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隨著人們對于閱讀障礙研究的重視,人們對閱讀障礙的缺陷性特征,例如視知覺障礙、語音加工障礙、編碼障礙等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結果令人驚訝,一般閱讀障礙者雖然在閱讀方面存在不足,但是卻具有較高的創(chuàng)造力。雖然有關閱讀障礙與學習適應性的關系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但是一些研究已經顯示了開展這一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閱讀障礙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研究
這里試圖通過探究漢語閱讀障礙學生是否具有正常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從而為客觀、全面地認識閱讀障礙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水平提供可以借鑒的資料。依據以上研究目的選擇高中高一、高三年級的閱讀障礙者作為對象。被選擇對象的語文成績一般為班里最后的3—5%,而瑞文推理試驗成績?yōu)闃藴史值?5%—75%。
二、試驗過程
1.托蘭斯圖形創(chuàng)造力測試
這一研究由完成圖形、構造圖形以及建造圖形三部分構成。其中第一部分要求給十個未完成圖形加上線條,第二部分基于多邊形的一部分畫一個圖形,最后一部分是在給定的三十對平行豎線基礎上加上任意線條而成為一個物體或者一幅畫。這一測試方法所測試的是被試者的獨特性、流暢性、精細性以及標題抽象性。閱讀障礙與正常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各維度的成績如下(表1)
表1 閱讀障礙與正常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獨立樣本t檢驗
從中不難看出,閱讀障礙學生在創(chuàng)造力總分上與正常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總分沒有顯著差異,甚至還要高于正常學生。同時在創(chuàng)造力的維度上,閱讀障礙學生與正常學生在抽象性(t=4.228,p<0.001)以及獨特性(t=3.640,p<0.01)上有明顯不同,而在抗過早閉合性、流暢性以及精細性上沒有差異。
此外還對正常學生與閱讀障礙學生在創(chuàng)造力以及各個維度上的成績比對,基于以上結果對閱讀障礙學生在創(chuàng)造力各維度的得分進行了2×2的MANOVA方差分析,結果發(fā)現獨特性(F=7.548,p=0.01)存在著明顯的年級以及性別交互作用。經過簡單的比對,高一年級的閱讀障礙學生成績要明顯優(yōu)于高三的閱讀障礙學生;同時性別在高一年級閱讀障礙學生中也顯現出了巨大的作用,也就是說女生的成績要明顯的優(yōu)于男生。但是在高三年級閱讀障礙學生中男生與女生的獨特性沒有顯著差異。性別因素在高一年級成績上顯現出的作用也達到了顯著水平,也就是說高一年級閱讀障礙女生的成績要優(yōu)于男生。同時創(chuàng)造力、流暢性、精細性也都存在顯著的差異,閱讀障礙女生的流暢性、精細性、成績均高于閱讀障礙男生。
2.閱讀障礙與學習適應性
閱讀障礙作為一種學習不良或者是學習困難的一種類型。在學習不良的學生中至少存在50%的學生是閱讀障礙學生,為此可以推斷在學習困難學生身上所表現出的諸多學習適應性、社會適應性等問題也會一定程度上表現在閱讀障礙學生身上。有的學者認為學習困難是學生在獲得知識上出現了困難,智商雖然在正常范圍內,但是VIQ卻要明顯低于智力水平應該達到的成績,同時伴隨著一些學習適應性問題。學者們研究發(fā)現,學習困難的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主要以自卑、被動為主,而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主要以主動、勤奮為主。此外學困生還同還出現了自我管理差、獨立性差的社會適應性減退問題。這可能是由于學業(yè)上的失敗導致了自信心、人際關系以及社會適應性的不良。此外楊心德的研究表明學困生中的高焦慮者要明顯多于低焦慮者。在各種社會條件下,學習不良的學生一般更為孤獨,同時也更缺乏社會能力。而不被接納也是由于他們自身存在退縮、侵犯等不良行為,同時缺乏社會交際能力。此外的研究還表明,在早期的同伴關系中,有困難的學生在日后的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方面會出現問題。俞國良等通過進一步研究發(fā)現,學習不良的學生所表現出的較低的同伴接受性以及較高的孤獨感與家庭功能有顯著的關系,從而說明家庭功能作為家庭背景的重要變量,對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外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也從另一個側面支持了進行閱讀障礙學生學習適應性研究的必要性與可行性。這些患者一般較之正常人有更高的創(chuàng)造力、高水平的感覺尋求能量沖動,從而成為學校的“問題行為”原因。學習困難與多動癥之間的微妙關系使我們推斷作為學習困難的主要類型的閱讀障礙學生可能也是由于某些異質性特點而影響了其它學習成績以及創(chuàng)造力的表現,但是這一研究還需深入。
研究結果表明,閱讀障礙學生具有很高的創(chuàng)造力,至少是在獨特性、抽象性上具有自身優(yōu)勢。學校作為培養(yǎng)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場所,要充分地認識閱讀障礙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特征,并改變閱讀障礙學生的自我意識以及提高他們的自信心,為他們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