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國睡眠研究會與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聯(lián)合將2013年世界睡眠日中國主題確定為“健康睡眠,幸福中國”。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研究結(jié)果正在改變?nèi)藗儗τ谒叩恼J知。
睡多睡少都不好
最近幾年國內(nèi)外許多研究表明,睡眠過多過少都不好,成年人睡眠時間一般的理想值是7小時,超過和低于這個數(shù)值,就有可能誘發(fā)更多的心血管病并導致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率上升。
2007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流行病學和公共衛(wèi)生系的簡·費雷等人公布了對10308名年齡為35~55歲的英國政府職員的長達17年的研究結(jié)果。研究者按睡眠時間長短對參試者分組,共有每天睡眠≤5小時、6小時、7小時、8小時和≥9小時5個組。研究人員觀察了其中7729名參試者睡眠時間的改變對生存期的影響。
總的結(jié)果表明,缺覺能引發(fā)血壓升高,患心臟病與卒中的幾率增加。睡眠從每天7小時減至5小時以下的人,因各類原因死亡的幾率是常人的1.7倍,因此而患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可能性是常人的兩倍多。
然而,睡眠超過9小時也造成健康問題。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的平均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的人死亡率也比較高。費雷認為,較長的睡眠時間可能與其他一些健康問題有關(guān),如沮喪以及與癌癥有關(guān)的疲勞等。這說明,睡眠多的人本身就有病或身體虛弱,因而睡眠多是表象,本質(zhì)是機體不適,故而死亡率也比正常睡眠者高。
該研究結(jié)果提示,成年人每天有規(guī)律的6~7小時或8小時的睡眠都有益健康,可以維持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壽命,因此,睡眠時間可以因人而異。
也有人認為7小時睡眠對人是最佳模式,尤其對女性是如此。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睡眠7小時的女性與睡眠8小時的女性相比,其體內(nèi)白介素6(一種抗御病原體的免疫物質(zhì))含量
明顯增高,每天睡眠5小時或更少的女性,超敏C反應蛋白(肝臟合成的一種全身性炎癥反應急性期非特異性標志物,是心血管病危險性增加的有效預測因子之一)指標明顯高于正常人。比較起來,最適宜的睡眠時間似乎在7~8小時之間。
另一些新研究對上述研究結(jié)果提供了某些旁證。
2011年2月,英國華威大學醫(yī)學院研究人員發(fā)表在《歐洲心臟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同樣顯示,長期睡眠不足會大大增加罹患冠心病和卒中的危險,導致過早死亡;但是,睡眠時間過長,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同樣不利于身體健康。
研究人員對日本、美國、瑞典、英國等8個國家超過47萬人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后發(fā)現(xiàn),長期睡眠時間不足者(每天少于6小時),患冠心病的幾率要比正常者高出48%,卒中的幾率高出15%。但是,每天睡眠時間過長,超過9小時,則患冠心病、卒中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一樣會增加。
同時,根據(jù)其他一些研究的類似結(jié)果,研究人員對不同人群提出了睡眠推薦時間。正常成年人,每天睡6~8小時為宜,但不得少于6小時;60歲以上的人每天需要睡5~6小時;青少年或嬰幼兒每天需要睡10小時以上。
對上述多項研究的綜合分析表明,成年人每天睡眠時間低于6小時屬于過短,超過9小時屬于過長,都會對身體機能造成一定影響。需要指出的是,盡管上述研究的樣本量較大和可信度高,但是,也只是在睡眠時間與某些疾病發(fā)病率、死亡率方面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關(guān)系。至于睡眠是如何通過影響生理、免疫、心理等因素而導致疾病與死亡的增多或減少,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揭開謎底。
睡眠與認知能力
多數(shù)人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美美地睡一覺后,精神特別好。這是因為睡眠不僅可以恢復疲勞,還能為大腦提供能量。而且,睡眠休息得好,也會把白天所學習的東西存儲于大腦中,這一點對未成年人來說特別重要。這意味著,睡眠好的孩子認知能力強,學習成績好?,F(xiàn)在,德國圖賓根大學的科學家對8~11歲的兒童以及年輕人的一項研究顯示,睡眠好的人記憶能力顯然優(yōu)于睡眠差的人。
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隨意看一些數(shù)字和圖表,然后要求這些人睡一整晚的覺或不睡覺,再測試他們能記住多少此前看過的數(shù)字和圖表的內(nèi)容。結(jié)果顯示,經(jīng)過一整晚睡眠的人可以回憶并記住此前看過的數(shù)字和圖表的大部分內(nèi)容,但是,沒有睡覺的人對此前看過的數(shù)據(jù)和圖表只能回憶起少部分內(nèi)容。這一點在兒童身上最為明顯,因為兒童的記憶力明顯高于成年人。
科學家認為,兒童在睡眠時可以將已經(jīng)學習過的隱性知識更為有效地轉(zhuǎn)化為外在的知識,而且兒童的這種特殊的認知能力與其晚上睡眠的時間有直接關(guān)系,如果能達到9小時以上的睡眠,他們的記憶力和精力會特別好。
不過,無論對于成年人還是兒童來說,睡眠并非指在一個晚上的睡眠時間,而是包括白天和夜晚24小時之內(nèi)的睡眠時間,而在白天的睡眠主要是午飯后的短暫睡眠,這一點又對成年人特別重要。最新的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白天有短暫而適當?shù)乃?,則認知能力會更好。
日本早稻田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對16名成年志愿者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被隨機分為兩個組,同時學習交替向空中扔皮球并接住的技巧。在練習30分鐘后,讓其中一組的人小睡70分鐘,另一組人則看電視或讀書。結(jié)果顯示了較大差異。
小睡70分鐘的一組8人扔球接球的技能表現(xiàn)得較好,他們剛練習30分鐘時平均只能夠接住4.4次皮球,但小睡后再次測試時,他們平均接住球的次數(shù)增加到了7.9次??措娨暬蜃x書對照組的8人拋接球的成績則不如睡覺組的人。他們在看電視或讀書后再次測試,平均能接住球4.9次,但此前剛練習時他們平均能接住3.6次,顯然他們的進步不如小睡組的人那么明顯。
第二天早上,研究人員再次對這兩個組的志愿者進行測試。結(jié)果差異更顯著,白天小睡過的一組志愿者拋接球的能
力提高更快,拋接球成功平均達到14.5次,而沒有小睡的一組志愿者拋接球成功次數(shù)平均為7.6次。
盡管這只是一項規(guī)模并不大的研究,但研究人員對小憩提高技能的解釋具有一定的道理。無論是體育運動技能,還是理論知識,都必須經(jīng)過大腦的認知。清醒時學習的內(nèi)容會被臨時保留在大腦中央部位的海馬區(qū),而在睡眠時學習過的信息會得到整理,并從海馬區(qū)傳遞到大腦的各個部位,然后作為長期記憶保存起來。這也是無論小憩還是充足的睡眠都能提高人的認知和行為能力的原理之一。
睡眠、行為和基因
睡眠的好壞不僅影響人的認知能力,也影響人的行為方式,這一點對兒童更為重要。雖然“好孩子”和“差孩子”的產(chǎn)生有各種因素,但是睡眠因素不可忽視。新的研究發(fā)現(xiàn),睡眠好可能讓孩子的行為更好,因為睡眠影響孩子的行為,甚至情緒。
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道格拉斯研究中心的雷烏特·格呂貝等人在家長同意后,對34名7~11歲的小學生進行了一項睡眠實驗,這些孩子都是健康兒童,沒有睡眠、行為以及學業(yè)方面的障礙。
研究進行了一周,志愿者學生分為兩組。一組學生在這一周內(nèi)上床睡覺時間稍提前,睡眠時間每天比過去多了27分鐘;另一半學生的睡眠時間則稍有減少,平均每天比過去少睡54分鐘。
僅僅在一周的時間內(nèi)改變睡眠,學生的行為就產(chǎn)生了差異。睡眠減少的學生比同班其他的同學更容易沖動、發(fā)脾氣,碰到麻煩愛哭泣或沮喪,但睡眠增加而使得睡眠更充足的學生則比同班其他同學能更好地控制情緒,做事更機敏。
研究人員的解釋是,缺乏睡眠影響記憶力、創(chuàng)造力乃至判斷力。由于犯困,學生不可能在教室里集中注意力,因此他們與老師的關(guān)系、與同學溝通的能力和學業(yè)都會受到影響。但是,一般小學生每天需要約10小時睡眠,而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不同,有的人睡的時間稍多一些,有的人睡的時間稍少一些。因此,判斷孩子睡眠是否充足也存在問題。
但是,研究人員認為,一些簡單的方法可以判斷孩子是否睡眠充足。例如,小學生在白天一般不會犯困,但是如果他們在校車里或看電視時睡著了,就說明睡眠不足。還有一個方法是,觀察他們在假期里的睡眠長度。如果他們在假期里每天睡眠都比上學時更長,說明他們平時缺乏睡眠。
不過,睡眠不充分對人的行為和健康產(chǎn)生負面影響也涉及成年人。而且,一項新的研究發(fā)現(xiàn),睡眠不足影響人的記憶和行為可能是通過基因起作用。
英國薩里大學薩里睡眠研究中心的德克-揚·迪克等人對一些志愿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連續(xù)一周缺覺可以影響人的700多個基因,從而影響人的生物鐘、新陳代謝、免疫反應、抗壓能力,造成健康問題。研究人員對14名男性和12名女性志愿者(年齡在23~31歲,身體健康)進行實驗,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讓志愿者連續(xù)一周每晚睡10個小時,第二階段讓志愿者連續(xù)一周每晚睡6個小時。每個階段結(jié)束后,志愿者必須連續(xù)39~41個小時不睡覺。
然后對志愿者進行血樣檢測。結(jié)果顯示,在睡眠不足(一周內(nèi)每晚只睡6小時)狀態(tài)下,志愿者的444個基因的活動受到抑制,而267個基因更活躍。無論是基因的受抑制還是更活躍,都影響到人體健康。因為這些基因包括影響心血管的基因(如PER1、PER2、PER3、CRY2、CLOCK、NR1D1、NR1D2、RORA、DEC1、CSNK1E等),它們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也包括與代謝有關(guān)的基因(如SLC2A3、SLC2A5、GHRL、ABCA1等),它們可能引起或加劇糖尿病、肥胖;還包括與睡眠平衡有關(guān)的基因(如IL6、STAT3、KCNV2、CAMK2D等),它們可能導致失眠、焦慮和肥胖等;以及包括與壓力和衰老相關(guān)的基因(如PRDX2、PRDX5等),它們可能導致人產(chǎn)生肥胖、抑郁癥或加速衰老。
所以,睡個好覺對所有人都是幸福。
【責任編輯】張?zhí)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