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蘭
【摘要】邏輯學的生命在于聯(lián)系思維實際,只有聯(lián)系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和生動具體的日常思維活動來介紹邏輯知識,才能幫助學生打開邏輯知識的寶庫,錘煉駕馭邏輯工具的能力。本文在邏輯教學中,就大膽進行改革,讓游戲走入課堂,設置問題的情景,調動學生的思維。
【關鍵詞】游戲;邏輯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邏輯學是一門思維科學,它的研究對象是人們的思維形式及其規(guī)律。邏輯學雖然是一門高度抽象的科學,但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邏輯學不應成為書齋里的空談,更不能成為抽象的邏輯術語的堆砌。邏輯學的生命在于聯(lián)系思維實際,邏輯學的力量在于指導實踐。我在邏輯教學中,就大膽進行改革,讓游戲走入課堂,設置問題的情景,調動學生的思維。具體做法如下:
上完聯(lián)言推理,我和學生玩“三張撲克牌”的游戲。我在講桌上將三張撲克牌排成一行,然后告訴大家:
1. K右邊的兩張牌中至少有一張是A;
2. A左邊的兩張牌中也有一張是A;
3. 方塊左邊的兩張牌中至少有一張是紅桃;
4. 紅桃右邊的兩張牌中也有一張是紅桃。
請大家根據(jù)這四個條件來推斷這三張分別是什么牌。
學生們一下來了興趣,紛紛將所學知識運用起來。其中,一個男生很快就推理出來了。他是這樣推算的:先確定左邊的第一張牌。從前提1得知這張牌是K;從前提4得知這張牌是紅桃。這樣,通過聯(lián)言推理的組合式就可確定,這張牌是紅桃K。再確定右邊的第一張牌。從前提2得知這張牌是A;從前提3得知這張牌是方快。這樣,通過聯(lián)言推理的組合式就可確定,這張牌為方快A。最后,或者左邊第一張是A;又據(jù)前提1得知左邊第一張是K,所以,當中這張牌是A。同理,從前提4得知,或者當中這張牌是紅桃,或者右邊第一張牌是紅桃;但由前提3可知右邊第一張牌是方快。這樣,即可確定,當中這張牌是紅桃。所以,運用聯(lián)言推理的組合式,可推出當中這張牌為紅桃A。他的推理完全正確,我將三張牌按序一一展示給大家看,就如他推導的一樣。通過如此簡單有趣的游戲,學生頓時對邏輯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上完選言推理和假言推理,我讓學生做一個“猜糖”的游戲。我讓兩名學生上講臺來,然后對他們說:“我這里有三顆糖。兩顆是軟糖,一顆是硬糖?,F(xiàn)在,我分給你們一人一顆,我自己留下一顆。請你們根據(jù)自己手上的糖,來推論對方手里是什么糖?!碑斶@兩個學生手里拿著糖時,起初都呆了一下,好像推論不出來。就在這時候,其中一個學生喊了起來:“我猜著了?!蔽覇査窃鯓油普摮鰧Ψ绞掷锏奶堑?,他說他是運用了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根據(jù)題目,對方手里的糖要么是硬糖,要么是軟糖。如果對方手里的糖是硬糖,對方應當立即能夠判定我手里的糖是軟糖。但是,對方并非如此,而是“呆了一下”。這就意味著對方手里的糖不是硬糖,而是軟糖。他的推論完全合乎邏輯。他剛說完,我用贊許的目光看著他,全班同學則報以熱烈的掌聲。當然糖就獎給他了。
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在考慮一個問題,特別是一個復雜的問題的時候,往往不是單純地運用一種推理形式,而是同時運用幾種推理形式的。我為了訓練學生在思考問題時將各種推理形式結合使用,我便做了一個“猜手巾顏色”的游戲。
我讓三個學生面朝黑板坐好。說:“我這里有五塊毛巾,其中三塊是白色的,兩塊是藍色的。我給你們每人頭上放一塊手巾,留下兩塊我藏起來。請你們猜一猜自己頭上放的是什么顏色的手巾。”說過之后,我就給三個的頭上各放上一塊手巾。坐在后面的同學能看見前面兩位同學頭上放的是什么顏色的手巾,唯有最前面的同學什么也看不見。后面的兩位同學猜了一會,都說猜不著。就在這時,前面那位同學可猜著了。他猜到自己頭上放的是一塊白色的手巾,并說出推理過程。他說:“假如我頭上放的是藍色的手巾,而且中間那位也這樣,那么最后的那位同學就會很容易地猜到他頭上放的是白色的手巾,因為藍色的手巾一共只有兩塊。假如我頭上放的是藍色的手巾,而中間那位同學頭上放的是白色的手巾,這時最后的同學就無法猜到自己頭上放的是什么顏色的手巾。但是,最后面的同學如果猜不出,那么中間同學就會猜得出。因為中間的同學可以這樣來推論:前面的同學頭上放的是藍色的手巾,如果我頭上放的也一樣,那么最后的同學應該馬上猜到自己頭上放的是白色的手巾,現(xiàn)在最后的同學猜不出,肯定我頭上放的是白色的手巾。
現(xiàn)在的問題是:后面的兩位同學猜不出,可見我頭上放的不可能是藍色的手巾,否則,后面的同學準有一個能猜著的。換句話說,正因為我頭上放的是白色的手巾,所以才使他們倆猜不出自己頭上放的是什么顏色的手巾。
一番推理,使全班同學為之信服,報以熱烈的掌聲。
書本知識原本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一條汩汩流油的小溪。華東師大葉瀾教授從教育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出發(fā),提出了“讓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的口號。當前的課堂教學,很大程度上受課程、教材的影響。教育起源于生活,教學的起點是生活。陶行知先生說:“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闭n堂上氣氛熱烈,學生多方面的興趣被激發(fā)了,每個學生都成了學習的主人。寬松的情感背景,便利學生自信、愉悅地交流,便利不同的思維相互碰撞、調整、接納。課堂不在于傳授什么,重要的是人人得到參與和體驗。
教學在于激發(fā)一種興趣,教學在于營造一種體驗。課堂上,學生們活潑愉快地親自參與,親身體驗。教學不是告訴,不是傳授,是感悟,是誘導。誘導學生去觀察、思考、得到結果。教學在于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提供條件。就邏輯教學來看,我覺得通過游戲,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從而使邏輯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責任編輯:蔣東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