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輝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在"掌握學習理論"中曾指出,"許多學生在學習中未能取得優(yōu)異成績,主要問題不是學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適當?shù)慕虒W條件和合理的幫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適當?shù)膶W習條件,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速度、進一步學習動機等多方面就會變得十分相似"。分層次教學正是最大限度的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這種"學習條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學習機會"。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具備綜合的語言素質(zhì),如果我們一直用同樣的教學模式、同樣的評價標尺去衡量不同層次的學生(學優(yōu)生、學中生、學差生),將嚴重制約著各層次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所以以往的高中英語教學耗時多,效率低就不難理解了。由于學生自身智力、興趣及原有英語知識基礎(chǔ)等因素的影響,進入高中的學生,盡管經(jīng)歷了幾年的英語學習,有了一定的詞匯量,同時也了解了一些基礎(chǔ)的句法結(jié)構(gòu)知識,但是客觀上學生在許多方面,層次差距卻是相當大的,比如學習英語的動機和興趣、基礎(chǔ)知識的全面性與系統(tǒng)性、語言運用能力的差異、對語言的整體感知等。當前高中英語新教材的知識容量大,難度要求較高,極具時代特色。如果我們依舊用同一模式授課,肯定不能照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這就要求我們面向全體學生,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為每一顆種子提供適合自身的土壤和生存環(huán)境,從而使其茁壯成長。
我校分層次的基本模式是:充分尊重學生選擇的層次意向,重視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評價,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按照分層次分班的原則,將現(xiàn)有學生分成A、B、C(即高、中、低)三個層次。每學期終結(jié)綜合評價后,調(diào)整一次,實行動態(tài)管理,力求克服盲目性,提高科學性。分層次教學班不同于分快慢班,是針對傳統(tǒng)的班級授課模式的重大突破,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優(yōu)化組合,消除了按成績編快慢班對學生心理所造成的消極影響,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zhì)量,防止學生流失、輟學、厭學,做到既不壓制學習基礎(chǔ)好的學生、又不放棄學習基礎(chǔ)差的學生,根據(jù)學生實際水平分層次教學。因而受到了家長學生的普遍歡迎,也增強了家長教育孩子的信心。
分層教學后,首先是教師的教學目標要分層。對低層次的學生應采取"低起點、補基礎(chǔ)、扶著走、多鼓勵、少貶斥"的原則;對中層次的學生采用"重概念、輕變化、小步跑、多練習、注激勵"的教學原則;而對高層次學生采用"小綜合、大容量、高密度、促能力、快提升"的教學方法。我們教師需要分析不同學生的特點,掌握他們存在的個體差異。如了解他們的語言基礎(chǔ)、學習興趣、進步需求和思想狀況,了解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等,預見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遇到哪些障礙,應采取怎樣的態(tài)度;面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應如何處理等。顯然制定科學合理可供發(fā)展的教學目標,會起到教學定位、導向和激勵作用。在知識點的挖掘上,既要注重培養(yǎng)中等以上學生的運用能力、應變能力,也要照顧到英語薄弱學生的基本要求??傊?,所設(shè)定的課堂內(nèi)容、練習層次、問題難度等均應體現(xiàn)分層次教學的特點,切忌盲目追高或求全。如課本中的answer the questions及work in pairs 等訓練,C層次教師應考慮本層次同學基礎(chǔ)差的現(xiàn)狀,允許其犯一些錯誤, C層次學生可以在給定的提綱下或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甚至可以看書模仿;而B層次教師則要對本層次的學生提出較高的要求,在讓其 "知其然"的同時,也應該知其"所以然";A層次教師則可以在本層次學生中開展一些難度大的練習活動,比如涉及聯(lián)想、拓展、延伸及總結(jié)性的練習,以注重培養(yǎng)其更全面、深刻、邏輯地考慮問題的能力。
相應地,教學評估模式也要體現(xiàn)分層次,多元化的宗旨。在模塊檢測及階段性檢測中,教師應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所掌握內(nèi)容和英語達標的不同要求擬定等級性試卷。C層次的試卷重基礎(chǔ),難度較小,只考查本模塊重點,不考難點,以識記和模仿性試題為主;B層次的試卷則要考查本模塊的重點和難點,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側(cè)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A層次試卷卻要以本模塊內(nèi)容為中心,進行知識拓展,增加有一定難度的理解及綜合性測試題,檢測學生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進行等級性測試,旨在使不同能力的學生均有展示自己知識和才能的機會。
當然評價體系也要分層,教師應當明確即使學生學習水平提高甚微,也要適時進行鼓勵,也要予以積極肯定。我所教的C層次學生中有一名學生在英語這門學科上是一名十足的學差生,他在我的第一節(jié)課上就連最基本的一句"我的名字叫湯姆。"都不能開口說出來,并且表明自己真得是不會說。我當時很是驚訝。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曾表現(xiàn)得不知所措,因為這是我將近十年的英語教學生涯中不曾遇見的。我想這應該是C層次學生中最差的學生了。我錯了,接下來的更出乎我預料的竟然有學生連二十六個字母都背不出來。怎么辦?經(jīng)過我們C層次全體英語教師的共同教研,我們達成共識--那就是從最基本的字母發(fā)音、拼寫及國際音標及常用的音標組合開始。因為大家都知道沒有地基或是地基不牢的房子是住不長的??上驳氖?,到目前為止,我們C層次的學生已經(jīng)能夠大膽地站起來讀單詞、背短語甚至做句子了。兩次學段測試后的家長會上,竟然有不少的家長語重心長地道出了他們的心聲,他們說他們和孩子一樣早就給英語這門學科判了死刑,更令人欣喜的是有的學生家長反映說他的孩子主動要求在節(jié)假日讓家長幫他們請英語輔導教師把英語提前補一補。我還聽C層次的別的老師講竟然有學生用英語在班上唱歌。可見英語分層次教學讓學生有了學習英語的信心同時也有了相當?shù)母蓜?。正是有了分層次這個平臺,才有了不同的起點和難度,對各層次的學生才有了針對性和挑戰(zhàn)性,既有統(tǒng)一要求又有區(qū)別對待,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做到"吃飽、吃好",達到"培優(yōu)輔差"的目的。
綜上所述,作為我省首例實行分層次教學的學校,在具體實施中必然是摸著石頭過河,全校上下都在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特點的分層次模式,同時也積極地借鑒此方面的成功經(jīng)驗。但是這短短的一年,分層次教學已贏得師生、校方、家長和社會的一致好評,大家切實感受到了這種模式的意義重大。當然,分層次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在實踐中的優(yōu)勢還需要我們一線教師去不斷探索完善,使其充分體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