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晶
摘 要: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成為當前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應從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著手。老師應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從生活中尋找素材,寓教于樂,全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克服對作文寫作的畏懼心理,真正提高作文寫作能力。
關鍵詞:興趣 寫作能力 培養(yǎng) 效率
提到作文練習,不少學生便會皺眉。學生始終對作文寫作有畏懼的心理,那么,怎樣才能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畏懼心理呢?筆者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應從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入手,可是學生寫作興趣不是生來具備,需要教師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
一、視聽結合,感知理解,提高閱讀效率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首先必須讓學生多閱讀。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边^去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容易讓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停留在表層意思,較難領會文中表達的情感,并且促使學生在作文寫作中難以融入情感,為了克服這種學習困難的現(xiàn)象,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教學設施,以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作文寫作做好準備。同時,筆者認為直觀、生動、逼真的畫面,悅耳的音響,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而恰恰是這些陌生的信息,能給學生以新異感;正是這種新異的刺激,往往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提高閱讀效率,實現(xiàn)由“感”到“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課后,老師通過提供一些建議閱讀的書籍目錄給學生參考,幫助學生拓寬閱讀范圍,讓學生在課堂上交流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通過視聽結合,感知理解,提高閱讀效率,以達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目的。
二、學會積累素材,從生活中尋找快樂,為寫作做好準備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身邊的生活寫出來,把平時所見的、所聽的、所想的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鼓勵學生課后多積累一些好詞佳句,多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如郊游、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廣泛積累寫作素材。每天讓學生寫一段最能表達自己內心的話,一段時間之后,讓學生重新翻閱這段時間的心情。讓學生記住生活是一點一滴匯聚成的一條河。而美麗的文字就是這小河泛起的美麗的浪花。從而達到一定的寫作效果。另外,在生活、實踐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讓他們在觀察中找到靈感,若有一些心得體會,就要及時記下來。這樣堅持久了,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就會習慣于記實事、寫真人、抒真情、發(fā)實感。
三、改革講評,以激勵為主
作文批改中,教師要對作文講評進行改革,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評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體批改等形式。實踐證明,讓學生自己評改作文會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愛動筆的好習慣,十分有利于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想方設法培養(yǎng)學生的修改能力,這樣比包辦代勞更有意義。有鑒于此,還可多嘗試將作文評改方式由紙上轉到電教媒體中,評改方式由針對個人轉向面對集體,師生共改,集思廣益。通過學生初作成文后,教師瀏覽,并按訓練重點和作文要求,選擇反映共性問題的好、中、差作文數篇,借助多媒體設施,集中全班學生的注意力,或教師示范改,或師生評議作者改,或學生多人“接力”改。這種靈活方式的口頭評改,但更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交替運用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調動多種感官協(xié)同活動,使學生分析、運用寫作材料的能力不斷增強,作文教學質量就會不斷提高。同時,千萬不要忽視鼓勵的力量。對于寫作水平不高的學生,教師應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閃光點,及時鼓勵;對于寫作能力強的學生,教師應盡可能地提出稍高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處,又讓學生愉快地認識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這樣,所有學生都能體驗到作文寫作的成就感,產生濃厚的寫作興趣。作文課后,筆者經常會挑出一些優(yōu)秀作文和進步大的作文,張貼在教室里,讓學生互相學習,為樣有很強的激勵效果。筆者還鼓勵學生向報刊編輯部投稿。這些做法都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四、采取游戲式練習,激發(fā)寫作興趣
轉換傳統(tǒng)式的課堂作文訓練模式,通過開展游戲式作文訓練,活躍課堂氣氛,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先要求每位學生寫沒有任何意思層面關聯(lián)的五組詞語,來鍛煉學生的思維拓展能力,并通過隨機抽取的方式,讓學生把抽取的詞組組成一段話,字數不限,但要有一定的立意,通過口語形式表達出來。對比傳統(tǒng)的作文寫作訓練模式,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更樂于接受這種方式。準備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及語言組織能力;實施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技巧,達到作文訓練的真正目的。通過多次開展游戲式練習,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作者單位:廣東省清遠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