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德林
【摘 要】節(jié)約電能資源并有效提高電能利用率是我國電力供應的基本原則,也是世界各國所普遍關注的問題,其中降低線損就是有效提高電能利用率的有效手段。農村供電所管理過程中如何有效降低線損是目前亟需解決的一個問題,直接關系到供電安全和供電企業(yè)的經(jīng)濟利益。本文對農村供電所管理過程中引起線損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降低線損的主要措施,希望能對農村供電所管理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農村供電所;管理過程;降低線損
1.引起線損的原因
1.1表計管理人員失職
由于表計管理人員的失職,沒有按期校驗和檢修表計設備,疏忽了計量設備的運行管理,使得表計設備處于長期超負荷的運行狀態(tài),甚至燒毀后也沒來得及更換,這樣就導致計量上的嚴重漏洞。
1.2抄表工作人員不盡職,管理不到位
由于農村供電的用戶偏遠而且不集中,電線路長的特點,一些抄表工作人員就為了減少工作量,就對一些偏遠且居民用戶不集中的地方就估算用電情況甚至忽略抄表,甚至私自改變抄表的時期,使每月的線損不固定,這也是不容易發(fā)現(xiàn)線損情況的原因。管理區(qū)內的管理不到位,對于竊電和違約用電的情況也是等別人舉報了才前去核查,造成很多不明電量的損失。
1.3線損考核指標不科學
目前的線損考核指標大部分是按照公式、理論計算出來的,而按照理論公式測算出來的線損指標和實際上的指標有很大的出入,不科學的線損考核指標會有兩方面的負面影響,其中一方面會使得線損更難以管理,而直接影響線損率的浮動,而另一方面也會為員工的消極怠慢找到借口,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下降,以致對線損管理和員工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難度。
1.4設備檢修行程安排不合理
農村供電所的設備檢修沒有合理高效的行程安排,使得一些區(qū)域的變壓器和線路常處于超負荷運行的狀態(tài)。如果不定期堅持檢修的計劃就會造成加重運行線路的負載和路線泄露增加。
1.5流于形式的線路分析
農村供電所在線損分析的工作上多流于形式,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的研究,停留在表面的工作,只是應付上級的檢查工作。而且分析的原因方面也出現(xiàn)問題,未深究影響線損率的人為因素。
1.6電阻損耗和變壓器損耗
這是由于電力輸配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損耗,有電力傳送的特性所決定的,其中△P=12R,線損隨著負荷電流成平方增長,目前線路的電阻和變壓器的電阻是不能完全消除的,因此可以認為是正常損耗。
1.7線路布局不合理
目前農村供電所依然存在迂回供電和近電遠供的現(xiàn)象,部分配網(wǎng)線路過長,超過規(guī)定的上限值。電壓質量過低,損耗過大,針對此情況以下提出合理的措施。
1.8部分臺區(qū)還沒有低壓線路無功補償配置,配置不合理。
1.9三相負荷平衡,多處為單相線路進村,用戶用電負荷分布不均勻,針對此情況以下提出合理的措施。
2.從管理上降低損耗的主要措施
2.1加強計量設備和表計人員的管理工作
如何加強計量設備的管理工作和強化表計工作人員的職責,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分析展開工作:
(1)對用戶的電能表進行統(tǒng)一的管理和定期的檢修,及時的更換,提高表計計量的準確性。
(2)農村供電所的管理部門應當設立有專職或兼職的計量設備管理員,專門負責計量設備的日常管理工作,以加強和明確表計工作人員的職責。
(3)推廣新型的電能表或者長壽命的電能表,堅決淘汰老型號的電能表,降低電能表的損耗。
(4)要求封表率達到100%,對用戶的電能表、表箱、互感器等計量裝置要及時上鎖和鉛封。
(5)提高計量裝置的負載率,要根據(jù)用戶的實際情況,對其設備的容量以及負荷性質等情況進行科學地裝配計量設備,以有效地提高計量的準確性。
(6)對于集中的居民的用電計量工作還可以通過采取集中計量的方式,把用戶的電表集中在一個足夠大的計量箱內,這樣不僅能方便管理工作,還能有效防止違規(guī)用電和竊電的情況發(fā)生。
2.2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加強定期抄表的制度
要實行定期輪換的抄表制度,這種制度要求所有的抄表人員一定要到用戶家進行抄表,不能估算,不能漏抄,更不能對竊電和違規(guī)用電現(xiàn)象包庇縱容,要及時上報查處。具體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措施:
(1)充分利用營銷系統(tǒng)數(shù)據(jù)做好分析,對有異常的用戶進行有針對性的突擊檢查。
(2)定期組織營業(yè)普查和供電合同的清理,對規(guī)范用電和防止竊電有著較大的作用。
(3)推廣新型高科技的電能表和電計量箱以及高效率的配電柜,以防止用戶竊電和違規(guī)用電,并且要不斷加強在依法用電的宣傳力度,最大程度上減少竊電的可能性。
2.3安排合理的設備檢修時間,保障設備檢修質量
線損管理的關鍵所在就是合理定期的設備檢修,特別是在春秋兩季要安排相應的工作人員清除線路的障礙,不僅能減少斷電和漏電以及跳閘的情況發(fā)生,還能保證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的平穩(wěn)工作,對提高電能計量準確度大有幫助。
2.4重視線損分析的工作,貫徹線損分析例會的工作制度
在農村供電所要積極貫徹線損分析例會的工作制度,分析的范圍要細致到對每條線路、每個臺區(qū)以及不同電壓等級都要進行全面地線損分析,分析內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對比:
(1)通過對當年的水平和年平均水平情況相比較。多年的線損率的平均水平可以消除因為負載和抄表時間的不同等而引起的線損不斷的波動情況,當前的水平和這個平均水平相比較就能發(fā)現(xiàn)當前的線損是否正常。
(2)實際線損率和理論線損率的比較。理論線損率的值能夠為實際線損率做參考,如果發(fā)現(xiàn)理論線損率的值要超出很多,這就能夠說明供電所的配電網(wǎng)絡出現(xiàn)十分嚴重的漏電現(xiàn)象和管理過程中嚴重失誤。
(3)計量總表設備和用戶計量分表之和的電量做比較。如果出現(xiàn)用戶計量表的總和小于計量總表的數(shù)值,就能說明其中某些用戶的計量表出現(xiàn)了問題。要及時的進行電能平衡的分析,以保持計量表的精確運行狀態(tài)。
2.5安裝低壓無功補償電容器
合理的配置無功補償,在提高功率因數(shù)和降低配網(wǎng)損耗方面很有必要,要做到以低壓補償為主,以降損為主,以分散補償為主的原則進行無功補償。
3.結論
綜上所述,加強對農村供電所線損的管理能夠節(jié)約大量的寶貴電力資源,使我國的電網(wǎng)線損下降,提高電能利用率,這是我國長期的戰(zhàn)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