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素珍
教學活動的進行大多數(shù)時候是圍繞著教材。教材是教學活動設計的重要內容來源,是完成各層次教學目標和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媒介。
Part A 模仿朗讀
在這部分的考試中,學生要進行模仿朗讀,“要求考生的語音、語調和語速盡可能與片斷保持一致”(2013年廣東省普通高考英語科聽說考試部分考試大綱,2013)。為了提高學生模仿朗讀的能力,筆者在本單元的閱讀材料Reading 1中選取了兩處長度適中的段落——第二段和第五段,讓學生進行模仿訓練。首先,筆者播放兩遍錄音,學生對照課本的閱讀材料來A聽。聽完第一遍后,筆者會給學生約兩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己來閱讀段落材料。兩分鐘后,筆者播放第三遍錄音,學生盡量跟隨錄音的速度,模仿錄音語音、語調來朗讀。針對不同類型的閱讀片段,老師可以給學生不同的朗讀技巧指導,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學生跟隨錄音模仿朗讀后,筆者要求學生朗讀給自己的同桌聽,通過同伴互評來達到相互促進的目的。雖然這種訓練的方式跟高考的要求有所不同,但是這可以讓學生在起始年級、在平時課堂中就能更多地注重語音、語調和語速,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同時也可以讓他們更好地熟悉閱讀課文的內容,增強語感。這種模仿訓練可在閱讀材料學習完后進行,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訓練,也可以在早讀時進行。
Part B 角色扮演
這部分的考試要求學生在觀看一個片斷后根據提示用英語提出三個問題和根據自己所聽的內容回答計算機所提出的五個問題。這一部分的考試,不但測試學生聽的能力,同時也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為了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能力,筆者利用本單元的閱讀材料Reading 2設計了以下兩項聽說任務:
Task one:學生聽閱讀材料Reading 2第一段錄音兩遍,回答老師所提出的問題:
Question one:What day was it today?
Question two:Why was Li Fang heart-broken?
Question three:What did Li Fang plan to give to Hu Jin?
Question Four:Would Li Fang apologize to Hu Jin this time?
Task two: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筆者把學生分成了若干個小組,要求小組的成員根據本單元的閱讀材料Reading 2的內容,提出至少五個問題。當各小組準備好問題后,老師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來處理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老師既可以收集每個小組所提出的問題,讓其他學生來回答;也可以通過游戲或競賽等方式來進行:每個小組所提出的問題可以由他們所指定的其他小組來回答,對于回答問題正確率最高的小組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提高學生參加的積極性。這種訓練方法雖然缺少了聽的訓練,但是可以提高學生用英語來提問和回答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讓加深了學生對閱讀文章的理解。
Part C 故事復述
這部分的考試要求學生在聽一段獨白兩遍后,盡可能使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所聽到的內容,“選取的獨白其體裁主要以記敘文和議論文為主”(2013年廣東省普通高考英語科聽說考試部分考試大綱,2013)。筆者選取了閱讀材料Reading two中的第三段來進行故事復述的訓練。這段閱讀材料是有關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屬于記敘文體裁,符合設置考試題型的要求。筆者先用電腦投映出這段文字的關鍵單詞,然后讓學生聽錄音兩遍。聽完錄音后,筆者讓學生用一到兩分鐘的時間進行準備(剛開始訓練階段時間可以更長一些)。學生準備結束后,筆者讓學生把故事復述給自己的同桌聽或者抽取部分同學在班上進行故事復述。在學生進行故事復述后,老師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在這一部分的訓練中,教師要注意故事復述的方法和技巧的傳授。
責任編輯 邱 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