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容
摘 要:新課改實行以來,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教學觀念、教學思想不斷更新,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手段及方法去完成新的教學目標,傳授學生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上通過親身體驗,參與到整個課堂教學中,從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學效果。
關鍵詞:思想品德;初中;體驗式教學;參與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tǒng)的思想品德課教學模式如“填鴨式”“一言堂”“說教式”等存在著教條化、教學方法機械、教學手段單調等弊端,課堂教學少有生氣,過于枯燥乏味,學生積極性不高,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了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教師必須轉換角色,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各種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體驗,教師的角色是編劇、導演,也是演員,還可以是主持人、記者、裁判,這就需要思想品德課教學必須采用體驗式教學方法。要想完成體驗式教學,在教學中應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設置多種教學情景,演繹不同的角色。
一、當好“主持人”
中學生自我表現(xiàn)欲強,并且現(xiàn)在學校都采取多媒體教學,學生的思想很活躍,在課堂上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為此我設計了一個板塊“實話實說”。利用課余時間征集大家感興趣的話題,學生提了很多問題,我感到學生心里的煩惱很多,就以《成長中的煩惱》為題,模仿“實話實說”欄目,我當主持人,就學生普遍關心的話題開展活動:(1)什么樣的學習方法最好?怎樣提高學習的效率?(2)對異性同學有了特別的好感怎么辦?(3)與父母發(fā)生沖突該怎么辦?(4)情緒時好時壞怎么辦?學生的熱情相當高,大家踴躍發(fā)言。課堂上充滿了掌聲、笑聲,直到下課同學們仍意猶未盡。
二、當好“編劇”“導演”
1.小品是一種喜聞樂見的文娛形式,在思想品德課中引入小品表演,能讓同學們在笑過之后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識。如,在教學《愛的沖突》這一課時,我根據(jù)書上的圖畫和心靈導航的內容編寫一些情景,要求學生情境再現(xiàn),讓他們推薦有表演能力的人來表演,四組展開競賽,評出優(yōu)秀表演獎,學生的熱情很高,個個踴躍參加,積極出謀劃策,在臺上表演的學生的詼諧的表情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每組的學生不斷地為本組的同學喝彩加油,這樣不僅讓學生掌握了書本知識,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和集體榮譽感。
2.讓學生當老師。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對于一些適宜學生理解的教材,讓學生自己去琢磨,去探索原因,去收集資料,分小組準備課件再上講臺當小老師把它講出來,老師當好導演的角色,精心指導,認真評價,適當補充,概括總結。如在開展活動課“從身邊的變化看改革開放”時,我就采取這樣的方式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三、當好“裁判”
結合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上課時,我會緊扣教材,開展一些游戲活動,老師充當裁判的角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講《磨礪意志》時,要求學生收集有關的成語,做一個成語接龍的游戲,我當裁判,把學生分成四大組,依照順序每組每次一人發(fā)言,看誰接得好接得快,接不上的一組被淘汰。在比賽中,學生既理解意志的內涵,又掌握了不少的詞語,還體現(xiàn)了學科的滲透;通過收集資料提高學生綜合整理、理解運用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鄒玉環(huán).體驗式教學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運用[D].首都師范大學,2006.
[2]田青,思想品德課體驗式教學的實踐探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7.
(作者單位 重慶市綦江區(qū)打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