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景
摘 要: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是語文教師經(jīng)常研究和探討的主要課題。不少學生害怕作文,覺得無內容可寫,難以寫具體,缺乏想象力。其實,作文并不難。只要我們注重激發(fā)習作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寫作動機,引導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他們養(yǎng)成多觀察、多讀、多想、多寫的好習慣,就一定能夠提高習作能力。本文對中學生的寫作動機做出分析并就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機做了詳盡的闡述。
關鍵詞:中學生;寫作動機;興趣; 鼓勵
“思想支配行動”。動機是促使人去解決問題的動力,它是影響問題解決的重要因素。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一定程度內,動機的強度與解決問題的效率成正比。
學生寫作也是一樣,存在一個寫作動機水平的問題,而且寫作動機的強烈與否直接決定了寫作的效果。因此,我們在加強寫作指導的同時,必須激發(fā)學生進行寫作的動機,使寫作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那么,如何才能激發(fā)中學生的寫作動機呢?
一、引導學生多閱讀,多觀察,多思考
閱讀和觀察實際上是積累寫作素材,一旦積累到一定程度后,人們都有傾訴和表達的欲望,寫作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1.加強課外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前提條件,與寫作是輸入和輸出的關系。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作文積累豐富的材料,使學生有機會去接觸更多的優(yōu)秀作品,從而學習、模仿一些好的寫作方法和技巧。這就需要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讀書興趣的培養(yǎng),閱讀的同時做好讀書筆記?!墩Z文課程標準》對中小學生課外名著閱讀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九年課外閱讀的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對7~9年級學生,要求更為明確:“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到三部名著?!泵繉W期我都要給學生布置讀書任務,開出書目清單。如:《詩經(jīng)》、《楚辭》、《論語》、《戰(zhàn)國策》、《史記》、《淮南子》、《三國演義》、《吶喊》、《平凡的世界》等等,外國文學中也有很多經(jīng)典的作品值得閱讀,諸如《巴黎圣母院》、《哈姆雷特》、《簡·愛》、《安娜·卡列尼娜》、《茶花女》、《基督山伯爵》《悲慘世界》、《老人與?!?等等。一學期下來有的學生讀完十多本書,完成了厚厚的一個筆記本?!傲孔円l(fā)質變” 閱讀始終伴隨著思維活動。借助文中人物的經(jīng)歷和感受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豐富的情感,這些都是寫作中必須的要素,通過長期地閱讀、收集,學生掌握了大量的知識,寫起作文來就不會發(fā)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局面。
2.多觀察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睂W生習作必須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要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觀察是學生寫作的基礎,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過程,學生只有學會觀察生活,才會在寫作的時候有米下鍋。只有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學生才會在觀察中產(chǎn)生一種表達的欲望。學生才會有寫作的興趣。才不會覺得寫作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只有通過觀察和積累才會寫好作文。
二、注重命題
命題作文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命題作文是先有題目,而后搜集材料寫作,表面上似乎違背了作文先組織材料再寫作的程序。實則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感受基礎只上的,這就要求我們在作文命題前應先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生活點滴,順勢而發(fā),解決“要我寫作”和“我要寫作”的矛盾,設定與之相符的文題,須貼近學生生活,有新鮮感、時代感、富有啟發(fā)性,才能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情可抒。即從命題范圍上選用語義外延較窄的語詞;從命題內容上選用具體形象感強的語詞;從命題情感上選用情味感強的語詞;自由度上開放性大一點,命題不可有教師的主觀看法。葉圣陶先生在《論寫作教學》中說過:“教師命題的時候必須排除自己的成見與偏好;惟據(jù)學生平時對學生的觀察,測知他們胸中該當寫什么,而就在這范圍之內擬定題目,學生遇見這題目,正觸著他們胸中所積蓄,發(fā)表的欲望被引起了,對于表達的技術自當盡力用工夫……題目雖教師臨時出的,而積蓄卻是學生原來有的?!边@一段話道出了作文命題的原則。
三、利用多元評價模式鼓勵學生的作品
學生寫作的每一點成績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重視,他們從教師對待這些習作的態(tài)度來判斷教師對他們期望值的高低。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學生寫作時的每一點進步,利用分數(shù)的心理調節(jié)功能和老師的書面以及口頭評語,多元評價,比如從作文立意方面、字跡是否工整方面、標點符號是否運用正確方面、文字邏輯以及描述是否具體,錯別字多少等方面予以積極評價,對優(yōu)秀習作,要利用不同的陣地,采用不同的形式展示給大家看。如推薦班報、校報刊登,在習作園地展覽,印發(fā)傳閱,召開習作評講會等。還可開展“小作家”評選活動,將好的習作(特別是進步快的),在班上講評、傳閱,并粘貼于“佳作園地”,還可將優(yōu)秀習作推薦發(fā)表。這種做法,既激勵了“習作能手”,使其收獲到成功的喜悅,促使其不斷向更高的目標前進,又對其他學生起到感召輻射作用,激發(fā)了他們寫好習作的興趣。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學家贊可夫指出:“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意志領域,觸動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睂懽鲃訖C是推動學生進行寫作的內部動力,直接影響著學生對寫作的意向、期望、自信心。有鑒于此,我們語文老師在作文教學中就要巧用心思,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機,為學生提供多練筆、勤練筆的空間。這樣,我們的作文教學才可能出現(xiàn)“桃李競艷的春天”。
參考文獻:
[1]李吉林.兒童素質全面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情境教學[J].江西教育,2001(1):33.
[2]張健偉,陳琦.從認知主義到建構主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6(4):75-82.
[3]鄧方.建構主義與語文教育[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