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理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打造高效課堂成為每個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小學生存在心理不成熟、貪玩等特點,如何促進他們自主學習,不斷提高教學效果是每個語文教師面臨的難題。筆者結合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結合調研分析對該課題進行了探討。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
班級環(huán)境的營造需要發(fā)揮教師的作用,教師要制定必要的課堂規(guī)則,規(guī)則的制定要合理、可行。并且在班級中要始終如一地執(zhí)行,在規(guī)則面前師生平等,同時在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的精神,為創(chuàng)造民主、平等、和諧的班級氛圍打好基礎。教師首先要營造那種充滿愛的氛圍,讓學生感受到一種充滿愛、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氛圍,感受到班集體的親和力。
例如在學習語文二年級下冊《阿德的夢》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個夢想的環(huán)境,讓學生都認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說一說自己將來的夢想是什么。良好課堂環(huán)境的營造,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充分讓學生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對于很多教學問題的出現(xiàn),常常有教師因素也有學生因素,在教學過程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教師應當具有一定的權威,教師的權威是建立在學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之上。教師只有博得了學生的愛戴,學生才能更好地與教師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才能更好地與教師進行互動和交流。在管理上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權利,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有效的差異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同時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需要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在學習過程中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積極參與語文課堂組織的各種活動,與教師建立良好的關系,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真正地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語文課堂學習中,學生應當成為主體,而教師只是主導者和服務者。然而,當前很多學校的語文教學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xiàn)。學生只是跟隨著教師的步伐進行學習,這種方式沒有意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不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應首先轉變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語文教師應注意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進行分析,在學習新課程之前,應當讓學生預習要學習的知識內容,并查找與課程知識有關的材料,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的放矢。
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問題設置,針對相關教材內容提出問題,如學習三年級下冊《亡羊補牢》這節(jié)課時,可以問問學生“文章表達了怎樣的思想?對人們的教育意義是什么?”在提出問題之后,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尋找和發(fā)現(xiàn)答案,這一過程就是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過程。
四、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意識
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使學生能夠互助互愛,彌補相互之間學習上的不足,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下多溝通和交流,對于不能獨自解決的問題,可以向學習較好的同學詢問,也可以通過討論的方式解決難題,互相合作互相幫助才能取得共同進步。通過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友情,同時還啟發(fā)了學生的思維,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減少學習的阻礙,也能夠激發(fā)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種方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得到了較好運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五、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
要達到語文課程的有效教學,教師需要把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與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有效結合,傳統(tǒng)的教學工具主要是黑板、粉筆和一些紙質材料,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教學工具來展開教學。語文課程知識大都較為形象和生動,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科優(yōu)勢,并結合多媒體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一些直觀的、有趣的材料來表達課程知識內容,將傳統(tǒng)教學方式與現(xiàn)代教學手段相結合,促進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女媧補天》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收集一些材料,用多媒體來播放一些與這一神話故事相關的視頻,如《女媧補天》的動畫片等,讓學生通過觀看生動的畫面來感受這段故事,這些畫面能夠直接顯現(xiàn)教學的主題,學生能夠更深入地體會文字所描繪的場景和蘊含的思想,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從而實現(xiàn)了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一些圖片的展示和音樂的播放來輔助教學,利用這些手段來增加課程內容的豐富性,使課程內容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提高教學效率。
促進自主學習打造高效課堂,需要教師發(fā)揮自身的教學智慧,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課堂參與。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促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