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倩
生物界是奇妙的,就說松樹吧,人們常見的松樹,有的針葉細長,聚集在樹枝上,像一把雞毛撣,如白皮松、油松、馬尾松等,有的針葉扁平,如羅漢松等。但雞毛松與眾不同,在同一樹枝上,它有兩種葉子(植物學中稱之為二型葉),枝條細部是短小鱗狀葉緊密著生于枝條而形成;較長的線形葉排成二列羽狀展開在同一平面上,似一片片羽狀雞毛,所以人們把這種樹稱為雞毛松。
雞毛松的拉丁文是Dacrycarpus imbricatus var. patulus .,為羅漢松科雞毛松屬植物,還有的植物學家將其列為陸均松屬植物。它的別名有:爪哇羅漢松、嶺南羅漢松、爪哇松、異葉羅漢松等。其拉丁學名中,Dacrycarpus的DaKrys在希臘語中是淚的意思,也是希臘女神狄俄涅的名字,表示該屬植物能流出樹脂。種附加詞imbricatus 是覆瓦狀,patulus 是展開的意思,指雞毛松這種植物的葉呈覆瓦狀展開,樹干能流出樹脂。
作為常綠喬木,雞毛松高可達30多米,胸徑達2米;樹皮鱗片狀脫落。葉小,二型,螺旋狀排列,下延生長,常二者生于同一枝上;成年雞毛松樹、果枝或小枝下部的葉小而緊密,鱗形或鉆形;幼樹萌生枝或小枝上部的葉線形,扁平,質軟,排成羽狀兩列,兩面有氣孔線。花雌雄異株,雄球花穗狀,單生枝頂;雌球花單生或成對生于小枝頂端,通常僅1個發(fā)育。種子核果狀,全部被肉質假種皮所包。成熟時假種皮紅色,著生于微肥厚、表面密被乳頭狀凸起的肉質紅色種托上。
雞毛松是典型的熱帶森林樹種。其分布區(qū)較廣,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海南,廣東、廣西和云南等地有零星散生,多生于海拔400~1100米地帶的山谷溪澗潮濕密林中,與常綠闊葉樹組成混交林,純林現(xiàn)已難見蹤影。國外的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等地亦有分布。
在廣東茂名信宜市思賀鎮(zhèn)葵垌村一座山丘上,有一株高約40多米、胸圍6.5米、樹齡300余年的雞毛松,是我國目前已知最大的一株古雞毛松,該樹于1993年入載了《信宜縣志》。
作為羅漢松屬雞毛松組分布在我國的唯一代表,雞毛松是海南中部山地雨林的標志物種,對研究植物區(qū)系及羅漢松屬分類、分布有科學意義。
雞毛松木材結構細密、易加工、有光澤,耐腐力強,可用在建筑、船舶、造紙、家具及器具等領域。
人們從雞毛松的枝葉中分離到12種化合物。其中,雞毛松雙黃酮、羅波斯塔黃酮、羅漢松雙黃酮A等化合物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雞毛松樹干通直,枝葉秀麗密生,可作為南方庭院觀賞和荒山造林的樹種,也是制作盆景的優(yōu)良材料。
作為我國珍稀的植物,雞毛松因材質優(yōu)良被長期過度砍伐,天然資源日漸枯竭。加之其自身雌雄異株的特性,導致雞毛松自然更新能力差。其生存的森林遭到嚴重破壞,已經(jīng)面臨瀕危的境地。1984年,在由當時的國家環(huán)境保護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發(fā)布的《中國植物紅皮書》中,雞毛松被列為稀有瀕危植物。
為進一步保護其天然資源,我國現(xiàn)已在雞毛松主要分布地海南建立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在云南的一些有雞毛松分布的地方,也都建立了自然保護區(qū)進行就地保護。
【責任編輯】趙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