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波濤
摘 要: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率越來越高,它作為一種教學輔助手段,能夠幫助師生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本文著重對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利弊及教師應注意的事項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 多媒體 語文教學 利弊 注意事項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近年來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一種大趨勢,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教學輔助手段,能夠幫助師生更好地實現(xiàn)語文學科教與學的目標。結合多年來在實際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教學的實踐,下面我就多媒體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的情況,談談體會。
一、應用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點
1.應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營造課堂文化氛圍。語文教學涉及文學和寫作兩大塊,包括古今中外許多名篇佳作,它具有文學性、人文性、應用性、實踐性,為了突出這些特點,必須重視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多媒體技術正是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多媒體教學集文本、圖片、聲音、視頻等多種表現(xiàn)形式為一體,能夠靈活動態(tài)地進行文字、圖形、圖像的相互轉換,因此可以通過鏈接與授課內容相關的聲音和影像資料,幫助學生建立起對文學的感性認識,比如在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新課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就可以采用音樂導入法、圖片導入法、示范朗讀導入法,從而營造濃厚的課堂文化氛圍。
2.應用多媒體教學能提高教學效率,增大課堂容量。多媒體的多感官刺激作用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長期保持和知識的獲取。多媒體教學能大大增加課堂信息量、節(jié)約上課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并且因為其直觀形象,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便于學生理解。學生帶著興趣思考和學習,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對所學內容可以加深記憶。例如,每一篇課文都有作者介紹、寫作背景介紹,這種資料性的東西,通過多媒體展示,可以在短時間傳遞大量的信息。尤其是只需要學生了解的一些知識和內容,如此通過使用多媒體真正達到“小課堂、大社會”的最優(yōu)化效果。
3.應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突出教學重點,突破知識難點。語文課本的每一篇課文,每一個單元都有教學重點,有些內容對于學生而言比較難掌握,這就成為教學的難點,而教學重點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教學難點也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為教師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提供了一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多媒體使重復教學成為可能,多次反復播放有利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學習一些內容相對較為陌生或比較抽象性的文章時,借助多媒體教學,學生可以通過幻燈片充分挖掘文章蘊含的深意和文章美感,把課本上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內容轉化為形象可感的東西。
二、多媒體的弊端日益顯現(xiàn)
1.目前很多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只是把原來的紙質教案變成電子教案,沒有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應有的作用。很多教師對于電腦不熟悉,不能自己制作課件,只能找“高手”幫忙,而制作人對于教師的專業(yè)課不熟悉,很難制作出符合教書授課的優(yōu)秀課件。
2.費時耗力,難以通用。很多老師尤其是專業(yè)課教師在制作課件的時候,往往各自為戰(zhàn),都是自己干自己的,不考慮其他教師的使用問題,而且教師做完用過之后就將課件束之高閣,別的教師很難用上,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
3.現(xiàn)在市場上、互聯(lián)網上課件很多,很多老師采取“拿來主義”,可是這些“拿來”的課件往往有其本身的“缺陷”,有些是內容花哨,喧賓奪主;有些是形式繁瑣、環(huán)節(jié)機械。因為課件的制作是制作者在其習慣、教學思想、教學風格及對教材的理解、對學生學習水平的認識等主觀認識的基礎上設計的。如果忽視這一點,盲目引進,就只能造成機械、僵化、缺乏個性,甚至為課件而設計教學,很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與習慣。
4.教學主次顛倒,教師成了放映員,學生成了觀眾。許多教師把精力放在制作多媒體課件上,在教的過程中忙于操作和調控設備,無暇顧及學生的反應,必然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晰地認識到:采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利弊共存。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要揚長避短,一方面要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點為語文教學服務,另一方面要盡量避免它的缺點給教學帶來的不良后果,明確多媒體技術在本質上只是一種輔助性的教學手段,它不應該也不可能代替教師進行全程教學。在多媒體課堂教學中占主導地位的仍然是教師而不是多媒體,這一點毋庸置疑。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教師應注意的事項
1.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結合,避免滿堂電灌。要有選擇地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將傳統(tǒng)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相結合。我們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根據(jù)課堂需要適時利用多媒體播放演示有關教學內容,可以把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與多媒體運用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不必滿堂放,使整個課堂始終被多媒體控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把握“火候”,靈活運用多媒體,實現(xiàn)手段與效果的有機統(tǒng)一。當學生思想分散、注意力不夠集中時,運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精神振作;當教學內容重要、需要強化時,運用多媒體突出教學重點,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學生思路受阻、學習困難時,運用多媒體能突破教學難點,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要根據(jù)課堂教學活動實際情況,如對已設計好的教學程序、答案及板書內容大膽取舍,并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結合起來。如可以利用學生的一些準確回答作為板書內容,同樣能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多媒體的運用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融為一體。對于一些教學內容并不適宜利用多媒體,要適當取舍,試圖以多媒體代替?zhèn)鹘y(tǒng)教學的做法是不現(xiàn)實的。
2.精心設計課件內容,提高課件的實用性。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必須因課程和內容而異,應該根據(jù)課程的性質和內容在課件中將各種表現(xiàn)與媒體有機地結合起來,在適當?shù)臅r機選擇適當?shù)拿襟w形式加以介入。要防止走入兩個誤區(qū):一是認為課件只是板書的簡單替代物;二是認為在多媒體課件中運用的媒體種類越多越好,色彩越鮮艷越好,聲音、圖像的動感效果越強越好。最好結合課堂教學內容自己動手制作一些花費精力少、容量小、內容簡單、短小精悍、符合自己學生興趣的課件。這樣在應用時教師不但能夠靈活自如,充分發(fā)揮自己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而且能在課堂上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達到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不可企及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賴毓蓉.語文教學應恰當使用多媒體.語文教學與研究,2006(4):19.
[2]張明佐.鼠標點點點 畫面飛飛飛——警惕教師成為鼠標的奴隸.語文教學之友,2006(10):20-21.
[3]張立新,張明霞.對多媒體教學的冷靜思考.中國電化教育,1999.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