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慧
摘 要:小學生正處于接受教育的初級階段,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給予正確積極的教育和指導。小學美術教育同樣也是如此。如何讓小學生打下很好的美術基礎,學好美術,是每一個小學美術教師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美術;認知與興趣;勤奮;創(chuàng)作靈感
一、良好的開始從認知開始
小學生正處于認知的初級階段,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興趣,教師可以針對這一點,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意教學。在上美術課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簡單的圖片,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從簡單的圖畫慢慢開始練習,同時教師再加以正確而積極的引導,多給他們視覺啟發(fā)和思維上的指導,這樣不但可以提升他們對美術的認知力,激發(fā)他們對美術學習的欣賞力,還可以讓他們在認知和學習中不斷進步,提升繪畫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必將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良好的認知是美術學習一個好的開始,再加上足夠的興趣,使學生在主觀上愛上美術課。當然,只有認知和興趣還不足以讓學生在美術上有良好的建樹,還需要學生自己克服懶惰,勤奮練習。
二、勤能補拙
小學美術教育只啟發(fā)學生的認知和激發(fā)興趣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自己的后天努力多加練習。這其中更需要教師正確的指導,即對學生的錯誤做出糾正,教會學生正確的繪畫方式,督促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規(guī)定的繪畫任務,之后對繪畫作品做出客觀的評分,對完成得好的學生,或在某些方面有進步的學生給予獎勵,同時對完成得不是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也要予以鼓勵,讓他們再接再厲。這樣在良性的循環(huán)下,學生的繪畫水平一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提高。
學生能夠克服懶惰,很好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以后,教師可以讓大家畫一些自己心中所想的事物,或者用自己的想象畫出生活中常見的事物。
三、挖掘學生的繪畫潛力,培養(yǎng)創(chuàng)作能力
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畫出一些想象中的事物,比如把樹葉涂成別的顏色,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畫出自己的心情等等。這些不符合常理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畫出來,他們可能畫得五花八門,可能不符合邏輯,但是這可以很好啟發(fā)他們根據(jù)自己的認識來創(chuàng)作,通過自己的審美來挖掘潛能,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為學生在以后的美術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在小學美術教育中,需要教師做好積極的引導工作,用耐心和愛心教導學生。從一筆一畫教起,從學生啟發(fā)學生的興趣和認知開始,步步為營,做好基礎工作,在此基礎上多加督促與指導,讓學生勤加練習,定能使學生的繪畫水平有很大提高,讓美術教學有巨大的進步,使美麗從筆尖綻放。
參考文獻:
[1]尹少淳.小學美術教學策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4.
[2]陳衛(wèi)和.基礎教育新課程教師教育系列教材:小學美術新課程教學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