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衛(wèi)
隨著思想品德科目考試形式的變化,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激情有所下降。很多學生認為思想品德課難學、乏味、沒意思……為什么會這樣?我認為在很大程度上與我們老師的教學有很大的關系。一直以來,教師注重知識要點的傳授,忽略學生的自由發(fā)展、自主探究,由于學生死記硬背而導致思維打不開,自我封閉,沒有學習興趣。因此,很多老師認為枯燥難教,學生也認為乏味難學。為了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精神,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下面我就針對在教學中的幾點做法總結如下: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
新課程目標中提到學生的自主學習是中學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第一需要。近年來,隨著思想品德科目的考試方式的變化,有的中學品德教師致力于探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積累了一定的經(jīng)驗。但也應該看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未能引起中學思想品德教師的普遍重視,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式傳統(tǒng)教學模式?jīng)]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如。針對何改革當前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擺正教與學的關系,研究探索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是我們每位品德教師必須思考和面對的重要課題,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我認為所謂學生自主學習就是相對于“被動學習”、“機械學習”和“他主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的全過程中主動地、獨立地有支配權利和控制能力的活動。也就是學生的獨立主體地位要得以充分展示,充分的發(fā)揮學生自己的遐想,而進行探索課本知識的內涵。以往的思想品德課教學存在這樣一個誤區(qū),那就是老師不停地講,學生在下面不停地劃書、記憶、背誦,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常常把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作為主要甚至唯一的內容進行灌輸。
二、融入情感,加強課堂氣氛
1.創(chuàng)設情感課堂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素養(yǎng)
生動的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引起學生的親切感和新鮮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為師生的情感互動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思想品德教師通過有效的引領,使學生在情感觸動中領悟知識,在情感聚放中接受教育,真正做到“動之以情”,并通過情感疏導為“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2.進行情感課堂師生互動,彰顯情感交流
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說過:“教學是一種教起來使人感到愉快的藝術”。課堂感要到愉快,教師就要構建動情的情感課堂去感染學生。思想品德課是比較特殊的學科,更要注重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和互通。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促進學生人格的完善,思想品德課作為德育首選課,在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構建情感課堂時,教師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講一些自己親身的經(jīng)歷,切身的感受,讓學生感到共鳴和共振,即便是舉一些學生所熟知的例子,教師也要融入自己的認識,自己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可以通過師生間平等的討論,教師所講的內容才能感染學生的情緒,喚醒學生的心靈。
3.把握情感課堂教學要求,深化豐富的教學內容
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必須轉變傳授方式和途徑,在了解和掌握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情感要求后,教師要有效地結合知識進行串聯(lián),充分把握學生的情感脈絡,理解學生的情感需求,利用現(xiàn)代教育工具,如影片、圖片、漫畫、視頻等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溝通,有針對性地加以滲透,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更加渴望走出課堂、了解社會,接觸深刻的情感體會,這樣,才能使教學內容進一步內化,使學生更加深刻和完整理地解教學內容,也會使學生更加喜歡思想品德課,培養(yǎng)起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情感品質。
三、利用名言警句作為課程資源
一般說來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名言警句一般具有三個作用:1.是直指題意。2.是延伸內涵。3.是活躍氣氛。在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穿插名言警句,主要運用學生普遍熟悉的成語、俗語、諺語、格言、詩詞、歌曲中的某些句子等等。這些名言警句是人們在實踐中經(jīng)驗教訓的提煉和總結,是歷史文化精華的積淀,對后人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警戒作用。青少年健康成長需要各種正確的導向,作為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名言警句有利于學生正確對待學習、生活、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培養(yǎng)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學會正確地做人和處事。思想品德不需要深刻的理論和教條,它需要的是各種淺顯易懂、生動活潑的實例和人性化的引導。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名言警句,作為一種引導、激活、推動教學的手段,應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途經(jīng),充分發(fā)揮其釋疑解惑、點撥誘導、強化聯(lián)系、深化認識的功能。
四、讓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生活化
課堂中教師的講解,課本知識的延伸等要讓學生領悟人生的意義,幫助學生認識和解決在學習、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尤其是教材內容在編排上特別注重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以清新、自然的獨特魅力吸引著學生,體現(xiàn)了“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的教育新理念。這就要求教師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必須將學生課堂學習課本理論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將課堂學習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將課本上的事例與現(xiàn)實社會聯(lián)系起來,構建學生感興趣的生活課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給學生去體驗,讓學生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也就是讓思想品德課教學內容普通化、生活化。
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所謂“親其師,重其道”,就是說,良好的師生關系會使學生因為喜歡教師而對他講授的學科感興趣。教師以其自身的良好情緒,積極態(tài)度,健康人格以及教師個人魅力組織好學生的課堂生活,給學生帶來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師生關系也是建立良好課堂氣氛的一個重要方面,師生關系融洽和諧,課堂氣氛就會輕松、活波、民主、自然、向上。反之,則會緊張、消極。因此,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用樂觀向上、積極健康的人格影響學生,做到潛移默化;要學會心靈換位,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理解學生,教學民主;要加強專業(yè)知識、業(yè)務理論的學習,使教學本身具有說服人、教育人、吸引人、感染人的力量,以促成良好課堂氛圍的形成。
總之,思想品德課教學是一項艱巨而富有藝術性的教學工作,它直接關系到學校德育工作成果的好壞,要想做一個優(yōu)秀的思想品德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還要擁有一顆對學生的愛心以及掌握多種良好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想學、愛學、樂學思想品德課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