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艷枝
【摘 要】良好的課堂導入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調動學生上課聽講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高昂的求知欲望,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作為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有必要認真探索一下課堂導入的方法和藝術。
【關鍵詞】理論要求;基本方法;注意事項
總結自己的英語教學實踐,筆者談談英語課堂導入的方法和技巧,與教師同仁切磋共勉。
一、導入的理論要求
在一節(jié)英語課的教學過程中,課堂導入是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如果課堂導入方法得當,就能極大的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激發(fā)其濃厚的學習興趣,為整節(jié)課起到良好的鋪墊作用。筆者認為,成功的課堂導入應符合以下三個方面的基本要求。
1.課堂導入要具有趣味性
教學的起點,首先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愿望,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興趣是認識事物過程中產(chǎn)生的良好情緒。這種心理情緒會促使學習者積極尋求,認識和了解事物的途徑和方法,并表現(xiàn)出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所以,如果課堂導入充滿趣昧性,學生就會體會到學習是一種精神享受,從而能更加自覺主動積極地學習。
2.課堂導入要具有針對性
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時,首先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對象確定不同的導入方式。教學內(nèi)容不同,課堂導入的設計就應該不同,教學對象不同,課堂導入的設計也應該有所不同,但前提必須是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并服務于課堂教學。切忌單純?yōu)榱恕皩搿倍皩搿薄氲哪康氖菫榱苏{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點明課堂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讓學生明確課堂教學的真正目的,為講授新課打下伏筆。
3.課堂導入的材料要具有新穎性
課堂導入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新穎的導入有利于引導學生進入課堂,新時代的中學生不僅富有強烈的好奇心,而且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因此,新穎的富有時代性的信息更能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學生參與的興趣越濃,課堂教學的效果就會越好。教師進行課堂導入時如能利用時下的流行素材或借助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相關的背景材料,必定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活課堂氣氛,從而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進入正題,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
二、導入的基本方法
不同的教師上課,課堂導入的方法會有很大不同;即使同一位教師上課,如果面對不同的教學對象,課堂導入的方法也應有所不同;即,課堂導入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方法多種多樣,不拘一格,絕不可生搬硬套,千篇一律。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經(jīng)常運用的課堂導入方法有如下幾種:
1.圖片導入法。利用教材中的插圖或網(wǎng)絡圖片導入新課,既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啟他們的求知欲。
2.復習導入法。復習鞏固學生已學的知識,有利于新舊知識間的銜接,便于教師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
3.類比導入法。利用與教材內(nèi)容相近或相似的人或事物進行導入,使學生初步了解相關知識,為新課教學作鋪墊。
4.時事導入法。時事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了真實的語境。便于學生在生活的情境中學習語言,具體形象,易于理解,易于運用,效果顯著。
5.實物導入法。把實物帶入課堂進行教學,學生覺得新鮮、有趣,而且方便、簡潔、語境真實。
6.背景知識導入法。以介紹作者和討論課文背景知識為切入點,引入新課。
7.游戲導入法。教師可根據(jù)課的內(nèi)容及特點,巧妙的設計符合本節(jié)課內(nèi)容的游戲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8.視聽導入法。視聽法是學生最感興趣,也最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手段之一。播放電影片斷或英文原版歌曲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視聽導入法不要局限于電影和歌曲,欣賞電影對白或相關錄音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課堂導入方法。
9.談話導入法。根據(jù)課堂內(nèi)容或單元主題與學生展開真實的對話,以此導入新課。
10.情境導入法。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情境,在虛擬的情境中導入一些新的語言項目。
11.表演導入法。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由教師設計動作表演,從而準確切入主題。
以上方法不一定人人適用,但作為英語教師,時不時地變化一下課堂導入的方式,絕對可以收到出其不意的教學效果。
三、導入應注意的事項
首先,應注意課堂導入的科學性。一般來說,正常的課堂導入時間應控制在5分鐘左右為宜。導入的時間過長或過短都不可能是成功的課堂導入,因為如果導入時間過長,就會顯得先賓奪主,不僅會使課堂導入顯得庸俗繁雜,而且會影響整節(jié)課的教學進程。如果導入的時間過短,又會使課堂導入顯得蒼白無力,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和效果。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課堂導入方式的目的只是為了想方設法讓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絕不是為了作秀和擺花架子。
其次,應注意課堂導入方法的靈活性。課堂導入,“導”無定法,切忌鸚鵡學舌,東施效顰。教師應針對不同的教材和教學內(nèi)容采用靈活多變的課堂導入方式;即便是同一教材、同一教學內(nèi)容,課堂導入的方法也應因時因地因對象而異,既要具有趣味性,又要兼顧啟發(fā)性。
最后,應注意課堂教學的實用性。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導入”、“呈現(xiàn)”、“理解”、“鞏固”和“小結”這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缺一不可。如果一味注重課堂導入而忽視其它環(huán)節(jié),那么,即使再精彩的課堂導入也注定是失敗的。課堂教學過程應該突出教師“教”與學生“學”的主體過程,無論課堂導入的方法多么精彩,最終必須落腳在教學效果上,因此,課堂導入必須服務于整個教學過程。
總之,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入方法多種多樣,教師應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的特點和類型,結合所教學生的實際,遵循科學性、實用性、啟發(fā)性和趣味性等原則加以運用。導入是“點睛”之筆,有效的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他們的心智,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教師應避免盲目追求表面花哨和熱鬧,不顧及導入內(nèi)容而使導入流于形式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