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贊枝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的引入,猶如戲劇的“序幕”,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新課一開始就產(chǎn)生熱烈的情緒。如果引入新課時就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那整個教學過程就有了一個好的開端。筆者就談幾種新課導入的具體方法,希望能與同行共同探討,使之更加完善。
一、以舊引新
通過復習舊知識,提出新問題,是最常見的導入方法。運用這種方法可以提供新舊知識聯(lián)系的支點,使學生感到新知識并不陌生,從而降低學習新知識的難度,增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信心,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例如,在講授“電磁感應”時,可先復習“磁場”的概念,“磁場的產(chǎn)生”即“電生磁”的事例,然后提出問題:“既然電能生磁,那么磁能否生電呢?”答案是肯定的,從而引入本節(jié)課題:“電磁感應現(xiàn)象”。
二、故事導入
針對學生愛聽奇聞軼事的心理特點,引用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歷史或現(xiàn)代故事、趣聞等,不僅能使講課生動具體,還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如在講“機械運動”時,可以講這樣一個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一名法國飛行員在2000米高空飛行時,發(fā)現(xiàn)臉旁有一小東西,飛行員以為是一只小昆蟲,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過來,令他吃驚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顆德國子彈,這名飛行員怎么會有這么大的本領呢?什么情況下我們也能順手抓住一顆飛行的子彈呢?由此引入本節(jié)課題。
三、實驗導入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通過教師的演示實驗或?qū)W生實驗來導入新課,可以使教學內(nèi)容直觀形象,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激發(fā)他們思索的欲望,使課堂教學富有啟發(fā)性和趣味性。
學生開始學習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好看,要求解惑的心情急迫,做有趣的實驗可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之學習目的明確,學習主動。
如在學習“平拋物體的運動”之前,用平拋演示儀做演示,提示學生注意觀察:當用小錘打擊彈性金屬片時,A、B球分別做什么運動?A、B球運動之間有什么關系?它們是否同時落地?——在學生新奇、激動、求知的情感中引入新課。
四、常識導入
物理是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一門科學,上課時,教師針對所講的內(nèi)容,提出一些與其相關且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問題,讓同學思考,并試著解釋原因,讓學生感到物理與生活息息相關,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老師所提的這些問題,必須是學生似曾相識,但欲言而又不能的,這樣才能達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刺激求知欲的目的。
如講光的折射一節(jié)時,老師可以講述漁民叉魚的經(jīng)驗;講蒸發(fā)時可以提問:為什么游泳后從水中爬上岸會感到冷。對于這些知識,學生都比較熟悉,但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老師一提,就點燃了他們的求知欲望。
五、史話激趣
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史上,有許多有意、無意地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或引發(fā)事故或傳說,通過講述與新課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歷史故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也可達到“新課引入”的目的。
如在講《共振》時,可以通過下面的故事引入:1906年的一天,一支沙皇俄國的軍隊邁著整齊的步伐,通過彼得堡封塔上和愛紀畢特橋,突然橋身斷裂,造成橋毀人亡的悲劇,事后調(diào)查表明,橋本身相當堅固,軍隊的總重量也不會把橋壓垮,那么,大橋究竟是如何斷裂的呢?原來是共振造成的。那么什么是共振?通過學習本節(jié)內(nèi)容就知道了。
六、趣味引入
某些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可以通過生動的語言,趣味的事例和驚奇的故事作為引入,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設較好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上“慣性”時,可以講下面的故事:北京有個學生,曾經(jīng)提出一個到新疆旅行的方法,選一個無風的日子,在北京乘坐氣球離開地面升入高空,由于地球從西向東轉(zhuǎn),他在高空看著下面大地向東移動,等到地球把新疆轉(zhuǎn)到腳下,馬上下降就到了新疆。試問,他的想法有沒有可能實現(xiàn)?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就知道他有沒有可能實現(xiàn)了。
七、詩詞激趣
詩詞是歷代文人廣泛涉獵自然,觀察自然和社會的產(chǎn)物,在物理教學中,恰當?shù)匾朐娫~進行教學,便于設置懸念,創(chuàng)設物理情景,開闊視野,集中學生注意力,在詩情畫意中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并進而使學生去掉對物理課學習的畏難情緒,使學習物理的興趣空前高漲。
如在講“機械運動”時,首先引入詩句“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月亮走,我也走”及梁元常的“不疑行船動,唯看遠樹來”,然后提問學生這些詩詞包含什么物理含義。在講重力時,可引入“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俗語和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對啟發(fā)學生思維,調(diào)節(jié)學生情緒,加深學生記憶,陶冶學生情操,起著積極作用。
導語的形式還很多,要因人、因材而變。但無論采用什么方式,宗旨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學生輕松愉快,充滿濃厚興趣,帶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去探索新知識,把被動的“苦學”變成主動的“樂學”。我們要從多形式,多途徑入手,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fā)求知欲,在不斷探索中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