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賽丹
摘 要: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提倡任課教師在課堂中將教學內容盡量以生活化的方式向學生呈現出來,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意義和作用,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與動力。從教學實際出發(fā),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措施進行了探討,以期對今后的教學實踐提供有益的經驗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
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十分緊密,數學知識從生活中抽象出來,并最終被引用于生活中去,因此,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離不開數學知識,同樣數學脫離了生活實際,也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小學數學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打好基礎,了解生活中基本的數學知識,因而脫離了客觀生活實際,小學數學便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小學數學教學必須關注生活,使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與意義。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數學教學中經常需要任課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因此,教師可以從情境的創(chuàng)設著手,選擇一些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問題作為切入點,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課程與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例如,在一年級下冊“人民幣”的認識中,任課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課堂“小市場”,指導學生在市場中使用人民幣與同學之間“買賣”各類小商品,通過彼此之間的“買與賣”。營造一種生活化的、真實的市場環(huán)境,在人民幣的“付款”與“找零”過程中,學生了解到人民幣的幣值大小,單位換算的規(guī)律與規(guī)則。但應當注意的是,現實教學中一些任課教師片面地認為,生活化的教學場景創(chuàng)設越新穎越好,但這些案例對于那些數學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來講確實能夠起到較好的作用,但對于那些對數學學習心有畏懼的學生而言,越特別、越新穎的案例使其感覺到畏難,因此,數學任課教師的情境創(chuàng)設應當盡量地貼近現實、貼近生活,能夠被學生所接受。
二、制訂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生活化能夠使學生對數學產生積極的認同感,進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積極性,因此,任課教師應當對現有的教材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力圖將一些理性知識轉化為“活生生”的生活問題,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魅力,體驗數學的樂趣。例如,在“米、分米、厘米”的教學中,任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實際存在的物品、學生身邊的物品著手,如,學生的筆記本、鉛筆盒、家中的衣柜、桌椅等的長度丈量開始。猜測、丈量這些身邊唾手可得的物品長度,而避免僅僅依靠使用教具教學,這樣一來,既能夠使學生對長度單位有一個客觀、直接的認識,又能夠培養(yǎng)訓練學生使用工具動手測量的實踐能力,完成數學學習由感性到理性過度的過程,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興趣,使數學課堂教學在動態(tài)合作中完成。
三、把握教學過程的生活化
小學生尚處于思維能力、智力水平和認知能力水平的成長階段,面對抽象思維要求較高的數學課程,難免會出現各種不適應,因此,任課教師應當盡力使用真實自然、淺顯易懂的課堂語言和貼近生活的教學方式,減輕學生的思維壓力,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其學習數學的興趣與愛好,讓生活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中來。首先,在課堂教學之前,任課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利用生活中的實際事物進行知識聯(lián)系,向學生提出一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觀察生活,同時預習課本內容。其次,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應當創(chuàng)設自然的教學情境,另一方面應當引導學生將教師所講的課本內容與自身的生活經驗相結合,遇到難以結合的問題,向老師提出疑問。同時,還應當及時發(fā)現一些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所表現出來的錯誤的生活經驗,給予其指正。再次,在教學反饋過程中,傳統(tǒng)的數學課程任課教師僅僅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而不關注學生在生活中對于數學知識的運用,這一情況會通常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與生活實踐相脫節(jié)。因而生活化的教學反饋要求任課教師將學生的學習反饋活動放歸到生活中去,如,要求學生學習完“面積”之后回家對自己的書桌進行一次測量等。通過這種生活化的教學反饋,再將學生對于數學的理性認識轉變?yōu)樯钪械母行哉J識,使數學學習真正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數學學習過程結合起來,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應當注意,生活化的課堂并不僅僅意味著熱鬧非凡的課堂,任課教師應當在生活化的數學課堂中把握教學節(jié)奏,收放有度,既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與意義,又學到應有的數學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數學教學的實效性達成。
參考文獻:
[1]楊巧婧.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
[2]陳蕾.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生活化[J].吉林教育,2012(34):87.
[3]覃澤賢.關于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分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09):64.
(作者單位 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黃宅鎮(zhèn)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