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蘭
摘 要: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小學教育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打下了基礎,小學階段是學生發(fā)展中重要的啟蒙階段,作為小學班主任,應該在緊抓學生學習成績的基礎上,做好管理工作。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工作;學生
一、給予學生更多的愛心
由于小學生的社會與學習經歷都比較少,心理不成熟,心理也比較脆弱,因此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不應該對學生嚴厲管理,而更應該多給予學生愛心。學生受到家庭環(huán)境、個體特性的影響,他們的發(fā)展不完全平衡,在學習和生活上不能保持完全的一致,甚至會讓人有些失望,對于這部分學生,班主任不僅不能放棄,更應該加強對學生的管理。這時班主任要相信,小學生的可塑性最強,只要用愛心去接納他們,他們肯定會往好的方面發(fā)展,班主任應該多給予學生愛心,讓學生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
二、用信任引導學生
現代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孩子在家中備受父母的關懷,很容易養(yǎng)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個性,爭強好勝、脾氣暴躁,教師不能把這部分學生當成壞學生,經常對他們進行嚴厲的批評,這樣更容易激發(fā)他們的叛逆心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個性特點,把劣勢轉化為優(yōu)勢,把爭強好勝的特點轉移到學習競賽中來。班主任還應該用信任去引導學生,有些學生無論是在學習方面還是課外活動方面都存在不自信的現象,教師應該對這類學生多進行鼓勵,鼓勵學生展現自己的特長。
三、多理解學生
在班集體中,學生應該具有一定的集體意識,才能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現在的小學生比較缺乏班集體意識,小學生愛打小報告、愛相互告狀都說明了這一點,有些學生還會犯一些錯誤,這時候,教師生氣是在所難免的,但冷靜下來一想,學生畢竟還只是孩子,他們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能力發(fā)展都還不成熟,應該對學生多一些理解。小學生具有比較強的向師性,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幫助一些缺乏集體意識的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教師的指導和贊美是對待小學生最基本的態(tài)度,對學生而言,這些是必不可少的,它不僅能夠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還會影響到學生的人格發(fā)展,教師應該多理解學生,化解學生心中的不良情緒,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總結: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用愛對待學生,用信任引導學生,用理解和寬容來感動學生,用人格來影響學生,這樣才能夠使班主任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羅海芳.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J].青春歲月,2011(14).
(作者單位 青海省祁連縣第二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