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素云
【摘要】皂角樹是一種重要資源,本文從皂角嫁接時期開始介紹,簡單敘述如何選擇和采集接穗及處理和貯存接穗時應(yīng)注意的問題,進一步詳述了皂角嫁接中兩種重要嫁接方法,最后說明嫁接后苗木需要采取的管理措施。
【關(guān)鍵詞】皂角;時期;采集;方法;管理
皂角樹,又名皂莢,屬蘇木科皂莢屬,其渾身上下都是寶。皂莢果、皂莢種子、皂莢刺(皂針)都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高和經(jīng)濟價值。襄汾縣東西兩山分布著豐富的野生皂角樹,為了充分利用這一天然資源,讓其變廢為寶,近些年來,襄汾縣在西山進行野生皂角嫁接皂角試驗,經(jīng)過不斷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xiàn)將近年來嫁接中主要的技術(shù)要點做了系統(tǒng)的總結(jié),希望能進一步促進全縣、全市皂角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
1.嫁接時期
插皮接時期一般以春季為主,大約4月中旬至5月中旬,要求在砧木離皮時,即樹液開始流動,但芽尚未萌發(fā)時即可開始,一直可接到砧木已展葉為止。嵌芽接時期在春、夏、秋三季都可,凡是能剝開皮層的時期,都可以進行嫁接,但最遲不能超過8月。嫁接過遲,接穗萌發(fā)而不能充分木質(zhì)化,冬季易受凍害。
2.接穗的準備
2.1接穗的選擇與采集
接穗必須采自優(yōu)良品種的皂角樹上,采接穗的皂角母樹必須有結(jié)莢早、產(chǎn)籽率高、材質(zhì)好的特點,而且要生長健壯、無檢疫病蟲害、枝條發(fā)育充實、芽飽滿。春季嫁接所用的接穗,可在秋季采集或者結(jié)合冬季修剪采集,采一年生發(fā)育枝,也可在春季采集。采集的接穗直徑0.5~1.2cm,截成8~10cm的短節(jié),保留有2~3個芽,采集后進行全蠟封。芽接使用的接穗,一般不需要蠟封,采集的接穗最好隨采隨用,采后應(yīng)立即剪掉葉片,以減少水分蒸發(fā),去掉針刺,需保留葉柄0.5cm長,以便芽接時操作和檢查成活率,保存期一般不宜超過7天,時間過長會大大降低嫁接成活率。
2.2接穗的處理
枝接所用的接穗在采集后需用石蠟密封,這樣可大大提高嫁接成活率,而且保存期長。蠟封的方法是將石蠟融化升溫至90℃左右,把接穗迅速在石蠟中浸蘸一下,快速撈出,使接穗表面形成一層薄蠟?zāi)?,可有效防止水分蒸發(fā)。注意:蠟封時一定要控制石蠟的溫度,溫度過高會燒壞芽子,過低蠟封效果不好。
2.3接穗的貯存
接穗貯存時將接穗扎成捆,裝入麻布袋內(nèi),并用濕沙埋于地窖、山洞或溝中。在貯存期間要定期檢查,防止高溫干燥,要保濕防凍,一般溫度控制在5℃左右。
接穗要外運時,先拿濕布包裹,濕布外再用塑料薄膜包好。運到后要立即打開塑料薄膜,將接穗連同濕布用濕沙埋于陰涼處或地窖中。
3.砧木的選擇
選用生長健壯、樹皮光滑、無病蟲害的野生皂角樹做砧木,一般選擇在距離地面8~10cm處直徑為2~10cm最好。選好后將其周圍的雜草及根蘗清理干凈,用油漆做好標記。
4.嫁接方法
4.1插皮接
插皮接是枝接法中的一種,適宜直徑較粗的砧木。嫁接時先把砧木距離地表10cm處剪斷,削平斷面,在砧木的皮層垂直向下切一小口,其長度為接穗削面長度的1/2~2/3,大約1.5~3.5cm。取接穗,在接穗下端芽的背面,削成約3~5cm的削面,削面要平滑,并超過髓心,再將長削面的背面末端削一0.5~0.8cm的小斜面,最后在長削面的兩側(cè)再各輕削一刀,使之呈長尖削形。然后迅速將削好的接穗從砧木切口沿木質(zhì)部與韌皮部中間插入,長削面朝向木質(zhì)部,并使接穗背面對準砧木切口正中,接穗削面上部要留白,做到露白即可,最后用塑料薄膜條自下而上捆綁扎好。
4.2嵌芽接
嵌芽接,又稱帶木質(zhì)芽接,是芽接的一種。嫁接時先在接穗芽上方1.5cm處斜向下削一刀,深到芽下端長約2cm,再在芽下方1cm位置斜向上呈30度角切一刀,切至第一刀口部位,取下芽片。在砧木上選一平滑部位,以同樣的方法削一與芽片相似的切口,這個切口要比芽片稍長,但深度不宜超過砧木粗度的四分之一,防止砧木較細時容易折斷。將芽片迅速嵌入砧木切口內(nèi),注意芽片上端露出一線寬窄的砧木皮層,并且一定要使形成層對齊,最后用塑料薄膜條自下而上捆綁好砧穗接合部,注意將芽子一定要全部包裹在塑料薄膜里面,芽子處包裹一層塑料薄膜即可。
5.嫁接后苗木的管理
5.1芽接苗的管理
5.1.1檢查成活,解除綁扎物及補接
芽接后經(jīng)過10~20天即可檢查接芽是否成活。一般可根據(jù)接芽和葉柄狀態(tài)檢查是否成活。凡是接芽新鮮,葉柄一觸即落的,說明芽已經(jīng)成活;若接芽發(fā)黑、干癟,葉柄不脫落,說明芽未接活。不論接芽成活與否,綁扎物都必須及時解除。未成活的接芽應(yīng)進行及時補接,過遲砧木不易離皮,影響成活。
5.1.2除萌
及時清除砧木基部發(fā)出的大量萌條,以免水分養(yǎng)分流失,接芽生長受到影響。
5.1.3剪砧
嫁接時應(yīng)將接芽以上的砧木剪除,以集中水分養(yǎng)分供接芽生長。剪口向接芽背面微微向下傾斜,利于剪口愈合和接芽萌發(fā)。
5.2枝接苗的管理
枝接苗成活后,最好在新梢長到20~30cm長時,解除綁扎物。如果解除過早,接口仍有被風(fēng)吹干的可能。接穗上的芽萌發(fā)后要選留1個上部的健壯枝條,其余摘除。砧木萌蘗要及時除掉,以節(jié)約營養(yǎng)供接穗生長。一般春季風(fēng)比較大,對嫁接苗應(yīng)設(shè)置支柱綁縛,防止嫩梢折斷。[科]
【參考文獻】
[1]王中英主編.果樹學(xué)概論.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92.