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嶺
對一個英語教師來講,用傳統(tǒng)的教學法,一支筆、一本書,也可以上完一節(jié)課。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先進的教學方法以及電子白板等多媒體教學模式應運而生,那么,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是不是使用了點讀筆、電腦等多媒體教學形式,就達到了課堂教學的要求呢?答案是否定的。課堂教學的方法不是固定不變的,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我們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就要求我們廣大教師在教法上加以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實踐,尋找出適合當代教學的新模式,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指導者,肩負著各項教學任務,不僅要教好而且還要教會。怎樣才能達到以上目的呢?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要想把課上好,英語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1 課堂中的感情交流
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情感交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情感和教師的情感具有對等性, 相互影響, 相互作用。研究英語課堂教學中師生情感互動的方式, 對于教師主動地調控自身及學生的情感, 并形成良好心理互動, 對提高教學質量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當老師一走進課堂,學生就抱著種種好奇心,觀察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作為教師應適應學生這種心理,制造懸念,縮短師生間距離。加速感情的交流與融洽。"欲曉之以理,須先動之以情",這句老生常談之言道出了情與教的關系。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真誠感情是打開學生心靈之窗的鑰匙。真誠的感情是愛的使者,是師生之間相互信賴的橋梁,使教師順利地實現(xiàn)教育目的。情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師對學生有真摯的感情,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才愿聽其言,遵其囑,自覺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教誨。反之教師對學生缺乏真誠的感情,師生之間感情不通,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低,教師講道理再好,學生也會無動于衷。由此可見"情"能喚起學生的信任度和求知欲,能在學生心中留下和藹可親的印象,其產(chǎn)生的"首因效應"一定很好,這樣無疑會在教學中起到良好的作用。
2 和諧的課堂充滿微笑和鼓勵
教師面帶微笑出現(xiàn)在課堂上,會給課堂帶來生機,增添活躍的氣氛,師生之間會消除心理疑慮,有種親熱、容易貼近之感。如老師總是板著面孔木無表情地出現(xiàn)在課堂上,會給課堂布上一層陰影,造成課堂氣氛緊張,學生會對教師產(chǎn)生怨恨、懼怕、壓抑的心理,強烈的求知欲也會隨即消失,教學效果定然不佳。"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樣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鼓勵是提高學生興趣的催化劑,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在學習上取得的成績,正確地回答問題,哪怕是一星點閃光之處,也要及時捕捉,加以表揚、鼓勵,多用些 Well done ! You are very clever , very good, thank you 等詞讓學生嘗到學習的甜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看到學習的前景,感到有奔頭,樹立信心。對于學習較差的和學習上出現(xiàn)錯誤的學生,課堂上也不要隨便批評,說些"Try again", "Don't worry" "Take it easy"等勉勵的詞,這樣不會使學生喪失學習信心。
3 學精教乃成,德備言自立
俗話說: "名師出高徒"學生們都希望他們的老師是一位好老師:學識淵博,儀表出眾,思維敏捷等等。老師應抓住這種心理,使學生從內心中敬佩你的學識,感到只要認真跟你學習一定能學好。不然他們會認為你不行,而失掉學習信心。我們作為英語老師要擅長英語,首先,在課堂上教師應顯示出良好的語言技巧、正確的語音語調和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第二,在板書上顯示出書寫規(guī)范、熟練、而且美觀。第三,應顯示出用英語組織教學的能力和能迅速地進行口頭進行提問及回答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4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好奇是人的天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是認識興趣,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課堂教學中要把教師的善教體現(xiàn)在學生的樂學上。如采用圖像法、解析法、順口溜教學法、歌謠法,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扮演角色、表演對話、講故事、猜謎語、繞口令、小競賽等方法都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游戲教學是"寓教于樂"的具體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游戲,能使課堂氣氛活躍,有新鮮感,學生能在暢快的笑聲中,興趣盎然地吸取新的知識,而且印象較深。
音樂是最能直接感動人的藝術,而愛唱歌也是孩子們的天性,在教學中教師能夠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歌曲與教材配合,讓孩子們在愉快地學唱歌的同時,學習了語言知識。尤為可行的是每堂英語課開始時唱一首英語歌曲,即能烘托課堂英語的"洋味"又能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也就是用音樂來喚起學生學英語的熱情和興趣。
5 電子白板是傳統(tǒng)課堂的革命
眾所周知在新課程下,對數(sh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