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春淑
摘 要: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班主任的作用至關重要?!皣馈迸c“慈”結(jié)合,才能讓學生感覺到來自老師的愛,從而自覺按要求不斷改進,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
關鍵詞:班主任;嚴;慈
班主任是班級的“靈魂”。對于小學生而言,一方面,活潑好動,自制力差,需要“嚴”;另一方面,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逐漸成熟,情感在學習、生活中的影響越來越大,需要老師在各方面多關心、幫助,需要“慈”。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作為班主任,把握好“嚴”與“慈”的度,是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的重要條件。
一、“嚴”
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很好地說明了“嚴”在日常教學工作和班級管理中的作用。對于小學生來說,“嚴”是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的保證。原因如下:(1)小學生由于心理、生理發(fā)育的不成熟,行為習慣還未養(yǎng)成,犯錯在情理之中。只有靠不斷的訓練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需要老師從嚴出發(fā),循循善誘。(2)對于嚴厲的老師,學生自然而然有一種“敬畏”之心,從而更多地去思考老師的要求,經(jīng)常地檢查自己的行為習慣,自覺按老師的要求去做。(3)每個學生心底都有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愿望,但在缺乏足夠自制力的情況下,只能依靠外部的壓力。這時,老師的作用就顯而易見了。在小學階段,老師的作用甚至超過了父母是不爭的事實。
在“嚴”的執(zhí)行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訓練
有些行為習慣,比如上課時的坐姿、舉手回答問題等簡單的習慣,形成時間較短,也容易訓練。但很多習慣,比如不說臟話、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善于提問等就比較難,需要老師不斷地進行糾正、引導。
2.“嚴”也要因人而異
小學生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話語也可能造成相當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在工作中要把握好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這就需要老師對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性格特征等有全面的把握。否則,輕則會造成師生之間的隔閡,降低學生對老師的認同感,重則引發(fā)嚴重的師生對抗現(xiàn)象。
3.“嚴”要先律己
“身正為師”,對老師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要讓學生認真學習,老師首先得認真工作;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老師首先得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老師的不良行為習慣會在學生心目中無限放大。
二、“慈”
如果說“嚴”是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的保證,那么“慈”就是“嚴”的保證。如果只有“嚴”,很可能學生對老師只有“畏”而沒有“敬”,甚至當面一套,背后一套,教育效果肯定不會好。
人都是感情動物,都需要得到別人的贊賞和關愛,學生也不例外。如果學生能感覺到來自老師的關懷,必定會帶著感激的心情學習,我們的教育效果也就自然明顯了。
教師的“慈”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
1.對學生學習上的幫助
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學習困難,只是情況各有不同。作為老師,必須認真分析學生,重視教學反饋,給學習出現(xiàn)困難的學生制訂相應的目標,并幫助其逐步提高。在老師的幫助過程中,學生會逐漸體會到老師的關心,才會配合老師的教育。在幫助過程中,首先,要重視心理的培養(yǎng)。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直接體現(xiàn)學習的效果。要從提升學習的自信心、學習的目的、學習的興趣入手,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觀;其次,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從學習過程中不斷總結(jié),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習的效率。
2.對學生生活的關心
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很多不良的環(huán)境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作為老師,要了解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幫助學生認識生活的環(huán)境,明辨是非,抵制不良影響。這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作,對學生來說,家庭環(huán)境和交友環(huán)境影響是最大的。要改變學生就得從家庭環(huán)境和交友環(huán)境入手,逐步改變,讓學生的問題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解決。
學生張某,小學四年級,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由爺爺照顧,是典型的留守兒童。由于長期缺乏正確的管教,養(yǎng)成了很多不良習慣。學習上不思進取,不守紀律、不完成作業(yè)等現(xiàn)象經(jīng)常出現(xiàn),行為習慣上表現(xiàn)在與同學相處較差、說粗話,偶有打架現(xiàn)象。從我與他的幾次交談中,發(fā)現(xiàn)他存在比較嚴重的自卑心理,源于父母長期不在家,得不到父母的關懷,因此在和同學相處時往往比較偏激,同學關系緊張,對老師有很強的戒備心。在一次班級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他有很強的動手能力,家務活也做得很好,于是對他進行表揚,讓同學們向他學習,給了他很大的鼓勵。在此基礎上,讓他定時與在外的父母聯(lián)系,我也與他的父母聯(lián)系,讓他的父母多關心他的學習和生活。同時,有意識地安排同學與他一起學習、活動。時間不長,他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變化,與同學的爭吵少了,也愛與同學們一起學習、活動了。接著,我針對他不好的學習習慣進行嚴格要求,要求他每周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找出不足,制訂提高成績的計劃,并請班干部監(jiān)督。由于他明白老師是在關心幫助他,因此積極性很高,還經(jīng)常主動找我交談。經(jīng)過近一年的教育,他的學習成績提高非??欤^得也非常快樂。雖然這其中也出現(xiàn)了多次反復,但都及時得到了解決。春節(jié)時,他的家長回來后找到我說:“孩子真的長大了,懂事了?!?/p>
在教育教學中,“嚴”與“慈”相結(jié)合,正確把握好度,讓學生理解老師的教育,使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實踐證明,這是實現(xiàn)我們“教書育人”職責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