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騰斌
課堂首先是學生的課堂,所謂學生的課堂即發(fā)揮了學生主體性的課題,是自主學習的課堂。其次,新課堂必須是情感的課堂,高效的課堂,既體現(xiàn)出學習的狂歡,又展示學習的智慧。因此高效課堂教學就是學生在“學會探學、學會交流、學會合作、學會學習”中解放學習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學目標?!白灾魈綄W”就成了高效課堂教學的關鍵一環(huán)。
“自主探學”,顧名思義就是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利用課堂進行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研學的過程,教師的“引”就顯得特別重要,教師的“引”就要有高水平和高技巧。
我在教學《臺階》時,備課讓學生“自主探學”,要求速讀課文,掌握生字詞和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在“合作研學”中,引導學生思考:1.父親為什么老覺得我們家的臺階低?2.讀完課文我覺得文中的父親是一個卑微的、胸無大志的人,你認為是這樣的嗎?最后進行“展示賞學”:回想一下你的父親,他可能沒有撫摸過你,在你跌倒時也可能沒有安慰過你,甚至沒有說過一句關懷愛護你的話,你覺得你的父親愛你嗎?你覺得的你的父親是怎樣一個人?
在進入課堂教學后,完成學習流程一(演講激趣、導入新課)流程二(講解作者、展示目標)后,進入流程三自主探學:速讀課文,掌握生字詞,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學生自主探學過程中,學生有意無意說出“一間破房子,還要我們讀”,“父親連建房子都那么累,真沒出息”“已經(jīng)什么年代了,還要建九階臺階的房子,太土了”等等的話。我在學生自主探學過程中,聽到了這些話,斟酌反思,還按教案的準備上,這樣效果肯定不好。在結(jié)束字詞檢查后,急中生智拋出“你們讀了課文后,認為父親是個怎樣的人?請從課文中找出理由?文章中的九階臺階有什么作用?”這樣兩個問題,想不到“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議論紛紛,我提醒他們要回到課文,學生們又回到文本閱讀探學。
等學生閱讀差不多時,我朗讀文中一段話“父親閑著沒什么事可干,又覺得很煩躁。以前他可以在青石臺階上坐幾個小時,自那次腰閃了以后,似乎失去了這個興趣,也不愿找別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們家的臺階,偶爾出去一趟,回來時,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樣?!闭埶麄兓卮?,父親究竟失去了什么?這種若有所失的心理該如何理解?
在提問前,我真擔心養(yǎng)尊處優(yōu),無憂無慮的孩子們體會不到。可事實證明我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最后孩子們的發(fā)言令人感動,我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善解人意,體貼入微。
請聽孩子們的發(fā)言:
(1)父親一貫辛苦勞累,砍柴、擔谷、抽煙、拾磚撿瓦、挑水,生活很有規(guī)律,可他現(xiàn)在忽然無事可做,覺得空虛無聊。
(2)父親一輩子渴望贏得別人的尊重,現(xiàn)在房子蓋好了,臺階高了,他一下子沒有生活目標了,覺得沒奔頭,沒勁。
(3)父親干了一輩子,年輕時三百來斤的青石板一下子背三趟,還沒覺得花了太大的力氣,如今連水也挑不動了,他失去了生機、活力,覺得自己沒用了,每價值了。
(4)父親辛苦了一輩子,現(xiàn)在目標實現(xiàn)了,在還沒有確立新目標前,暫時沒有動力了。
(5)父親體壯如牛,吃苦耐勞,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決心,開始漫長的準備。他,太辛苦,準備了大半輩子,積銖累寸,終于造起了有九級臺階的新屋,一輩子的心愿得以實現(xiàn),心頭的喜悅真是無法形容。房子蓋成了,父親卻老了。
……
結(jié)果一節(jié)課就在這樣的氛圍中歡快而有收獲地結(jié)束了。
在“自主探學”的教學中,我始終扣住關鍵詞“探學”,始終引導學生從文本出發(fā),讀懂父親,讀懂臺階的含義。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是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師確實要重視了。我遵循先感性、后理性,教師引路、學生自主探學的教學理念加以變化教學。應該說,這一板塊的教學設計的變化還是比較科學、合理的,學生的交流比較精彩,在感性-理性-感性-理性的螺旋式上升中,學生對細節(jié)描寫理解的比較到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也得以提升。展示時的反饋也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應該說,這一板塊的引導達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自主探學不是放任自由,要有具體的學習問題和任務做引導,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各位學生,各個小組的困難和問題,并做好適當?shù)囊龑?,督促學生認真學習,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找出自己的困惑,并形成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法,這就貴在教師的引導。
促進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互動交流,培養(yǎng)學生探學能力、合作研學能力、交流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發(fā)展。特別是自主探學,需要教師根據(jù)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幫助學生設計好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圍繞學習目標充分質(zhì)疑、探究、討論、交流,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得到不斷地發(fā)展和升華,這是高效課堂教學所追求的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