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
連續(xù)幾次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我國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持續(xù)下降。為扭轉這種局面,中共中央、國務院2007年頒布7號文件,提出“通過五年左右的時間,使我國青少年普遍達到國家體質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體能素質明顯提高,營養(yǎng)不良、肥胖和近視率明顯下降”。在這五年中,我抓了兩個基礎,并在學生原來身體素質的基礎上盡可能地全面提高每個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
這項工作必須長期不懈地進行。當前我把這個練習叫做“課課練”(“課課練”是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一些必要的輔助練習、誘導性練習或轉移性練習和發(fā)展身體素質的練習,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和提高身體訓練水平),這個練習放在基本部分的首要內容;其次每個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身體素質以及本校的實際教學條件選擇一兩項體育項目作為自己在體育課或其他業(yè)余時間的活動內容。這個內容長期堅持,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好基礎。終身體育要求每個學生一生中必須掌握一兩項體育項目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最終達到每天快快樂樂鍛煉一小時,高高興興工作一輩子,健健康康生活一輩子。
一、“課課練”
“課課練”始于20世紀80年代,那是在大綱時代的精神所指引下開展的。新課改至今,人們逐步淡化技能教學和輕松體能訓練,因此“課課練”又進入大家的視線。而今天能夠結合新課改的精神,重新提起這個話題非常有意義。因為“課課練”的確有其積極的一面,關鍵是我們如何科學安排和合理有針對性地運用它提高學生相應的素質。
為了改變每位學生當前的身體現(xiàn)狀,我們一線體育教師必須及時采取措施配合國家搞好這項健身工程,把學生的體質鍛煉上去。我是這樣做的:每節(jié)課體育教師必須根據(jù)不同主、客觀條件在總訓練思路的前提下對學生分階段、分類型進行加強體質的練習。學生必定是未成年人,有懶惰現(xiàn)象。我為了使這個練習在盡可能短的教學時間內在學生身上見效果,練習時間都選在體育課中,并且在我的嚴格指導與監(jiān)督下來實踐。
體育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想盡一切辦法、克服一切困難讓學生高高興興地進行以前覺得枯燥無味的身體素質練習(組織形式主要是:游戲和比賽)。具體到一節(jié)課中教師如何使用,必須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天氣、場地器材、學生身體健康狀況以及近階段學校體育活動安排情況靈活調整應用(一般需要8分鐘~10分鐘左右的時間)。在秋季開學初的一段時間里,教師必須節(jié)節(jié)加入全面恢復身體機能的各項練習,運動量不能加的太快,要有個適應過程,否則不僅不能達到提高運動能力的鍛煉效果,反而有損健康,甚至造成身體損傷。每節(jié)課多進行恢復心血管系統(tǒng)的練習(一般情況下女子的耐力是男子的一半)以及柔韌性練習。柔韌練習必須在準備活動充分做開、身體發(fā)熱的情況下循序漸進,逐漸加大動作幅度,且與力量素質練習相結合。同一個柔韌練習動作不能少于5~10次。靜力性柔軟練習一次性不能超過5分鐘~6分鐘。這個內容練下來大多數(shù)學生基本上都要見汗,10秒心率達到23次。
恢復心血管系統(tǒng)的練習一般采用2分鐘~4分鐘的直續(xù)練習,或5分鐘~20分鐘跑和“分鐘間歇跑”(跑1分鐘間歇1分鐘,跑2分鐘間歇2分鐘,直到跑完5分鐘為一組)?;謴托难艿木毩曈袃扇?jié)課就足夠了,而柔韌的練習不能立刻停下來,還得以后節(jié)節(jié)練習,每節(jié)課的內容不能多、練習時間不能長。
開學后的第二個階段多進行短跑項目的練習。這個練習必須掌握兩方面的要求。第一,跑的長度一般情況下不能長于該項目的總長度。100米多進行30米~40米加速跑或6秒鐘加速跑。第二,下一次或下一節(jié)課的練習必須在前一次或前一節(jié)課的練習之后學生身體機能恢復的情況下進行。練習間隔時間大約為2分鐘~3分鐘,不能超過5分鐘。短跑項目的練習主要采用重復練習法和大強度間歇練習法。重復練習法用80%~90%的強度重復1~5次,要求快速進行2~5組。間歇練習法用50~80%的強度重復5~10次,要求爆發(fā)性速度進行4~6組。短跑練習用5周~7周時間。在進行速度練習時還應該注意男女區(qū)別對待、上下肢搭配練習進行效果更好。
體育鍛煉能消耗體能、身體出現(xiàn)的代謝不平衡,因而機體需要補充、合成新的物質,使機體獲得更加旺盛的活動,并使機體得到進一步發(fā)展。這是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的生理過程和理論依據(jù)。我為了穩(wěn)住短期內學生身體素質提高幅度不再下滑,必須還得對身體進行長期有計劃的鍛煉,即進行終身體育運動(體能消退規(guī)律:10周1次,1/3的消退;2周1次,可以保持)。
二、終身體育
終身體育上世紀末國家要求的比較緊。它要求每個人一生中必須掌握一兩項體育運動作為強身健體的手段和內容。各項體育運動項目對于學生來說都處于并列關系。選擇某幾項運動讓學生學習既可以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也沒有必要每個項目都讓學生去嘗試。在終身體育的練習中,學生只要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學校場地器材情況,有目的地選擇一兩項練習就可以了。
在體育課上,有練習籃球的、乒乓球的、羽毛球的、跳繩的、單杠的、雙杠的,甚至在學校運動會前期有練習長跑的。學生不論練習何種運動項目都比較投入和盡力,甚至在課結束部分集合時,教師鳴了好幾次哨音都叫不過來,學生仍然在搶時間活動。學生活動時,教師只是逐點巡回進行指導或者和學生一起活動。
在乒乓球練習點,學生最常出現(xiàn)的問題有三點。(1)學生不會站位。學生應站在案后距左端三分之一處。(2)學生不會發(fā)球。學生不知道聲東擊西,眼盯著哪兒有球就向哪兒發(fā)球。(3)學生不會推擋。學生不知道對方來的什么性能的球,用什么方法推擋回去,況且更不曉得自己攔過去的球讓對方處理時給對方造成一定的困難。
經過前面兩個基礎的練習,七年級學生到九年級畢業(yè)時體質有了明顯的增強,身心健康有了顯著提高。學生原來安靜時的心跳頻率每分鐘為75次左右,到畢業(yè)時基本上是60次左右,課堂上再也沒有大面積請假見習的現(xiàn)象(除個別特殊病號)??梢哉f,學校體育真正實踐了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