師“陳潔名師工作室”學習期間,使她的教育教學技能和課程設計有了更大提升。在云南省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yè)委員會舉辦的學術觀摩活動中,溫顏博的示范課得到好評。她曾代表五華區(qū)在全省“三生教育”骨干教師培訓會上承擔了評課,參加了“2011年全國優(yōu)秀青年教師曲靖市新課改、新理念、新教法研討會”。在這些活動中,她一方面鉆研課堂教學,一方面總結經(jīng)驗,撰寫口語交際論文《勸人需要技巧嗎》刊登在《語文報》,撰寫教案《小竹排在畫中游》刊登在《云南教育》。除注重實際課堂教學外,溫顏博還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參加各種研討活動。2012年6月她在五華區(qū)科研中心舉行的“教壇新秀”案例評選中擔任評委;7月舉辦的“普洱市中小學教師課程教學課例征集大賽”中擔任專家評委;并在蓮花片區(qū)畢業(yè)復習研討活動中對語文復習課進行現(xiàn)場點評;2013年3月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素質教育研究所舉辦的“2013年全新思維高效教學策略”中同名師虞大明進行了同課異構。
把自己的收獲與他人分享
在教學中不但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溫顏博也樂于同其他學校的年輕教師一起探討研究,在“陳潔名師工作室”學習期間與本市的文林小學、先鋒小學教師畢雪燕和陳文一起鉆研課題、探討教法,一同備課、上課。他倆在全國第八屆和第九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中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他們第一時間向溫顏博表示了感謝。與紅旗小學教師胡慧一同備課,胡慧參加昆明市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評選并獲得骨干教師稱號。
溫顏博說:“通過在各地的教育教學研討活動,讓我感覺到了前面的路變得清晰,同時也多了一份自信,經(jīng)過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學習,自身在不斷地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全國優(yōu)秀教師的足跡里也依稀能找到自己和同事們的影子。我深知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集體的力量,俗話說‘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我把自己的收獲毫無保留地與他人分享,在與年輕教師李佳一起研究中,指導該教師的勞動課《插花》參加全國勞動課比賽獲三等獎;指導楊翰老師執(zhí)教的《莫高窟》參加區(qū)教壇新秀評比獲得好評,楊翰老師因此獲得‘教壇新秀’的稱號;指導張蕊老師參加區(qū)語文說板書比賽,其《臺灣的蝴蝶谷》一課獲二等獎;指導楊銀黎老師參加區(qū)品德與生活說課比賽,所說的《我和動物交朋友》獲二等獎;指導英語教師關紅玲參加區(qū)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評選獲得‘學科帶頭人’稱號?!?/p>
除了搞好教育教學和傳幫帶以外,顏博還積極主動參與國家級科研規(guī)劃課題的研究,先后參與《提高教師情感質量》等國家級課題整理、匯編;參與省教科院進行國家語委“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策略研究》的研究;參與昆明市教育規(guī)劃課題《昆明市小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的研究,并承擔教育案例專著的匯編;完成區(qū)級科研課題《以讀導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和《關于提高教師情感素質》的研究,并承擔結題及課題答辯。這些教育教學上的成功,源于她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xiàn)自身的生命價值信仰,源于將一切精力獻給教育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