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華
我校作為一所省一級學校,新課程改革以來,始終堅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圍繞“生態(tài)德育”做足文章,結(jié)合學校的實際走出了一條新路,開發(fā)了“周明一理,月養(yǎng)一習”長廈小學品德校本教材,成為學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一、校本教材,特色鮮明
1. 以校為本,凸現(xiàn)特色。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薄爸苊饕焕?,月養(yǎng)一習”是借鑒朱永新先生提倡的新教育實驗的思想?!爸苊饕焕怼本褪亲寣W生每周明白一個道理。 “月養(yǎng)一習”就是每月讓學生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氨鶅鋈叻且蝗罩?,學生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僅僅搞幾次活動就能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反復抓,抓反復,不斷深化提高,逐漸養(yǎng)成。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學生能“播種良好習慣,收獲亮麗人生”。為此,我校品德教研組根據(jù)學校實際,精心演繹生態(tài)德育理念,持之以恒地開展“周明一理,月養(yǎng)一習”的道德長跑活動。這為品德校本教材的編寫積累了大量的素材。
2. 主題突出,圖文并茂。
這套品德校本教材共十二冊十二個主題,教材從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的安排剛好對應了“周明一理,月養(yǎng)一習”這一大主題。如:
一月份(第一冊)的主題是: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第一周,滿載收獲的一年;第二周,反思自己的不足;第三周,展望美好的一年;第四周,乘春風振翅翱翔。
二月份(第二冊)的主題是: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第一周,知規(guī)矩,懂方圓;第二周,知校規(guī),守紀律;第三周,懂禮儀,講文明;第四周,學法律,守法紀。
我們編印的這套校本教材既有總體的活動設(shè)計,又有豐富的教育素材。符合學校實際,貼近小學生生活,內(nèi)容具體實在,時代感強,圖文并茂,怪不得小家伙們一個個愛不釋手呢。
二、校本教材,引人入勝
在學校,我們會經(jīng)常聽到老師們訴苦,老師苦口婆心地對學生講了很多道理,許多道理就算老師反復講,學生依然會犯錯,且一錯再錯。老師態(tài)度稍微嚴厲一些吧,學生又容易產(chǎn)生厭煩和抵制情緒。因此,我總在思考:什么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呢?怎樣才能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直到有一天,我終于發(fā)現(xiàn),引人入勝的品德校本教材解決了令我們困惑的問題。
一天,我在上品德課之前,匆匆進教室的陳陽踩了李婷一腳,李婷歇斯底里地罵陳陽,陳陽怒目圓睜給予回擊。兩人針尖對麥芒,互不相讓。陳陽的哥們和李婷的姐妹們也乘機而動,各自站隊,班級亂成一團。這時我把兩個孩子叫出教室外批評教育,但他們都只看到對方的不對,認為自己吃了虧,不肯先認錯。陳陽還坦言,他要報復剛才幫李婷跟他吵架的女同學。找到問題的癥結(jié),我靈機一動,找來品德校本教材第七冊——“善待他人 禮行天下”P29的“小故事 大道理”,給全班學生講了《仇恨袋的故事》:古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力大無窮的英雄叫海格力斯。有一天,海格力斯在山路上行走時,發(fā)現(xiàn)路中間有個袋子似的東西很礙腳,便踢了它一腳。誰知那東西不但沒有被踢開反而膨脹起來。海格力斯有點生氣,便狠狠踩了一腳想把它踩破,哪知那東西不但沒踩破反而又膨脹了許多。海格力斯惱羞成怒,拿起一條碗口粗的木棒狠砸起來,那東西竟然加倍地膨脹,最后大到把路堵死了。這時,一位圣人路過,連忙對海格力斯說:“朋友,快別動它,忽略它,離開它遠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當初,你的心里老記著它,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擋住你前進的路,與你敵對到底!”
講完故事,我告訴孩子們:原來仇恨正如海格力斯所遇到的那個袋子,如果你忽略它,它就會自行消亡; 如果你老是想著它,它就會在你心里不斷膨脹。人的心中一旦充滿了仇恨,就再也裝不下別的東西。其實我們也在經(jīng)常犯和海格力斯一樣的錯誤,遇到矛盾時,不愿意吃虧,據(jù)理力爭,認為忍讓就是沒了面子,失了尊嚴,最終只能導致矛盾不斷的激化。其實,忍讓并不是不要尊嚴,而是成熟、冷靜、理智,心胸豁達的表現(xiàn)。與人相處,難免有誤會或磨擦,學會尊重你不喜歡的人,在自己的仇恨袋里裝滿寬容,主動與對方握手,多替對方想想,仇恨袋會神奇地消失。這樣你會發(fā)現(xiàn):忽略它,向前走,你會收獲一路的好風景。
這時,教室里頓時像沸騰的鍋,孩子們紛紛與同桌握握手、與有過別扭的同學揮了揮手,笑了又笑。陳陽和李婷也相互道歉,室里充滿了友愛與和諧,一顆顆寬容的種子正在每個同學的心頭生根萌芽?!靶」适?大道理”使我的教育充滿了智慧與情趣;“小故事 大道理”營造了“潤物無聲”的意境;“小故事 大道理”讓課堂泛起了美妙的漣漪。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