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萍
狀物就是寫動物,寫植物,寫實物,把他們的形狀、姿態(tài)、顏色、特性描摹出來給人看。萬物皆有靈性,美無處不在。一棵樹、一只鳥、一件小小的擺設,都可能觸動我們的情思?!墩Z文課程標準》的寫作要求也提到:“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和體驗”。初通文墨的初中生練習狀寫事物的文章,既能開闊生活的視野,又能將生活語言化到文章中去,但又涉世不深,未必能思路清晰,未必能觸物生情,未必能妙筆生花。我在教學語文版七年級下冊的第一單元時,從閱讀和寫作不分家的角度出發(fā),從模仿的角度出發(f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形成了選文開路、盤點生活、思路幫扶、成文成順的狀物寫作輔導思路,獲得了點滴成效。
一、選文開路
這一步就是既要理解教材上選文的內容,又要學習它們的寫法,為下面的寫作提供模仿的對象。
教材所選入的文章既是閱讀的對象,也是寫作參考的例子,兩者是前后關聯(lián)的,讀寫不分家。因此,引領學生抓住選文的思路和寫法是關鍵。第一單元的《石榴》、《海燕》、《白鵝》、《鶴群》這幾篇文章,作者都能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既繪其行,又傳其神。《石榴》一文,從不同角度依次細致地描摹了石榴的枝葉,花朵、骨朵、果實及籽粒,井然有序,層次分明地突出了石榴美麗清逸的氣度和非同尋常的品格。《海燕》一文中寫到:“烏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積伶積俐,加上一雙剪刀似的尾巴,一對勁俊輕快地翅膀……”通過靜態(tài)描寫,描繪了小燕子的形體,又從動態(tài)方面描寫了海上小燕子的飛行,細膩傳神,贊美了海燕的英姿與勇敢?!斑€是去年的主……為自己運命的蹇劣呢”寫出了小燕子與屋主人之間的和睦融洽,表現(xiàn)了故鄉(xiāng)人家對小燕子的喜愛之情?!耳Q群》一文通過“鶴鷹大戰(zhàn)”、“救助傷鶴”兩個生動的場面描寫來表現(xiàn)鶴群同仇敵愾,友愛互助的團隊精神。細揣摩幾篇文章的寫法,可以總結出狀物類文章的四點寫法:細致地描摹,寫動態(tài)和寫靜態(tài);放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寫,從跟人的關系上寫。
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既讓學生讀識作者筆下石榴的狀貌,尤其是花的樣子,也讓學生體味作者所寄寓在它身上的那份熱烈;既讓學生了解了燕子的一舉一動,又讓學生感受到類似他鄉(xiāng)遇故知的親切之感;既使學生認識白鵝的形態(tài),又使學生感到它的傲慢;既使學生熟悉鶴群的狀態(tài),又使學生體會強烈的團隊精神。在樹榜樣的同時,還引導學生結合課后寫作練習,寫幾十字的狀物小片段,為下面的活動熱熱身。
二、盤點生活
這就是引領學生關注生活的周圍,選擇寫作的對象。
在閱讀教學中,已引領學生找到了模仿的方面,但這還不夠。因為選文再好,那也是別人的創(chuàng)作立意與生活體驗,學生仍只是有了一定的寫作熱情卻還不知寫什么。搜腸刮肚是少不了的。在賦予平凡事物一定的深意時,還要克服漫無目地地盤點生活的習慣,因為以往就有淹沒在多不勝數(shù)的生活盤點中的教訓。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討論活動:
先引領學生搞清這幾篇課文所表現(xiàn)事物的范圍,然后找與之相近的事物。寫自己熟悉并有深刻感受的內容。自己熟悉了,才能深刻感受它;有了深刻感受,才能表達出心靈深處的真情實感。即《石榴》一文是借石榴說事,我們可托桃、杏、梨等大家熟悉的開花植物的性狀,言說它們身上代表大眾的那種平平淡淡也是真的人生信條;《海燕》一文借詠嘆燕子的伶俐來抒流落他鄉(xiāng)的思念,我們可考慮燕子的近鄰麻雀、鴿子、喜鵲、烏鴉等學生能耳熟能詳?shù)漠數(shù)伉B,抒一抒我們一些失落的情懷;《白鵝》一文把白鵝定性為高傲的動物,借以紀念那段已鵝為伴的日子,我們同樣可說公雞等家禽的個性,用來懷念小時侯以它們?yōu)榘榈娜兆?;《鶴群》一文是日本人團隊精神的仙鶴版,我們仍然可以以麻雀、鴿子的團隊來說三道四,表一表他們身上靈活、頑強的種族生存法則。總之,狀物要為文章的中心服務,通過狀物,或借物贊人,或睹物思人,或狀物抒情,或寓理于物。
經(jīng)過以上討論,學生能提起更多的寫作興趣,增加了一些寫作的資本,且有了可模仿的相近點。
三、思路幫扶
有了上面的兩把火,這第三把火自然就更應燒得大一些,這就是老師依據(jù)從課文中找出的辦法,談談自己表現(xiàn)上面那些事物的具體構思,再為學生樹個例子,即思路幫扶。
我不惜以身試“法”,動嘴皮子來說說自己的模仿秀。對于準備模仿《石榴》一文的同學,我就談自己對桃的構思:它太普通,但也有皮有瓤,尤其是它的粉紅色花,古人曾喻人面為桃花,由此展開繪狀,并發(fā)掘它身上那種人生不必非得轟轟烈烈,平淡也有美的精神。對于準備模仿《海燕》一文的同學,我就以麻雀為例,充分借鑒課文的結構特點,也從它的外形、活動背景、飛翔、憩息等角度來行文,比如開頭我就這樣寫:灰灰的一身羽毛,光滑整潔,細短的腿子,圓圓的肚子,猶如小蒲扇般的短尾,拼成了一只伶俐活潑的麻雀……這樣做,完全讓學生有了寫的信心,即知道怎么借鑒,怎么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至于其它方面的借鑒也就迎刃而解了,接下來該解決抒懷的問題。原文抒的是思鄉(xiāng)情,我就考慮到自我記事起就有麻雀的身影,它們一天到晚嘰嘰喳喳,對什么都好奇,追逐打鬧,膽小也偷糧食,捉害蟲也偷懶,這不是與我們小時侯的情況相似嗎?不就可構想眼前的麻雀與記憶中麻雀的聯(lián)系,借以寄托一下對童年生活的懷念嗎?對于想模仿《白鵝》一文的同學,我就拿公雞來談,也從頭、步態(tài)、吃相、貢獻等方面說起,發(fā)掘它身上的英雄氣概。對于想模仿《鶴群》的同學,我就談鶴群的飛翔,也說翔空的自由,也說與天敵的斗智斗勇,同樣是一種弱者的團隊精神。總之,狀物類作文總的要求是:“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并要求在作文的過程中把“觀察思維、表達密切結合”起來。
作文時切忌內容空洞,要寫出具體內容,如果寫植物就要把它的莖、枝、葉、花、果的形狀、顏色或者氣味、味道等寫具體;如果是寫動物,不但要把動物各個部位的特點寫具體;還要寫出動物的生活習性??傊屪x者讀了你的文章后,眼前就會出現(xiàn)你所寫的東西,這樣就具體了。經(jīng)過以上的啟迪,學生就知道怎樣寫、寫什么了。
四、文成字順
這一步就是要求學生具體構思行文的過程。
完成了前面的三步,學生不再為寫什么、怎么寫而犯愁了,可動手打底稿了,成文不難,可通順與文采仍要強調。不僅要寫得通順,也要讀寫結合,調動修辭,重視語言效果。我們可以根據(jù)表達的需要選擇記敘、描寫、議論、說明、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調動多種修辭手段?!妒瘛芬晃膶懙剑骸笆裼忻窐洹崛ッ妨獭泵鑼懪c議論相結合,對偶與對比并用,鮮明地突出了石榴枝干奇崛、葉片清新的特點?!栋座Z》一文寫到:“鵝的步態(tài),更是傲慢了”,“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描寫形象,詮釋準確,讀來如同品茶看戲,給人享受,這些精彩的寫法,可鼓勵學生模擬創(chuàng)作。選文用詞恰當且講究修辭手法,便于“情人眼中出西施”,賦予事物人的氣質。這在學生成文后加強修改中完成,先自己改,凡能想到用修辭的地方就試一試,這樣也是為了突破學生平時語句平乏的頸瓶,然后同學互改,最后教師再指導點評。
綜上所述,經(jīng)過這樣的四個階段,學生初步學會了如何狀寫事物的寫作,有了一定的思路模式,獲得了豐富而系統(tǒng)的寫作技巧知識,培養(yǎng)和形成了一定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