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維理
摘 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和實踐分析法,從有利于田徑項目教學的角度出發(fā),分析目前隊列隊形變化基本特征和一般方法,提出了可供參考的典型案例,認為合理嚴密的組織隊形是提高中小學田徑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和手段。
關鍵詞:中小學體育課;田徑;教學;隊形
田徑類教材歷來是中小學體育教材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如何高效完成教學目標,有效控制課堂秩序,是放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認為:隊形是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具體在課堂教學中,組織隊形一般包括:講解示范隊形、移動隊形、練習隊形和還原隊形(及練習與間隙之間的隊形)。從課堂組織意義上來說,一節(jié)體育課就是圍繞著這幾種隊形變化的活動,下面針對這四種隊形具體以闡述。
一、講解示范隊形
講解示范隊形就是指教師對動作要領的講解示范位置的選擇,其目的是使每個學生都能看到、聽到教師講解的示范要領。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一般采用橫隊為基本隊形(圖1)視其人多少??梢詾槎袡M隊,可以是四列橫隊,學生的站位可以是站立位可以是蹲立位,總之要便于學生看和聽,由于橫隊站位時隊形比較緊示范面小,所以便于新學內(nèi)容的講授與示范。例如:采用圖2隊形,對于蹲距式起跑的學習、接力跑交接棒學習、跳遠、跳高的起跳動作學習、擲實心球學習等都適合。
二、移動隊形(也稱隊形調動)
移動隊形就是把隊列從靜止狀態(tài)通過口令或手勢調動到運動狀態(tài),從整體隊形調動成分散隊形;從一個練習點調到另一個練習點,它是處于教師講解示范與學生練習之間的一種過渡隊形。在隊形調動中應注意兩點:(1)集合隊形且調動距離遠時,宜用跑步口令;(2)散開隊且距離近時宜用齊步口令。在隊形調動中要求教師的口令要清楚、宏亮、明確。在田徑課中應事先考慮好場地布置。避免遠距離調動,最好是講解示范隊形與練習隊形緊密銜接。例如:最基本的是練習基本隊形,從橫隊散開成體操橫隊(圖3),體操橫隊我們一般稱之為“練習基本隊形”。它便于一些新內(nèi)容的學習。如:原地擺臂練習、跑的專門練習、蹲踞式起跑動作以及各種投擲項目的徒手模仿練習等。總之,合理的隊形調動是減少消耗時間,增加練習時間,提高練習密度的重要前提,而隊形的創(chuàng)新調動和花樣變化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練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
三、練習和還原隊形
是指學生照一定的圖形路線,有秩序的練習開始到完成以及緊接下一次練習的線路。在集體進行的練習中,一般用練習基本隊形。如四列體操橫隊,它適合于練習各種輔助性、模仿性徒手動作。如原地、滑步推鉛球的模仿動作,跳躍類的起跳動作等。以向右(左)轉成縱隊進行各種跑的練習。在分小組進行的練習當中,據(jù)不同的項目,一般常用有以下幾種隊形。
1.跑、追趕跑(圖4),迎面接力跑(圖5);“下壓式”交接接力跑(圖6),各種圖形變化的耐久跑(圖7)。
2.投實心球(圖8)、鉛球(圖9-11),投擲項目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教師要充分考慮好活動場地因素,注意組織紀律,安全第一。
實心球練習:
鉛球練習:
3.跳躍類項目:跳遠、三級跳(圖12),跳高(圖13、圖14)。
在各種練習隊形當中,教師的站位非常重要,教師的位置既要能統(tǒng)觀全局發(fā)現(xiàn)隱患,又要善于及時糾正個別錯誤動作,避免安全事故發(fā)生。
設計練習隊形注意事項:首先,考慮安全因素,要根據(jù)學生年齡心理特征、體能技術基礎、班級人數(shù)以及學習紀律態(tài)度等選擇隊形空間位置。第二,要考慮趣味因素,田徑項目特點是競技性強,娛樂性弱,而且隨著學段的升高,學生練習田徑的興趣在降低。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不斷變化隊形和組織方式,提高課堂趣味。第三,要考慮差異因素,要分層次,差異設計,學生性別、基礎差異很大,在難度、強度、要求上要適度調整,在小組練習隊形設計上也要作同質或異質分組設計。第四,要考慮學生能動因素,選好小組長,引導學生自我管理,調動競爭意識,培養(yǎng)小組團隊精神。第五,考慮教學反饋因素,練習隊形要便于教師觀察。
參考文獻:
[1]毛振明.探索成功的體育教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
[2]陳清華.中學田徑運動趣味教學模式探微[J].教學探索,2009.
[3]龔正偉.體育教學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4]毛振明,杜曉紅,于素梅.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耿培新.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師教學用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6]曲宗湖,楊文軒主編.學校體育教育探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7]毛振明,賴天德.解讀中國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