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致 伍凌韻
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故事,表達特定情感和主題的讀本。繪本閱讀符合孩子的思維特點,能激活孩子的想象,有利于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和藝術審美能力的提高。通過繪本閱讀,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提問和引導,能培養(yǎng)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推理判斷能力以及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
小學中年級(以下簡稱中年級)習作剛由簡單的造句過渡到寫作文,處于寫作文的起步階段。《新課程標準》對中年級習作明確提出了以下階段性目標:“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辈簧賹W生對作文缺乏興趣,甚至產生害怕寫作文的心理,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無話可說,二是無從下筆。學生習作的素材往往脫離生活實際,內容空洞、言之無物、選材單一,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鑒于此,筆者嘗試將繪本主題閱讀與中年級單元習作教學相結合,以班級讀書會為載體,引導學生閱讀大量相同主題的繪本,幫助學生拓寬寫作思路,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有效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一、建立班級讀書會
班級讀書會,顧名思義就是以班級為單位,有計劃地開展讀書活動,進行多種形式的閱讀、討論和交流。班級讀書會具有以下優(yōu)點:人員集中,各成員之間彼此比較了解;教師作為讀書會的組織者及領導者,具有較高的權威,在調動資源時,容易得到家長的信任;舉辦班級讀書會活動的地點不受限制,學校教室、圖書館、閱覽室或其他場所均可利用,且活動時間比較容易控制;容易形成良好的班級閱讀氛圍,使學生通過分享心得和討論觀點,增長見識,積累寫作素材,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為使班級讀書會的開展達到預期的效果,筆者與學生進行了溝通和討論,并在參考學生意見的基礎上,做了以下準備工作:1.創(chuàng)作會歌《快樂的小書蟲》;2.成立書香小隊。全班39名學生被分成6個小隊,分別是“書友夢想隊”“書友攀登隊”“書友探險隊”“書友巧手隊”“書友創(chuàng)作隊”“書友理想隊”;每個小隊選出1名隊長,由隊長帶領隊員們設計讀書口號、互相合作,一同展示自己隊伍的風采。
二、圍繞主題,開展閱讀活動
1. 確定主題,公布書單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對中年級習作提出的“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這一目標,我們在確定主題時,要盡量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人和事,如寫熟悉的人、喜歡的動物等。這樣學生在寫作時才能有真實的情感體驗,寫出來的文章才不至于“脫離實際、言之無物”。在學生學習了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有關父愛及母愛的課文之后,筆者根據(jù)該單元的習作要求,以“愛意無限”為主題,組織學生開展班級讀書交流會;通過讓學生閱讀大量與父愛、母愛有關的繪本,把學生帶入繪本的故事情節(jié)中,使學生的情感受到陶冶,藝術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不斷的發(fā)展,從而為單元習作做好鋪墊。
確定讀書會的主題后,老師可向學生公布推薦書目的名單,同時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解決書源的問題,如到圖書館借閱,或從南方分級閱讀研究中心推出的“紅皮書”及其官方網(wǎng)站“小伙伴網(wǎng)”尋找相關的書籍。
2. 全面閱讀,小組分享
學生根據(jù)老師公布的書單展開全面的閱讀。6個小隊分別由隊長帶領,根據(jù)自己隊伍的特點,挑選出一兩本繪本,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交流及分享,展示閱讀的成果。在此過程中,學生自由發(fā)揮、自主排練,學習的自覺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每個孩子都有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口頭表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就連一些平時極少發(fā)言的學生,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3. 自主課堂,展示成果
“愛意無限”班級讀書交流會設計了形式多樣的成果展示活動,有畫畫、講故事、制作手工書等,并邀請了家長到場觀看。6個小隊各具特色,以不同的交流形式,分別展示了各自的閱讀成果。
“書友夢想隊” 挑選書籍:《我爸爸》《我媽媽》;交流形式:畫畫;展示過程:先簡單介紹書籍,然后通過畫面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每個隊員心中的父母都具有不同的形象,有的隊員畫了一個大大的鬧鐘,覺得自己的爸爸像鬧鐘一樣準時;有的隊員畫了一個胖胖的茶壺,覺得自己的媽媽像茶壺一樣“嘮叨”,但嘮叨中滿是關心。
“書友攀登隊” 挑選書籍:《逃家小兔》;交流形式:制作讀書卡,朗讀親情短信;展示過程:先簡單介紹書籍,然后介紹自己制作的讀書卡,表達對父母的愛意,最后朗讀親情短信,把父母對孩子的關愛,通過短信一一傳遞出來。
“書友探險隊” 挑選書籍:《我愛你媽媽》,交流形式:講故事;展示過程:先簡單介紹書籍,然后分享讀書漂流卡,彼此傳達自已對父母的心意。
“書友巧手隊” 挑選書籍:《媽媽的紅沙發(fā)》《我愛你爸爸》;交流形式:分享各種形狀的卡片;展示過程:先簡單介紹書籍,然后分享自己制作的各種形狀的卡片,最后表演詩歌朗誦《游子吟》,讓其他隊員們感受母親對即將遠行的兒子的掛念之情。
“書友創(chuàng)作隊” 挑選書籍:《猜猜我有多愛你》;交流形式:表演故事;展示過程:先簡單介紹書籍,然后小隊成員分角色演繹故事。
“書友理想隊” 挑選書籍:《爸爸,我要月亮》《爸爸,你看我在做什么!》;交流形式:分享手工書;展示過程:先簡單介紹書籍,然后分享自己制作的創(chuàng)意無限的立體毛毛蟲書、立體花型書等手工書,(手工書上寫滿了孩子們的讀后感受),最后展示送給自己爸爸的禮物,表達對爸爸的敬愛。
孩子們精彩的表現(xiàn)及真誠的話語,不僅贏得了家長們的陣陣掌聲,還令家長們流下了感動的眼淚。
4. 交流總結,反饋升華
“愛意無限”班級讀書交流會,加深了學生對父愛及母愛的理解。在“親子瞬間 愛意無限”這一互動環(huán)節(jié),我們以幻燈片的形式,把每一個孩子與父母的合照輪流放映在大屏幕上。隨著歌曲《親親我的寶貝》的樂聲響起,孩子們看到自己與父母出現(xiàn)在大屏幕上,不由得非常興奮,情緒完全被調動起來。有的學生不好意思地捂著臉偷笑,有的學生則驚訝地喊道“哎呀!那是我?。 ?,并呈現(xiàn)出滿臉的幸福。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氣氛異常高漲,孩子們都沉浸在與父母、同學、老師同樂的海洋里,露出了真心的歡笑。
緊接著是用手語表演歌曲《真的愛你》。動人的旋律、感人的歌詞觸動了孩子們的心靈,使孩子們的心中充滿了對爸爸媽媽的感激。孩子們認真地演唱,用心地做手語動作,感動了在場觀摩的每一個人;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回憶起與父母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感受到父母對子女濃濃的愛意。
有了這層層的鋪墊,習作課上,老師只需作適當?shù)狞c撥和指導,一下子就打開了學生的思維。學生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和感受,表現(xiàn)自己覺得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能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來遣詞造句,從而涌現(xiàn)出許多不同選材、視角獨特的優(yōu)秀習作,如《雪山不冷》《充滿母愛的小本子》等等。一段段優(yōu)美、感人的文字從孩子們的筆尖滑出,孩子們開始覺得有話可說、有素材可寫,寫出來的文章也言之有物,便漸漸喜歡上寫作,寫作的自信心也不斷增強。
三、以讀促寫,快樂前行
實踐證明,把繪本主題閱讀與中年級單元習作教學有機結合起來,能使學生圍繞單元習作的一個特定的主題展開各種設想,產生創(chuàng)新的觀點,形成“大腦風暴”,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從而達到生生互動、互相學習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可以繼續(xù)以班級讀書會為載體,組織學生圍繞主題,開展各種各樣的閱讀專項活動,使孩子們繼續(xù)在書海中探索、遨游,以讀促寫,快樂前行。
一本本精美的繪本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陶冶了孩子們的情操,使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感染和啟發(fā)。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當讓閱讀伴隨著學生的成長,使其在閱讀中收獲快樂,同時引導學生沿著繪本閱讀之路,攀上習作更高的山峰。
本欄責任編輯 許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