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乙潔 肖云仙
摘 要: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教師應充分利用生物學的這一特點,通過有趣的實驗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特別是把那些難以理解的、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使學生盡快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實質,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關鍵詞:實驗;興趣;生物
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主要在課堂內進行大課的講授,但基本是把教科書上的內容用口頭表述的方式“復制”了一遍,學生則被動地聽講,至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很少得到反饋意見。這就使教學成為枯燥無味的“背書”,不僅課堂效果差,實際上是在消磨時間。實踐證明,如下方法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而且還能夠使他們真正地樂學、愛學、自信、成功。結合自身生物教學的實際情況,談談如何通過激發(fā)學生興趣來搞好生物教學。
一、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用生物知識指導學生的生活
每個人的生活都與生物學知識有密切的聯(lián)系,只要教師在平常注意積累和觀察,并且善于發(fā)揮,就能把相關的教學內容聯(lián)系起來。比如,生物第一冊“植物細胞吸水或失水取決于細胞周圍水溶液的濃度與細胞濃度的大小?!备鶕@一原理,可以使新菜板“健康長壽。”可結合教材向學生講述:用高濃度的鹽溶液對新菜板進行浸泡,時間越長越好,菜板以后就不會開口,不會凸凹不平,切菜時也不會掉渣,而且經過鹽水浸泡后的菜板還能抑制細菌繁殖。這樣,學生不但能學到技術,還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又對學生的生活有明確的指導作用。
二、通過實驗開展課外活動
實驗是生物學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生物學知識,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盡可能讓學生多做實驗,并力求學生實驗成功,讓學生從實驗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提高其學習的興趣。課外活動亦能廣泛地滿足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和愛好,教師在認真搞好課堂教學的同時,應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拓寬教學渠道,多給學生實踐的機會,走進大自然和社會。
三、利用生物實驗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
教師要樹立學生是教學活動主體的意識,建立師生和諧的關系,尊重他們的主體人格;而且在實驗教學中要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
四、生物教師要以身作則,以實際成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教師不僅要上好課,還要在綠化、美化校園方面作出應有的成績,也就是生物教師要成為實干家。如果生物教師能夠和學生一起動手把校園裝點成鳥語花香的園林,讓學生親眼目睹自己的勞作創(chuàng)造了美,產生了美感,他們就會更愛美、創(chuàng)造美,就會熱愛生物科學,還會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學校的學習環(huán)境優(yōu)美,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而且在上生物課時實驗材料也豐富了,講的道理也就更有說服力了,也更能夠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得課堂教學更加得心應手。這不但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還能為實驗教學提供更多的方便。
(作者單位 重慶市榮昌仁義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