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松
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在各個領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包括備受關注的教育領域,提出要實施素質教育,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語文作為教育的一門基礎學科,有著無可比擬的重要性。
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策略語文作為教育的一門基礎學科,有著無可比擬的重要性。首先它是學習我們自己語言的一門科目,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交際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語文不僅僅一門知識性的科目,不能把它單獨看待,它還是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前提,只有掌握了語文,對語言有了把握,我們才能更好的去了解各個科目所表達的意思,去更好的學習各科目,我們提倡高效的課堂,就是要求老師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能充分利用時間,完成高質量的教學任務。但是語文最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往往沒有受到人們重視,認為我們一直在用語言交流,在生活中在使用,不必在課堂上在花太多時間,而且現(xiàn)在課堂上大量的充斥著題海戰(zhàn)術,各種習題,不僅讓學生在枯燥的題海的戰(zhàn)術中失去興趣,還使學生的課堂效率降低,現(xiàn)在教育對我們的要求是形成更快,更高效的語文高效課堂,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在課堂上的任務就不僅僅是教,而是和學生形成很好的互動,在課堂上完成學生對知識的練習和鞏固,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這樣教師在課堂上就不僅僅是講了,而是講、鞏固、提高、互動等幾個環(huán)節(jié)的共同進行,教師除了要認真?zhèn)湔n之外,不斷充實自己的相關文化知識,還要更加重視課堂的效率和質量。
所謂“高效課堂”,顧名思義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課堂45分鐘內(nèi)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育人目標,在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內(nèi)最完美地實現(xiàn)教育教學的三維目標整合,以求得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我們平時所說的“輕負擔、高質量、向課堂教學要效益”,就是“高效課堂”教學理念的折射和反映。為了達到高效的教學目的,豐富教育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必然要使用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課堂知識要全面的開展,營造和諧快樂的學習氛圍
語文在我們的學習中很重要,不僅僅他是學習其他科目的一個基礎,同時它還有其他科目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它還承載著很多情感,和思想以及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對一個的品質和人格塑造有著奠基的作用,培養(yǎng)一個人的社會責任感使其更有擔當。學習語文其實是一種享受,能夠快樂的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不僅能使身心愉悅,還能學到新知識,在一種放松和愉快的心態(tài)下完成對知識的學習,但是現(xiàn)在很多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失去了興趣,原因在于,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反而占據(jù)了課堂的主動性,一節(jié)課下來都是教師再講,學生在聽,老師不和學生互動,學生都是被動的學習,同時教學的方法固定不變,老套也讓學生失去興趣,所以要開展高效課堂必須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對此我們可以改變教學方法,去嘗試改變,
1.課前演講激情趣
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內(nèi)化,說到底需要學生自己的體驗和實踐。教師單向灌輸知識的教學模式,學生處于被動的位置上,心智處于壓抑的狀態(tài)中,積極性和主動性無法真正調動起來。只有當學生以主人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學才有脫胎換骨的變化。課前三分鐘的演講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參與的平臺。為了演講成功,獲得大家的肯定,每個學生都在積極準備。他們精心地去搜集材料、組織材料、反復練習。由于演講內(nèi)容新穎,學生們愛講、愛聽,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就極大地調動起來了。
2.多樣導入引興趣
導語是一堂課的切入點。設計優(yōu)美生動的導語,創(chuàng)設一種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美的情境,叩開學生的心靈,是很重要的,可使學生或悄然動容,或神思飛越,或躍躍欲試,或期待盼望,從而很快進入“共振”的境界。如學習《死海不死》一課,導入時課件出示有關死海風光的短片,讓學生初步感知死海的神奇和美麗,產(chǎn)生走進文本的欲望,達到一種“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總之,語文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讓學生感到愉悅的學習情景,從而達到師生共同參與、情感交融、優(yōu)化教學,享受語文、享受課堂、享受學習。
二、因材施教,差異化教學,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到實現(xiàn)自己目標的快感
我們必須承認每個人的智力不同,對每項科目的掌握就不一致,語文成績的好壞,與個人的天賦有關,加上興趣和學習方式的差異,會導致學生的成績出現(xiàn)分層,作為教師必須正視這種現(xiàn)象,承認他的存在,對此課堂教學不在是全體學生一直,開展分層教學,為他們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設立不一致的教學目標。所以一切的教學方法都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學習,更加快樂的學習,作為教師一定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能完成自己的目標時,也會有成就感,就間接增加了學生去學習和探索的欲望。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開展小辯論、分角色朗讀、競背比賽等方法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的眼、口、耳、腦等動起來,讓思維也運轉起來,讓個性得到自由的張揚。
三、放開手腳,讓學生唱主角
畢竟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唱主角,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發(fā)現(xiàn)過程,能夠同時體驗到發(fā)現(xiàn)知識的興奮感和完成任務的自信心,從而使他們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決問題。這樣既可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增強了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因此,教師應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使課堂“活”起來。只有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和領悟去獲得知識,才是最佳學習途徑。因此,教學過程中,要徹底改變“注入式,滿堂灌,教師講,學生聽”,把知識強行“塞入”學生大腦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觀念。創(chuàng)造一種使學生能真正處在學“語文”,用“語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覺、積極地學習知識和思考問題。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實踐中,我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積極探索新課程標準下的高效實用的方法,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來自老師與同學的肯定、鼓勵、欣賞和贊美,讓師生共同沐浴在人文關懷的燦爛陽光下,讓師生綻放的笑靨成為課堂上永不衰敗的花。
初中語文課程所肩負的責任是巨大的,因為學習語文不僅僅是為了語文課程本身,同時也是為了其他科目打基礎,而且這種學習的結果對人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對于一個人性情的培養(yǎng)可以說是會伴隨一個人的一生的。所以,探討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對于初中階段教育體系來講,具有非常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而高效課堂的建立,也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語文工作者在長期教育實踐中不斷的摸索、豐富,最終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才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初中高效課堂策略。以完成高效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更好的學習文化知識。
參考文獻:
[1]李成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法[J].中國校外教育,2009,(12).
[2]彭曉明.語文課程與教學新論[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3]韋志成.語文教學情境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