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義
初中物理教學中,習題課是其中的課型之一,高效率地上好習題課是一個物理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初中物理習題課貫穿于整個物理教學的始終,很多教師把習題課放在了教學的首位。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卻忽視了習題課的基本功能,習題設計不合理,占用時間比例失衡,習題完成后分析、歸納、總結不完善等現象經常出現。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影響了學生對所學的物理知識的消化和吸收。筆者多年來一直重視習題課的教學研究,現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做法和體會。
一、習題課應注重物理公式與定律的基礎知識鞏固
初中物理定律與公式是物理教學的重中之重,只有把這一領域的知識掌握好了,才能更深入地進行物理學習,甚至才能學好高中繁雜的物理現象。
物理定律與公式一般包括五個要素:公式名稱、公式、適用條件、各字母表示的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單位及符號,這五個要素缺一不可,只有靈活掌握這五個要素,才能在物理學習上舉一反三。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筆者要求學生從這五個方面進行全方位復習。熟練地掌握了定律與公式還不夠,還要讓學生能靈活應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才是掌握定律與公式的根本目的。所以,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既要加強定律、公式等基礎知識的教學,還應通過習題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澳芰ε囵B(yǎng)”與“打好基礎”是相輔相成的。培養(yǎng)能力能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概念,更快地掌握基礎知識,而掌握基礎知識又為培養(yǎng)能力提供了理論支撐。
二、習題課應注重習題功能,合理選擇與搭配
1.注意聯系學生實際,因“才”設題。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筆者把學生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抱無所謂態(tài)度的學生。這類學生首要的是增強其內驅力,應通過多種途徑使其感知物理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通過小實驗等讓其參與并獲得初步的成功。在激發(fā)起短暫興趣后,布置適中、適量的練習題,逐步增加壓力,使其增強責任感,進一步激發(fā)穩(wěn)定的興趣。從而產生由興趣向志趣的飛躍。第二類是知難而退,失敗型的學生。這類學生主要應解決一個自信心問題,應多從學習方法上加以指導。主要采用雙向反饋的方法,及時掌握學習情況,適時布置一些簡單練習題,輔之以適度的壓力,讓其充分體驗成功的體驗。第三類是成績較好,需要更上一層樓的成功型學生。這類學生主要應解決克服自滿心理的問題。所以,設計的習題應有一定的難度,使學生“跳起來”才能“摘到桃子”。
2.練就基本功,增強應變力,注意一題多解。物理學中分支繁多,而擺在學生面前的練習題又恰恰是多重概念的綜合題。對這類題目,教師的責任不在于告訴學生得出如何的結論,而應該是如何得出結論。這就需要引導學生去分析題中的構架,學會分層次解析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要教會學生在得到題目后,應該有平心靜氣的審題耐心,有求證與反證的推敲功力,有找出一種解題方法后再進一步找第二種、第三種解題方法的自信,有遇到暫時不會解答的難題心不慌、手不抖,靜心思考的涵養(yǎng)等等。在課堂教學的同時,還應該提倡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日常運用,適當增加競賽、競答等寓教于樂的娛樂活動,使學生減少對學習物理的畏難心理,消除“怯場”的條件反射。培養(yǎng)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和勤于動腦的思維習慣及創(chuàng)新能力。
3.加強解題規(guī)范化訓練,歸納典型的解題方法和技巧。習題練習是鍛煉學生觀察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能力的必要手段。但是,如果過于偏重于公式、結果,忽視必要的文字說明(分析過程)就會導致學生生搬硬套,甚至思維阻滯。所以,在習題課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用文字表述解題思路和過程的習慣,做到規(guī)范化解題。解決物理問題有許多典型的方法、技巧,如理想化模型、“守恒”思想、整體法、逆向思維法、極限分析法、圖像法等。這些方法應用適當則事半功倍。學習過程中應引導學生積累歸納,這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大有裨益。
三、習題課要注重以導促學
習題課與其他課型一樣,同樣是師生的雙邊活動。但有不少物理教師認為,既然是習題課,就應該讓學生做習題為主,教師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于是往往在習題課上把習題試卷一發(fā)了之,讓學生自由習題,教師卻閑在一邊。殊不知,在物理習題課教學中,學習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筆或動口解答物理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生解題思路不正確時,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思路不暢時,教師要及時啟導;學生解題方法單一時,教師要及時指導;學生解題思維受阻時,教師要及時疏導。另外,解答難度較大的綜合題,教師應采用降低梯度,分設疑點的方法,分析解題思路,把學生引上正確軌道。另外,由于學生認知水平上的差異,在解題過程中,教師還應堅持分層疏導、因材施教。由于分層疏導而且降低了難度,學生在教師搭橋和引路下,就可以順利解決物理上的難題。
總之,習題課是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可忽視的課型之一,上好習題課要有一定的科學性,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總結經驗,合理設計習題,合理選擇習題,力求達到鞏固物理知識的目的。此外,還要處理好習題課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關系,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