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 要: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教學的難點。這一階段,學生識字情況如何、養(yǎng)成怎樣的識字習慣和能力,對今后的識字及整個語文學習影響很大?!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p>
關鍵詞:識字教學;方法;情境
識字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和關鍵。教師應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jù)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本文就以《小母雞種稻子》的教學為例,談一談我對識字教學的幾點認識。
一、注重識字方法的選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要特別關注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fā)展等方面的影響。”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關注識字教學。《小母雞種稻子》這篇課文的生字還是比較多的,教師的教學在集中識字的基礎上,對本課的生字進行了分類整合,分層次地落實了識字教學任務。
在初讀課文后,教師出示了三組生字。第一組“種、和”,學生看了便能準確讀出,在此基礎上,老師便追問:“你能區(qū)分它們嗎?”學生首先關注到了偏旁的相同,緊接著就觀察出“種、和”的右邊部分是不一樣的。學生在區(qū)分了這兩個字后,還掌握了區(qū)分形近字的方法。第二組“貓、豬”,第三組“雞、鴨”,這兩組字的部首相同。老師首先引導學生理解了部首的意義,其中反犬旁表示和動物有關,“鳥”字旁和鳥類有關。然后,教師還趁機進行了拓展:“你還知道哪些帶有鳥字旁的字呢?”學生聯(lián)想到了生活中的“鴿、鵲、鴉”等字,教師還補充了“鵝”字,讓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掌握了方法,積累了漢字。這種分類識字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落實課堂的識字任務,讓識字教學不再枯燥乏味。
二、注重識字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
從傳統(tǒng)意義上來講,識字教學是一個單調(diào)乏味的過程。如何高效地指導低年級學生識字,是語文教學的關鍵。教師要遵循聽得懂、讀得準、識得真、記得牢這一規(guī)律,積極創(chuàng)設識字環(huán)境,引導孩子們認識生字,牢記生字。教師在這節(jié)課上,創(chuàng)設了三種情境:
第一種是“動畫情境”。在板書課題后,教師提問:“小母雞在種稻子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呢?讓我們一起去聽一聽?!边@一提問,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迫不及待地想聽故事。接著,教師出示了課文動畫,并用聲情并茂的朗讀把學生帶入童話故事中。
第二種是“言語情境”。在識記“年、米、飯、自、己、怕”這組生字時,教師出示了與文本語言相同的“稻穗”圖片,并用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還有幾個字寶寶藏在稻穗后面呢,讓我們一起找一找,叫出它們的名字”,激發(fā)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在此過程中,還交流了一些學生熟悉的識字方法。例如,教師問:“怎樣記住‘怕字?”學生立刻想到了“拆部件”的方法。教師又說:“‘自字怎么寫?”學生說:“‘目字頭上加一撇?!边@種“加一加”的方法是識字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既讓學生識記了生字,又復習了識字的方法。
第三種是“游戲情境”。首先是“搶字游戲”,讓學生快速識記生字,并在“搶字”的活動中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其次是“字形小魔術”游戲,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創(chuàng)設了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尤其是“禾+口=和”,讓學生觀察“禾”在做部首后的變化,讓學生明白了漢字之間的避讓,還教育同學們應該和漢字一樣友好相處,這一教學設計正是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p>
總之,只有走進漢字寶庫的大門,認識漢字,理解漢字,我們才能讀懂每一個漢字的內(nèi)涵,并把這些真諦傳遞給學生。作為語文老師,在識字教學中,要結(jié)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教給識字方法,拓寬識字途徑,培養(yǎng)識字能力,使他們真正喜歡漢字,在自主識字中提高識字效率。
(作者單位 江蘇省金壇市儒林中心小學)
編輯 白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