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飛苗
教師要設法變學生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還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空間。
一、教會預習方法,為自主學習提供條件
課前預習已被實踐證明是一種良好有效的學習習慣。它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良性行為,又增強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了預習方法:
1.初讀課文,分好自然段。
2.再讀課文,用“○”圈出會認字,用“△”標出要寫字,熟讀生字。
3.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學生在預習中不僅要動口、動腦,還要動手。通過默讀或朗讀來了解課文內容,動腦筋完成預習提示或教師所提出的具體要求。教師布置預習作業(yè)之后,必須要檢查學生落實情況,檢查學生預習,不僅僅是檢查學生做了沒有,更重要的是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交流。學生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了學習的成果,非??释玫嚼蠋熀屯瑢W的贊賞和肯定,課堂的交流,給了學生一個展示自己勞動成果的空間,使他們的成就感得到滿足,更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動力。
二、選擇自主學習材料,為自主學習樹立信心
低年級的學生因為年齡小,在生活中有許多的事情家長不讓他獨立完成,久而久之,形成一個“很多事我不能做,我不會做”的意識。因此在學習上,我們就要幫學生樹立“我能自己學”的信心。在選擇自主學習的材料中,我會針對班里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自主學習材料。如在預習課文時,學困生把課文讀多幾遍,把生字找出來,讀熟練,并多抄幾遍;中等生要把課文基本讀通順,生字要基本掌握;優(yōu)等生不但要把課文讀流利,生字要掌握,找出同音字和多音字,還要提出質疑的問題等。不管學生能學多少,都給予肯定,使學生明確原來“我也能自已學”,同時鼓勵他能學更多。又如在教學生字,因為有了預習的基礎,在課堂上,我就充分讓學生在小組里討論識記生字的方法,之后在全班進行匯報,并且讓學生上臺做小老師教全班同學讀。讓他們真正體會到了我能自己學,并且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體會到自己學習的快樂。
三、注重學生自主質疑,為同伴合作探索作好準備
學生懷著興趣進行學習的時候,當他們對這種小小的成功,簡單輕松就能獲取的樂趣感到滿足或不足的時候,提出稍高的要求,讓學生接受稍大點的挑戰(zhàn)。隨著教材中的課文慢慢地變長,內容漸漸變深,此時,我要求他們自己去讀課文,問他們從課文中能讀懂什么,讓他們用自己的話說出課文的內容。如《自己去吧》,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要求學生讀通課文。在學生小組學習課文的時候,我就在他們中間巡視,時不時參與到他們的學習討論中,使他們感到老師就在身邊關心著他們的學習,對他們能學懂什么感到很好奇,也正在和他們一起參與學習的過程并充滿了期待。在學生讀通的基礎上,再要求學生思考,讀完了課文知道了什么?學生在充分地學習后,給他們適當的反饋。學生基本上能把課文的內容說出,例“小鴨學會了游泳?!薄靶『飳W會了爬樹。”“小鷹學會了飛翔。”雖然他們只是把課文中的話重復了一遍,但這一重復,卻足以看出學生在主動地學習課文,他們的學習是真正有效的學習。學習完課文后,讓學生在班里進行交流,說說各自都學懂了什么,并讓學生肯定各自的能力。自己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想問大家的?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想對大家說的?通過提這些問題讓學生去主動地進行思考,同時,也是檢測學生是否主動地學習的一個方法。
四、教會學生小組合作,為學習過程作出積極評價
為了讓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得有序、有效,學生一定要有明確的學習任務。我先對全班同學進行分組,每組6個人,選出知識和能力方面有較好的基礎,并且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擔任小組長。每次小組討論前,小組長先站起來,組員圍著小組長,小組長按照問題指定組員一個個地按順序說,這樣人人都有說的機會,就不會出現因組員在積極討論而有個別學生亂起哄。這個過程中可以互相幫助,特別是后進生,讓好生帶著后進生,幫助他掌握知識。在每次小組合作學習完了之后,我還及時給予適當的評價。評價應強調小組整體的表現,主要圍繞這么幾個方面進行評價:是否能夠有序地主動地參與合作討論;發(fā)言是否勇躍等等。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