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嘯
【摘要】課外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內(nèi)學到的各種知識,對于提高學生的認讀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個學科學習都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學生的知識體系是通過課內(nèi)外的自主學習而逐漸建立起來的。廣泛的課外閱讀是學生搜集和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學生從課堂上掌握的知識不是很具體和容易理解的,而是意識性的知識,需要再消化才會吸收。學生可將自己從課內(nèi)學到的知識融匯到他從課外書籍中所獲取的知識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體”的牢固的知識體系。課外閱讀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作用,對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和思想意識也有重大影響?!耙槐竞脮梢杂绊懭说囊簧?。”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學生更應(yīng)“多讀書、讀好書”。
【關(guān)鍵詞】課外閱讀 閱讀心理 習慣和氛圍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5-0089-01
眾所周知,當前中學生課外閱讀的狀況是不夠理想的。首先中學生的學習生活繁忙,為了面對各種各樣的考試,在各個方面的壓力下,天天和課本或參考書打交道,總是忙著完成各種作業(yè)、習題或試卷。能夠真正用來進行課外閱讀的時間少之又少。其次,在進行課外閱讀的學生群中,他們課外閱讀的熱點也大多是是卡通漫畫、玄幻、武俠、言情、偵探、警匪等小說。這些學生們愛不釋手的書籍大部分內(nèi)容都是既粗俗又無聊,甚至是充斥著色情與暴力的。處于心理發(fā)育階段的中學生,都有一種力量迸發(fā)的愿望,一種冒險向上的勇氣,于是武俠玄幻小說里的那些武藝高強、叱咤風云的人物便成了他們心目中祟拜的偶像。而處于心理發(fā)育期的女生,則產(chǎn)生了對異性的暗中傾慕,纏綿悱惻、細膩溫柔的言情小說,就成了她們最搶手的讀物。很多學生以讀此類作品為時髦,放著圖書館的免費書不借,一門心思的去找這樣的亂七八糟的書籍。至于老師們推薦的各種國內(nèi)外名著,已然是備受冷落。對中學生而言,這些名著看起來不但沒什么意思而且也看不太懂。此外由于中學生的歲數(shù)偏小,在進行閱讀時比較隨意。往往只憑個人興趣去閱讀,有什么書就看什么書,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看一本是一本。這種沒有計劃的亂讀書,不僅浪費了本來就不多的課余時間,而且使讀書缺乏系統(tǒng)性,效率極差。最后,絕大部分的中學生沒有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書是一件動腦又動手的工作,經(jīng)常寫讀書筆記有利于積累資料,加強記憶,提高文字能力,促進思維,加深理解。對此,我們不能武斷指責學生的無知和淺薄,而應(yīng)尋找對策,加強引導。
一、分析學生心理,注重閱讀導向
中學生正處于求知欲極強的時期,如果一味地盲目追求閱讀的輕松刺激,不僅浪費了寶貴的時間,而且會使人變得淺薄庸俗。為此,當學生一跨進校門,每個老師就應(yīng)責無旁貸地幫助學生擯棄盲目隨意的閱讀心理,千方百計地通過各種閱讀活動來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讓日積月累的課外閱讀變?yōu)閷W生做人求知的催化劑。而目前這個影響力并沒有充分的發(fā)揮。有的教師則明令禁止看課外書;有的教師認為課外閱讀是語文科的事,與我毫不相干;有的教師干脆對學生的課外書不分青紅皂白一律沒收。作為教師理應(yīng)把指導學生如何選擇合適書籍,如何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如何制定合理的讀書計劃作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積極開展各種讀書活動,舉辦故事會、讀書欣賞課、組織讀書興趣小組等活動,使學生在有計劃的指導下讀好書,好讀書。
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要真正做到“課內(nèi)學得少一點,精一點,深一點。課外則要多一點,廣一點,活一點”。課外閱讀是一項長期的工程,最重要的是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因為這是終身學習的必要。學生在課堂上學了有關(guān)閱讀的知識,也需在課外演練。梁啟超在《治國學雜話》一文中說:“一個人總要養(yǎng)成讀書趣味。必須養(yǎng)成讀書習慣,才能嘗著讀書趣味。”梁啟超所說的“讀書趣味”,是指人一生的讀書習慣。一個人的讀書習慣在學生時代就已經(jīng)形成了,所以,學生在學校養(yǎng)成很好的讀書習慣是極其重要的。那么應(yīng)該怎么去做呢?首先每個學生每天應(yīng)該空出一小段時間來讀書,哪怕就讀那么幾頁,堅持下來就是一本了。比如在睡前躺在床上閱讀30分鐘。另外可以列一份你想讀的書的清單,看完了就從清單中清除,有新的再把它加入,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閱讀的厚度和廣度。還可以和老師同學分享你讀過的書。你讀后有什么感想,有什么贊揚或者批評,分享給大家,和大家相互交流。在交流中提高認識、加強理解。
三、營造良好的校園閱讀環(huán)境和氛圍
學校是中學生生活和學習最主要的場所,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基本上都是在學校形成的。因而,能否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校園閱讀環(huán)境和氛圍決定著能不能真正提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大力倡導“與書為伴”的口號,促進校園文化的形成。學校在師生中倡導“與書為伴”的思想,提出“最是書香能致遠”等口號激勵學生讀書,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凈化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從小把讀書當作生活的一種習慣,一種享受,使其健康全面的發(fā)展。其次,組建班級“圖書館”, 將學生的圖書資源“共享”。一般的學生手里都有幾本甚至十幾本的課外圖書, 何不將學生的圖書集中起來, 組建一個班級“圖書館”, 發(fā)揮圖書應(yīng)有的價值, 讓全體學生都來關(guān)心閱讀, 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形成一種“群體閱讀”的風氣。還可在班級中舉辦能進學生課外閱讀的活動,如舉辦“讀書節(jié)”、“每周一詩(詞)”、“課外閱讀知識競賽”、“讀書筆記展覽”、“詩歌朗誦比賽”、“背名篇、說名著活動篇”等。組織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能為學生提供展示課外閱讀成果和個才能的機會,在學?;虬嗉壷行纬烧n外閱讀的良好氛圍。最后要求每位教師都必須每學期讀幾本專著,并且認真完成讀書筆記,要求老師每天找時間和學生一起讀書讀報,享受讀書的樂趣。認真上好閱讀指導課,引導學生讀好書,讀有益身心的書,為他們閱讀指明方向。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敝袑W生通過行之有效的課外閱讀,能陶冶情操、發(fā)散思維,提高智力。這樣不僅能融匯貫通課程所學的知識,而且能把所學的知識學深、學透、學活,并轉(zhuǎn)化為技能,起到由知識教育轉(zhuǎn)化為素質(zhì)教育的作用。若能如此,則為教育之幸事!
參考文獻:
王柳新《讀書好習慣》2010年版
梁啟超《治國學雜話》19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