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立旺
新課改倡導“自由表達”,讓兒童作文回歸生命本真,呼喚兒童作文的生命活力在習作過程中的真情投入和傾情投入,讓學生享受自由寫作狀態(tài)。因此,如果孩子們能興趣十足地參與習作教學,他們喜歡看、喜歡說、喜歡寫、喜歡評,沐浴在習作教學的快樂課堂,孩子們的習作能力就能得到極大的發(fā)展。
為此,我認為作文教學要做到如下幾點。
一、我手寫我“眼”(觀察)
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技巧、開發(fā)智力的動力。因此,任何形式的教學都必須嚴格遵循興趣性原則。習作教學的起點是兒童對作文的需要和興趣,因此,習作教學的開課十幾分鐘最為關鍵,也最費心思,它關系到學生“想不想寫”“有沒有東西寫”的問題,而且這兩個問題又與“能不能寫好”密切相關。兒童的思維特點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他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又正在迅速發(fā)展著。為此,作文教學要充分體現(xiàn)“作文與自然”“作文與生活”“作文與文化”“作文與活動”的相互結合。教師要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善于引導學生細致觀察,讓他們一心一意地想看到不易看到的東西,想理解隱藏著的東西,以及從平常的、習慣的、隨時隨地可見的東西中看出不平常的東西來。如一位教師上的《——真好吃》的作文公開課,上課伊始引導學生觀察一個視頻,打開學生寫作思路。具體實錄為:
師:教師班上的小朋友舉行了一次吃西瓜比賽,想不想看看?大家仔細看看這些小朋友是怎樣吃西瓜的?(出示錄像)
生:扎辮子的小女孩一只手拿一塊西瓜,同時塞進嘴巴,可嘴巴哪有這么大呢?弄得西瓜汁流到了手上、衣服上、桌子上。
生:他狼吞虎咽,橫著咬豎著咬,這邊咬那邊咬,弄得臉上、鼻子上全都是西瓜汁和西瓜籽。很有趣!
生:兩兄弟搶西瓜吃最有趣。哥哥只顧自己大口大口吃,坐在一旁的弟弟不由自主地伸手想抓一塊,可哥哥迅速推開弟弟的手,弟弟只好眼巴巴地看著哥哥吃,口水直流,心想:你這么小氣!下次我的東西也不分給你吃。
這樣有效運用教學媒體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帶領學生到“生活情景”里去發(fā)展言語,讓學生體驗生活,眼中有物,物中有人,人中有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我手寫我“口”(口語)
口語化的文字流暢通順,因此作文教學要提倡“我手寫我口”,以避免生澀、枯燥、束縛思維的文字出現(xiàn)。老舍在《怎樣丟掉學生腔》批評道:“一執(zhí)筆為文,便擺起架子來,話不由衷,有現(xiàn)成的話不用,故意去找些不必要的詞兒作裝飾?!痹趯懽鲿r注意文字口語化,多使用口語化的文字,有利于思路的流暢。這樣做,不但可以加快寫作速度,而且在不經意中往往還會有精彩的個性化語言出現(xiàn)。如一位五年級的學生在寫《媽媽的愛》時,一氣呵成寫下了這么一段文字:
“我清晰地記得那天的雨下得很大。媽媽你望了望外面,又看了看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你拿起雨衣,抱著我沖向雨中,把雨衣都蓋在我的身上,而自己卻淋在大雨之中。我心想:‘媽媽穿得這么少,會不會感冒呀!醫(yī)院啊醫(yī)院,以前我總覺得你離我家那么的近,現(xiàn)在怎么這么遠啊!我們終于到了醫(yī)院,醫(yī)生說要打針,就在醫(yī)生給我打針的那一刻,我第一次看見媽媽的眼角有淚水,這時我哭了。我不是被那針打痛哭的,而是被媽媽的舉止感動流淚的。”
這一段話讀起來流暢生動,生活氣息濃郁,人物形象具體,絕無生澀枯燥的感覺。語言大師經常告誡我們:口語是我們最熟悉的,也是最具有生活氣息的,是親切的語言。不要去冥思苦想那些所謂的“好詞語”,具有生活氣息的語言才是真正的“好詞語”。
三、我手寫我“心”(真話)
當前,學生作文出現(xiàn)這樣的情形:假、大、空?!凹佟?,說假話,寫假事,虛情假意;“大”, 想要模仿那些“優(yōu)秀作文”,可又力不能及,最終只有 “套、湊、編”,滿篇大話口號化?!翱铡保瑑热菘辗?,不具體,不實在,不著邊際。這一情形一時難以扭轉,因此教師只有讓學生徹底從作文觀念、教學方式、評價取向的錯誤中走出來,才能真正使學生“要寫、可寫、能寫”。我手寫我心,是學生把所思所想所感真實地記錄下來,分享快樂,傾吐煩惱,在寫作中陶冶情操,放飛心靈。一句話,習作是一種感情的流露。北京小學吉春亞教師的作文課很能抓住學生的心,她上的《絕對孩子》漫畫作文有這樣一個片段很精彩:根據(jù)“爸爸、媽媽(大人)擁有太多的權利”展開想象,小組合作表達自己的感受。孩子們談論的話題很廣:“我爸爸權利很大,自己弄錯了事,認為我影響他?!薄啊职挚傋屛遗莶瑁蝗徊蛔屛矣秒娮赢a品,我必須得泡茶?!薄拔蚁矚g打乒乓球,可是打10分鐘媽媽也不允許。”“晚上,我只能做作業(yè),而媽媽她可以在玩電腦。”……這些童言體現(xiàn)了童真、童趣、童味,留住了童魂,撥亮了童心,真正達到了“我手寫我思、我手寫我心”的境界。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孩子們的觀察、想象及審美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靈感思維、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受益匪淺。
四、我手寫我字(快速)
漢字不僅是記錄交流的工具,同時也是一種書法藝術,教師應努力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本身的審美情趣和認同感。雖然生活在網絡時代,但手寫漢字不該被人們摒棄,反而需要發(fā)揚。學生接觸書寫漢字最多的應該是作文。書寫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寫作速度。現(xiàn)在學生寫作文普遍比較慢,快起來就寫字潦草,甚至難以辨認,因此必須強化書寫能力訓練。專家認為:“快”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火車要“快速”,打球要“快攻”,吃飯有“快餐”。在考場上,小學生一個小時里寫出400字以上的作文,無疑是“快速作文”,要在考場上寫出好作文,除了審題快、構思快,還要寫字快。作文不是書法競賽,我們應要求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把字寫得清楚、規(guī)范、工整。經常進行書寫,學生的思維會變得活躍敏捷,并把寫作變?yōu)槭苡靡簧目焖賹?、快速修改的習慣和能力。
總之,習作能力是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習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的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教師要為學生習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習作的束縛,鼓勵他們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