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紅,王玉起,李萬福 ,張雪芹
動脈粥樣硬化(AS)是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礎,是世界范圍的主要死亡原因。本研究選擇45歲以上經頸動脈超聲檢查證實存在頸動脈硬化斑塊及頸動脈中層內膜厚度(IMT)≥1.0 mm的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及他汀類降脂藥的基礎上,加服維生素E和(或)維生素C,觀察IMT和斑塊的變化情況,現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2009年選擇北京市大興黃村鎮(zhèn)5個社區(qū)的居民為研究對象,均無嚴重心、肝、腎及血液系統(tǒng)疾病,無精神疾病,依從性較好,經頸動脈超聲檢查明確有頸動脈硬化斑塊且頸動脈IMT≥1.0 mm。共入選196例,其中男76例,女120例;年齡46~81歲,平均(64.5±7.8)歲。
1.2方法首先征得患者同意,簽訂知情同意書。統(tǒng)一進行問卷調查,化驗血脂全項,分析年齡、性別、基礎疾病、體質指數(BMI)、吸煙及動脈硬化程度。所有入選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為4組,基礎用藥為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及辛伐他汀10~20 mg,1次/晚,同服;在此基礎上A組加服維生素E 200 mg,1次/晚;B組加服維生素E 200 mg,1次/晚及維生素C 200 mg,早晚各1次;C組加服維生素C 200 mg,早晚各1次;對照組不加服任何維生素。均干預治療18個月。治療期間飲食不作調整。
2.1臨床資料比較對照組和C組患者的年齡均明顯高于A組和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指標4組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4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in four groups
注:IMT=內膜中層厚度,BMI=體質指數
2.2頸動脈粥樣斑塊比較干預前、后4組患者頸動脈斑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內比較,對照組干預前后頸動脈粥樣斑塊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B組、C組干預前后斑塊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組別例數干預前干預后t值P值對照組4722 9±7 722 0±7 4 3 1840 002A組5622 3±8 622 5±8 7-0 8550 396B組5322 4±7 022 5±7 2-0 3780 706C組4025 2±9 725 6±9 9-0 7900 433F值1 5862 288P值0 1930 790
3.1動脈粥樣硬化作為心腦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礎,一直是臨床研究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機制及探索防治手段的突破口[1]。動脈粥樣硬化可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動脈瘤和肢端缺血壞疽等,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活質量。出于降低醫(yī)療成本的需要,急需尋找一種預防和控制心腦血管病的新療法。由于維生素類藥物較其他藥物和治療措施成本相對較低,極具吸引力。
3.2大量動物模型的實驗研究證明抗氧化維生素確能有效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穩(wěn)定斑塊。歷時6年的ASAP研究證實補充維生素E和緩釋維生素C可減緩男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的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2]。流行病學研究和干預試驗證實,維生素C能有效地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氧化,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維生素E強化可延緩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延緩動脈壁變狹窄,防止動脈粥樣硬化[3]。規(guī)律攝入富含番茄紅素和抗氧化維生素的食物能夠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4]。然而近年來的一些實驗數據證實用維生素E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是無效的,且大劑量時是有害的[5]。
3.3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18個月的干預,加用維生素E和(或)維生素C對頸動脈粥樣斑塊沒有治療作用,而對照組患者的斑塊反而較干預前縮小,說明服用維生素對防治頸動脈粥樣斑塊無效。與動物模型試驗相比,本研究未達到預期效果。分析原因如下:(1)可能由于動物模型所產生的斑塊時間短,治療較容易;而人體的動脈粥樣斑塊存在時間比較長,參與因素非常多(包括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吸煙、肥胖、缺乏運動、心理社會因素、早發(fā)冠心病家族史、氧化應激等),人體的抗氧化系統(tǒng)比較復雜,短時間內或者單因素干預無法獲益。(2)可能選擇的藥物劑量和服用時間不正確。在試驗過程中有約2/3服用維生素E的組員出現乳房脹痛,減藥后癥狀消失。考慮維生素E和(或)維生素C的用量偏大。超量服用維生素對身體有潛在的不良作用,抵消了其治療作用[6]。也許可以通過減少維生素劑量或者通過食物補充抗氧化維生素來達到減緩或消減動脈斑塊的作用,這還需要進一步研究闡明。(3)天然的維生素與人工合成的維生素有差別,而本研究均采用人工合成的維生素。人工合成的維生素的吸收率、生理活性、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方面都和天然維生素有很大區(qū)別。今后在生素的選擇方面需要慎重考慮。
總之,本研究進一步證實加服人工合成的抗氧化維生素對頸動脈粥樣斑塊沒有臨床益處,尚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加以證明。
1楊永宗.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基礎與臨床[M].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690-696.
2Salonen RM,Nyyss?nen K,Kaikkonen J,et al.Six-year effect of combined vitamin C and E supplementation on atherosclerotic progression:the Antioxidant Supplementation in Atherosclerosis Prevention(ASAP) study[J].Circulation,2003,107(7):947-953.
3吳文炎.維生素C,E與冠心病[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09,18(1):93-94.
4Riccioni G,Bucciarelli T,D′Orazio N,et al.Plasma antioxidants and asymptomatic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disease[J].Ann Nutr Metab,2008,53(2):86-90.
5Gutierrez AD,de Serna DG,Robinson I,et al.The response of gamma vitamin E to varying dosages of alpha vitamin E plus vitamin C[J].Metabolism,2009,58(4):469-478.
6陸佳偉,賈俊海,張鋒,等.不同劑量維生素C藥物后處理對腎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13(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