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霞
常言道;"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導入會使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露,進入一種美妙的境界。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成功的藝術就在于使學生對你所教的東西感到有趣。"巧妙的開講,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就能變被動為主動,變無意注意為有意注意,學習能動性得到充分發(fā)揮,學生就會全神貫注地學習。在此,談談我在教學中的幾種導入,
1 遷移導入
運用已掌握的知識,把新學的課程納入已有的知識系統(tǒng)中,建立新舊學習內容之間的本質聯(lián)系。簡要地說就是以舊引新,即溫故知新的方法。
例如,在教"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時,教師可從復習生態(tài)系統(tǒng)知識入手: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huán)境構成的整體稱為生態(tài)系統(tǒng),請問: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由幾部分組成?請畫出生態(tài)系統(tǒng)組成圖解,說出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之間的關系。這個問題起承上啟下作用。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可設計如下導言:大家有沒有想過,只有生產者,沒有消費者,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能保持平衡嗎?生產者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起什么作用?充當消費者的動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起什么作用?
2 觀察導入
觀察作為一種感知活動,作為一種認知方法,在人類實踐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將觀察作為一種導入新課的方法,可以使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問題,進入新課的學習。
例如,在學習"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一節(jié)時,教師演示:①取一勺白糖放進一杯水中,糖不見了。再嘗嘗水,水有甜味。②滴一滴紅墨水在水杯中,觀察水慢慢被染成紅色的過程。讓學生體會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處在不斷運動中。展示一個橘子,請同學們談論吃橘子時,有什么口感,推測一下橘子中可能含有哪些物質。這樣可以使"細胞中的物質"的教學具體化,很自然地引入新課。
3 實驗導入
實驗是學習生物知識,探索生物奧秘的主要方法,離開了實驗,生物課就會變得索然無味,應用實驗導入新課,不但可以使學生快速進入新課的學習,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例如:上課伊始,教師先讓某一學生在閉目的前提下,用手摸不同的物體,如:球、書、石塊、冰塊、熱水杯等,每摸一樣,說出一樣。在這個小實驗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分析,為什么人不用眼看,用手摸也能知道某一物體的形狀、大小、涼熱等特點,而這些特點對于正常人來說,用眼一看都知道,這說明什么問題?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教師通過簡明的語言導出感受器和感覺器官的概念。
4 激疑導入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學習的起點,有疑才有問、有思、有究、有所得,利用問題,激起疑惑,激發(fā)思維,也是教師常用的導入。針對教材的關鍵點、重點及難點,以及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從新的角度巧妙設疑導入,以疑激思,或觸發(fā)靈感,或引起頓悟,或誘發(fā)情感,使學生的思維盡快得到啟動并活躍起來。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疑引入,如:大家知道,雞是由雞蛋孵化出來的,那是不是市場上或養(yǎng)雞場里的雞蛋都能孵出小雞呢?下面我們就來找找答案,究竟哪些雞蛋能孵出小雞?問題提出會馬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其求知欲,同時引出新課--鳥的生殖和發(fā)育。
5 故事導入
采用寓意深刻、幽默輕松的故事導入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導入形式。故事導入要結合教學內容實際,宜短忌長,故事本身要說明問題,教師還需引導分析,才不會使學生的注意局限于故事本身。
例如,講述人類探索宇宙生命的故事,前幾年美國探索火星和土星的例子。學生對故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注意力集中到了故事中,從而導入生命起源的學習。
6 情境導入
蘇霍姆林斯基說:"任何一種教育現(xiàn)象,孩子們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圖,它的教育就越大。我們把這條規(guī)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情境導入運用得當,則會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同身受,意識不到是在上課,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獲得知識。
例如以幾個學生演小品的形式導入新課,"患者得了瘧疾,實習醫(yī)生誤診為感冒,家屬與醫(yī)生發(fā)生爭執(zhí),對醫(yī)生不滿,家屬解釋不清。提出問題瘧疾的病因是什么?瘧原蟲是什么樣的生物?"引出課題--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
7 懸念導入
針對學生好奇心切的心理特點,上新課前教師設計有針對性和科學性的懸念,可以引起學生探索活動,把學生引入一個"引人入勝"的境地,可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通過學生計算,引出課題:"一株玉米出苗到結實一生需吸收200kg水,保留在整株植物體內及生理過程用水約為2kg,玉米實際用水占吸收水分的百分之幾?"學生通過計算得知僅占1%,教師接著設懸念:"那其余99%的水到哪里去了呢?"這樣學生渴望知道水的去向,教師在這種心理狀態(tài)中,開始研究"蒸騰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
8 談話導入
通過教師與學生談話的方法導入新課,是教學導入階段經常用到的方法,這種方法比較自然,可消除學生可能產生的一些不必要的顧慮和恐懼心理。
例如,在《人的生殖》一節(jié)的新課導入:"今天我們學習大家預習得最好的一章,大家預習得這么認真,說明大家對自己身心健康的關心重視。從本課開始就讓我們以科學的態(tài)度來學習關于自身的科學,"初中生出于一種好奇心理和神秘感,早就偷偷地把"生殖"一節(jié)看過了,這是情理中的事。教師掌握了學生這一心理狀態(tài),用"預習最好"四個字巧妙地抖落了學生的這個秘密,諧趣產生了,再輔之以正面的肯定和正確的引導,恰到好處地排除了因靦腆而給學生帶來的心理障礙。
導入既是傳授知識的開始,又是溝通師生情感的過程,師生的情感在導課中得到交流和升華,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學生的情感,牽動著學生的心弦,因此,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必須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注意師生情感的交流,只有在和諧愉悅的氣氛中,學生才能暢飲知識的瓊漿,完善個性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